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凝聚态物理学 >>> 凝聚态理论 金属物理学 半导体物理学 电介质物理学 晶体学 非晶态物理学 液晶物理学 薄膜物理学 低维物理 表与界面物理学 固体发光 磁学 超导物理学 低温物理学 高压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凝聚态物理学相关记录1501条 . 查询时间(3.698 秒)
近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刘荣华教授课题组利用宽频带微分铁磁共振技术,在手性拓扑磁性材料CrNb3-S6中揭示了四类不同自旋波模动力学行为,并对其温度和磁场依赖及机理进行了细致的表征和分析,最后结合理论模型和微磁学模拟给出该单轴螺旋磁体的自旋结构相图。
自1986年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发现以来,探讨高温超导机理和进一步提高超导转变温度是凝聚态物理研究的核心问题。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母体是反铁磁Mott绝缘体。高温超导电性是通过向母体掺入适量的载流子得以实现。有研究表明,超导转变温度TC不仅取决于铜氧面CuO2的掺杂浓度,而且依赖于晶胞中CuO2面的层数(n),且在三层体系(n=3)中超导转变温度TC最高。此外,三层铜氧化物超导体表现出不寻常的相图,...
自1986年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发现以来,探讨高温超导机理和进一步提高超导转变温度是凝聚态物理研究的核心问题。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母体是反铁磁Mott绝缘体。高温超导电性是通过向母体掺入适量的载流子得以实现。有研究表明,超导转变温度TC不仅取决于铜氧面CuO2的掺杂浓度,而且依赖于晶胞中CuO2面的层数(n),且在三层体系(n=3)中超导转变温度TC最高。此外,三层铜氧化物超导体表现出不寻常的相图,...
2023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生物分离与界面分子机制研究组(1824组)卿光焱研究员团队开发了一种带正电的自组装金属有机框架(MOF)纳米颗粒单层(SAMM)膜,在保证膜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了对SAMM的功能化修饰,并证实了其在渗透发电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2023年10月9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能源研究部生物能源化学品研究组(DNL0603组)王峰研究员、贾秀全副研究员团队与斯坦福大学Richard Zare院士团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质谱与快速检测研究中心(102组群)李海洋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微液滴化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揭示了含油微水滴的水—油界面存在接触电致氧化还原反应。 液体燃料的高温燃烧会导致较...
乙炔(C2H2)和一氧化碳(CO)是制备各种化学品的重要平台化合物。电石(碳化钙,CaC2)法煤制乙炔工艺提供了将包括煤炭在内的各种固体碳(C)直接转化为乙炔和一氧化碳的方法,是乙炔化工的龙头工艺。然而,电石合成温度高(2000℃~2300℃)、废气废渣排放大,是典型的能源密集和高碳排放、高污染的大化工过程,限制了电石工业和下游乙炔化工的发展。设计和开发绿色的煤制乙炔新工艺对推动乙炔化工的可持续发...
2023年9月22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发表了题为《High-dimensional topographic organization of visual features in the primate temporal lob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常乐研究组完成。研究人员结合功能核磁共振、电生理记录和深度学...
基于过渡金属的笼目晶格(高加米格子,高加米格子)化合物,是探索几何阻挫、关联效应、磁性及拓扑等丰富物理性质的重要材料体系。Co3Sn2S2是具有笼目晶格的磁性外尔半金属,具有内禀反常霍尔效应、拓扑表面态费米弧、手性异常负磁电阻等新奇拓扑物性,是当今凝聚态物理中最有趣的研究对象之一。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等实验发现,Co3Sn2S2的部分物性与特定解理表面密切相关,如自旋轨道极化...
2023年9月25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高炜博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俊合作,利用施主-受主对(DAP)模型解释了二维MoS2/WSe2莫尔异质结中密集且尖锐的局域层间激子(IX)发射现象,建立了DAP IX的动力学模型,解释了层间激子寿命与发射能量的单调依赖关系。2023年9月18日,相关研究成果以《MoS2/WSe2莫尔异质结中的层间施主-受主对激子》(M...
在土壤水蒸发过程中,水的气化仅发生在气-液界面上而非表观土壤表面。气-液界面的演化在蒸发过程中占据主导性作用。研究不同饱和度下的界面特性,对于剖析土壤水分蒸发的关键机制颇为重要。
超导体的临界温度(Tc)及相关物性由超导基元的配位结构、配位数目和排列方式等参数所决定。在Fe基超导体中,FeAs(Se)4四面体的Fe-As(Se)-Fe夹角和阴离子As(Se)高度等与Tc、正常态输运性质和配对机制密切相关。SnAs基化合物具有丰富的结构和物性,其中层状SnAs基化合物LiSn2As2和NaSnAs具有多样化的堆垛方式,常压下分别展现出超导电性(Tc =1.1-1.3 K)和半...
超导体的临界温度(Tc)及相关物性由超导基元的配位结构、配位数目和排列方式等参数所决定。在Fe基超导体中,FeAs(Se)4四面体的Fe-As(Se)-Fe夹角和阴离子As(Se)高度等与Tc、正常态输运性质和配对机制密切相关。SnAs基化合物具有丰富的结构和物性,其中层状SnAs基化合物LiSn2As2和NaSnAs具有多样化的堆垛方式,常压下分别展现出超导电性(Tc =1.1-1.3 K)和半...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便携式、功能性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需求增加。具有高功率转换效率(PCE)、重量轻、低温可加工性、固有灵活性以及与曲面的兼容性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f-PSC)在建筑集成光伏、无折叠飞行器、智能汽车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应用中备受关注。然而,由于钙钛矿的晶界易断裂、难以修复,以及钙钛矿薄膜在反复弯曲循环后与相邻载流子传输层的机械粘附性较差,致使钙钛矿易碎、光电转换效率(PCE)低...
液晶弹性体的宏观形状变化与内部微观液晶单元指向之间的耦合,使得通过调节液晶弹性体内部液晶单元的取向序进行机械做功成为可能。液晶分子排列良好的单畴液晶弹性体具有优秀的机械性能,如可逆的大应变变形、高强度和优异的韧性等。然而,由于随机淬火效应难以实现液晶单元的均一排列以及该材料的不可回收性(与其他常见热固性材料类似),液晶弹性体至今无法在工业中广泛应用。为了克服上述困难,2014年,科学家制备了键交换...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李浩、尤立星团队等研制出基于小型液氦杜瓦(工作温度4.2K)、在1550nm波段系统探测效率超过70%的移动式超导单光子探测系统,为未来开展基于移动平台(机载、车载等)的高性能单光子探应用铺平了道路。相关研究成果以《在1550nm波段探测效率超过70%的移动式超导条带光子探测系统》(Mobile superconducting strip photon detectio...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