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地层学与地史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地层学与地史学相关记录91条 . 查询时间(2.056 秒)
在过去的数年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光旭副研究员等科研工作者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对黔北地区广泛发育的奥陶系顶部赫南特阶碳酸盐岩(以往一般被归入观音桥组)进行了更为精细的划分、修订,建立了具有全球广泛对比意义的赫南特阶综合地层框架,并据此对奥陶纪末大灭绝的基本过程和型式进行了重新评估。 最近,王光旭等进一步对区域内的另一个关键层位——五里坡组进行了综合地层学研究。五里坡组的地理分布较为局...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展现了未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上到处都是冰封的场景。而在地球历史上,类似的极端气候事件曾经出现过多次。从灭绝到恢复正常森林植被、湖泊海洋需要多久?来自中国的科研人员提出了一条新思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日发布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该所研究团队发现,显生宙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二叠纪末大灭绝(2.52亿年前)之后,湖泊和森林生态系统可能都需要长达一千万年的时间才能明显恢...
青藏高原东北缘兰州盆地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较为丰富,这些哺乳动物化石群为建立兰州盆地新生代年代框架和反演古环境演化信息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中新世泉头沟动物群中含有大量小哺乳动物化石,但是其准确年代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限定。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敖红研究员和张鹏博士所在的研究团队,一直在兰州盆地开展磁性地层定年、哺乳动物演化与古气候之间的联系等研究。在已经建立的兰州盆地早中新世和晚中新世的年代框架基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新生代环境团队对云南古老地层的最新研究发现,通过构建“火山岩—火山凝灰岩—沉积岩”对比序列,低温频率磁化率参数可作为捕捉火山灰的有效指标,帮助破解地层年代。
近日,青海盐湖所盐湖地质与环境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凌智永博士在《Geomorphology》上发表了题为“Spatial-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of eolian sediments in the Yarlung Tsangpo catchment, Tibetan Plateau, and response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since t...
经典的蛇绿岩成因模型认为,蛇绿岩代表了形成于不同扩张速率洋脊的古大洋岩石圈残片,其地幔单元岩石主要为来源于浅部(15~20 km)大洋岩石圈地幔的斜长石/尖晶石相橄榄岩。然而,近十几年来,学者们从全球多个地区(中国西藏、俄罗斯极地乌拉尔等)的蛇绿岩地幔橄榄岩/铬铁矿中陆续发现了金刚石等不寻常矿物组合,极大地挑战了传统的蛇绿岩成因模型以及现今大洋岩石圈的认知。因此,厘定这些含金刚石型蛇绿岩地幔橄榄岩...
2020年1月10日,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在北京召开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会上颁发了“第十二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共有10位青年科学家获奖。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张以春研究员喜获殊荣,也是近年来唯一地层古生物学领域的获奖者。
近期,地质学系青年教师王俊辉博士,联合日本长崎大学Tetsuji Muto教授、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Toru Tamura研究员,及京都大学HajimeNaruse教授等知名学者,围绕地质学和地层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河流的平衡开展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研究工作围绕河流如何响应于基准面的稳定与变化等问题开展,取得的相关认识如下:
近日,能源领域国际著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矿业大学代世峰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获得了煤的首个锶同位素年龄,并发现了自然界中沉积最慢的煤层。云南弥勒盆地发育于特提斯海北端。在泥炭堆积阶段,研究区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导致了长距离转换断层的形成和发育,致使南中国海的海水沿此断层侵入到弥勒盆地的泥炭中,在弥勒中新世巨厚(平均厚...
当地时间7月4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地层学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沈树忠获得地层学国际最高金奖(ICS Medal)。 地层学国际最高金奖由国际地层委员会于2004年设立,每四年颁发一次,每次仅有一人获奖。之前全球获此殊荣的科学家仅有四位,沈树忠是第五位,也是第一位获此奖项的亚洲科学家。
当地时间2019年7月4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地层学大会上,沈树忠院士获得了地层学国际最高金奖(ICS Medal)。
2019年7月4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地层学大会上,南京大学沈树忠院士荣获地层学国际最高金奖(ICS Medal)。该奖由国际地层委员会于2004年设立,每四年颁发一次,每次仅有一人获奖。之前全球获此殊荣的科学家仅有四位,沈树忠院士是第五位,也是第一位获此奖项的亚洲科学家。该奖的宗旨是奖励在国际地层学领域做出卓越成就,对全球地层学研究具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国际地层学最高金奖在全球范围内提名...
2019年6月21日,Clarivate Analytics官方公布了2019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CR),能源地学领域国际著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的最新影响因子为5.33,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地球科学多学科领域(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category)的195种期刊中,排名第9,属1区期刊。根据爱思唯...
2019年5月6日至8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组织相关专家,在北京对“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试点”二级项目中填图子项目进行了最终成果评审验收。我校樊双虎、李荣西等承担的“陕西1:5万草碧镇等四幅黄土覆盖区填图试点”子项目顺利通过了成果评审验收。专家组认真审阅了子项目成果报告以及地质、物探与遥感等专题报告、1:5万分幅地质图与说明书、黄土覆盖区填图方法指南和成果数据库等资料及子项目相关技术文件,...
最近,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光旭为首的研究团队总结了全球各板块奥陶-志留纪之交的底栖动物群宏演化序列,综合其他生物及碳同位素地层数据,极大地提升了华南赫南特阶综合地层框架的对比精度。该高精度综合地层框架对奥陶纪末大灭绝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是显生宙地球生命所遭受的第二大灭绝事件,仅次于二叠纪末大灭绝,同时也是唯一一次与冰期相关联的灭绝事件,是国际地学界研究的前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