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光学 >>> 几何光学 物理光学 非线性光学 光谱学 量子光学 信息光学 导波发光 发光学 红外物理 激光物理 应用光学 光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光学相关记录1665条 . 查询时间(2.317 秒)
OJ 287是典型的具有相对论性喷流的耀变体,由于喷流指向非常靠近观测者视线方向,所以表现出强烈的集束效应。目前在光学波段观测到了12年左右的周期性耀发,而在射电波段的观测也似乎有佐证。有一类双黑洞模型认为其周期性光学耀发由于次级黑洞穿越主黑洞的吸积盘产生;另一类模型认为其源自喷流的相对论集束效应,由喷流进动产生周期性光变。因此,如何区分这两种模型是进一步深刻认识活动星系核演化的前沿课题。
冻土区沼泽湿地土壤中封存了大量的汞,在全球汞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气候变暖背景下冻土融化导致的汞释放及甲基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汞污染研究的前沿问题。大兴安岭是我国主要冻土分布区,沼泽湿地分布广泛,过去几十年气候变暖趋势明显,然而其对大兴安岭湿地中汞甲基化影响的机理一直缺少研究。
2023年7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激光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杨上陆研究员团队在第四代反应堆-熔盐堆结构材料Ni-28W-6Cr镍基高温合金激光焊接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首次将高功率光纤激光焊接技术应用于Ni-28W-6Cr合金,并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分析了该合金的激光焊接热裂纹动态开裂行为特征,阐明了裂纹开裂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Dynamic laser welding hot ...
2023年7月14日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李儒新、田野和宋立伟团队在太赫兹波电子加速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基于上海光机所新一代超强超短脉冲激光综合实验装置,利用超强超短激光驱动丝波导产生毫焦耳级太赫兹表面波,并采用表面波进行电子加速,解决了高能量太赫兹波产生以及自由空间太赫兹波至波导能量耦合效率低等难题。该项研究将太赫兹波的产生、传输及耦合集成到波导上,并在波导管中5mm距离实现了最高1.1 MeV...
2023年7月1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发现了高重频mJ量级飞秒激光成丝大气成丝过程中激光重复频率越高光丝光强越高的现象,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低密度孔”的飞秒激光大气成丝脉冲累加效应的物理图像。相关论文发表于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3年7月11日,中科院合肥物质院智能所光谱智能感知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近红外(NIR)光谱数据融合策略,用于地表水质的快速高精度检测。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分析化学领域期刊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上发表。
凭借轻巧、灵活和自发光等优点,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被广泛认为是主流的第三代显示技术。而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OLED的关键组分之一。能够通过高能级通道迅速发生逆系统间跃迁(RISC)过程的“热激子”材料在OLED界备受关注。有研究显示,通过热激子路径可以获得理论上的100%内部量子效率(IQE)和低滚降速率。然而,红色热激子材料在聚集态和团簇态下仍不可避免地遭受聚集引起的淬灭(ACQ),导致相对...
凭借轻巧、灵活和自发光等优点,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被广泛认为是主流的第三代显示技术。而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OLED的最关键组分之一。最近,能够通过高能级通道迅速发生逆系统间跃迁(RISC)过程的“热激子”材料在OLED界引起了密集关注。有趣的是,通过热激子路径可以获得理论上的100%内部量子效率(IQE)和低滚降速率。然而,红色热激子材料在聚集态和团簇态下仍不可避免地遭受聚集引起的淬灭(ACQ...
凭借轻巧、灵活和自发光等优点,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被广泛认为是主流的第三代显示技术。而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OLED的最关键组分之一。最近,能够通过高能级通道迅速发生逆系统间跃迁(RISC)过程的“热激子”材料在OLED界引起了密集关注。有趣的是,通过热激子路径可以获得理论上的100%内部量子效率(IQE)和低滚降速率。然而,红色热激子材料在聚集态和团簇态下仍不可避免地遭受聚集引起的淬灭(ACQ...
202年7月6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与医学技术研究所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建立了水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走航监测的船载质谱系统,可快速获取水中VOCs的时空分布图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清洁生产杂志》(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上。
2023年7月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单元技术实验室胡丽丽研究团队在超短脉冲大模场多组分玻璃光纤放大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在线发表于《中国激光》。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非线性光学材料在光限幅、全光开关、光通信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有机π-共轭材料因具有高的非线性光学系数、低的非线性响应阈值、易于结构调控的非线性光学性能等优势而备受关注。线性并苯类稠环是一类经典的有机π-共轭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光电器件中。而该类材料随着共轭长度的增加,化学稳定性变差,极易被氧化或发生Diels-Alder反应。同时,随着共轭体系的增大,分子间聚集...
2023年6月29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利用自主研制成功的500mm口径激光通信地面系统与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吉林一号MF02A04星开展了星地激光通信实验,通信速率达到10Gbps(每秒10G比特),所获取的卫星载荷数据质量良好,可满足高标准业务化应用需求。本次实验标志着我国已成功实现星地激光高速通信的工程应用,星地通信速率由Gbps迈入10Gbps时代。
2023年6月29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天文光子学团队在虚拟成像相位阵列(Virtually Imaged Phased Array, VIPA)光谱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1)研究VIPA多模光纤输入下的色散特性,发现VIPA色散能力受输入光纤芯径影响小;(2)面向宽光谱探测,设计并搭建了VIPA光谱装置,并实现了宽光谱数据的高精度处理;(3)面向我国航天部门实际需求,研制出小型化、...
硅基光电子集成芯片以成熟稳定的CMOS工艺为基础,将传统光学系统所需的巨量功能器件高密度集成在同一芯片上,提升芯片的信息传输和处理能力,可广泛应用于超大数据中心、5G/6G、物联网、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硅(Si)材料发光效率低,因此将发光效率高的III-V族半导体材料如砷化镓(GaAs)外延在CMOS兼容Si基衬底上,并外延和制备激光器被公认为最优的片上光源方案。Si与GaAs材料间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