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学 酶相关记录772条 . 查询时间(0.774 秒)
手性胺对映体是医药和天然产物中的重要结构单元,一直是不对称催化合成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生物催化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虽然天然酶可以催化合成多种单一手性分子,但这些分子已无法满足应用需求。因此,如何通过生物催化实现分子的精准构筑,获得手性翻转分子,是不对称催化合成领域的一大挑战。通过对天然酶进行设计和改造,实现单一手性及翻转控制,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随着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废弃塑料的有效回收与再利用已成为全球性研究热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合成塑料,PET的酶促解聚为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提供了一条绿色途径。IsPETase是近年来报道在常温下对PET水解活性最高的酶,但IsPETase的低稳定性限制了它的应用。因此,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团队基于IsPETase的晶体结构进行(半)理性设计,获得了一系列性能改...
聚酮合酶(PKSs)是自然界中一系列强大的多功能酶,能够合成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包括:抗生素,降胆固醇药,抗肿瘤药以及免疫抑制剂。由于其具有功能多样、结构复杂等特点,探究PKSs的基本催化机制一直是微生物天然产物合成,进而衍生新型药物的研究焦点之一。
2023年3月3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水产微生物与饲料创新团队发现在高脂日粮模式中添加核酸酶处理的鼠李糖乳杆菌GCC-3发酵产物(GCC-3 NT)可改善斑马鱼非特异性免疫、肝脏健康和肠道菌群,为解决水产养殖中高脂饲料引起的鱼类肝脏脂质过量沉积、肝肠组织损伤等问题提供了参考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Aquaculture Reports》(水产养殖报告)上(IF="3.385)。
手性3-取代四氢喹啉是许多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分子的关键结构单元,如抗凝血药物阿加曲班等,目前主要依靠化学法合成,但存在使用过渡金属、立体选择性不足等问题。开发高效、绿色不对称合成手性3-取代四氢喹啉的新方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2023年3月3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水产微生物与饲料创新团队发现在高脂日粮模式中添加核酸酶处理的鼠李糖乳杆菌GCC-3发酵产物(GCC-3 NT)可改善斑马鱼非特异性免疫、肝脏健康和肠道菌群,为解决水产养殖中高脂饲料引起的鱼类肝脏脂质过量沉积、肝肠组织损伤等问题提供了参考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Aquaculture Reports》(水产养殖报告)上(IF="3.385)。
2023年3月29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许瑞明研究员与朱冰研究员团队在《Nature》上在线发表题为"Basis of the H2AK119 specificity of the Polycomb repressive deubiquitinase"的研究论文,解析了人源PR-DUB复合物结合H2AK119泛素化核小体的高分辨率电镜结构,阐明了PR-DUB特异性去除核小体H2AK119单泛...
2023年3月29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许瑞明与朱冰团队,在《自然》(Natur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Basis of the H2AK119 specificity of the Polycomb repressive deubiquitinas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解析了人源PR-DUB复合物结合H2AK119泛素化核小体的高分辨率电镜结构,阐明了PR-DUB特异性去除核小体H2AK...
香港浸会大学(浸大)2023年3月20日公布,研究发现一种名为MT1-MMP的蛋白酶,有条件成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的标靶。
纳米酶作为2022年十大新兴技术之一(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发布),它集天然催化与人工催化优势于一身,具有类似于天然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可以作为酶的替代品用于人类健康;又具有稳定性高、成本低廉、易于规模化生产的特点,克服了天然酶的局限性;同时还具有纳米材料的可设计性和多功能性,在工业、医学、生物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如何利用纳米酶的独特性(如多酶活性、多功能和底物催化),创造一...
近日,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大学Luke A. J. O’Neill等研究人员合作发现,巨噬细胞富马酸盐水解酶抑制mtRNA介导的干扰素产生。这一研究成果于2023年3月8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天然产物及糖工程研究组(1805组)尹恒研究员团队在植物糖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鉴定了植物UDP-GlcNAc合成路径关键酶,并揭示了其影响O-GlcNAc糖基化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
2023年3月4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天然产物及糖工程研究组研究员尹恒团队在植物糖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鉴定了植物UDP-GlcNAc合成路径关键酶,并揭示了其影响O-GlcNAc糖基化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
赖氨酸的甲基化修饰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该修饰是以S-腺苷甲硫氨酸(SAM)为甲基供体,在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将甲基基团转移至赖氨酸ε-氨基上,形成甲基化的赖氨酸。甲基化修饰并不改变氨基酸的电荷状态,但甲基化残基的体积和疏水性增加会影响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蛋白质识别,从而在细胞代谢等众多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虽然赖氨酸甲基化修饰与甲基转移酶最早都是在原核生物中被发现的...
赖氨酸的甲基化修饰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该修饰是以S-腺苷甲硫氨酸(SAM)为甲基供体,在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将甲基基团转移至赖氨酸ε-氨基上,形成甲基化的赖氨酸。甲基化修饰并不改变氨基酸的电荷状态,但甲基化残基的体积和疏水性增加会影响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蛋白质识别,从而在细胞代谢等众多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虽然赖氨酸甲基化修饰与甲基转移酶最早都是在原核生物中被发现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