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理学相关记录65301条 . 查询时间(2.414 秒)
为保护公众免受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日常饮用水以及生活用水都经历消毒过程。其中,由于低成本和高效消毒能力,含氯消毒剂(如氯、氯胺和二氧化氯)应用尤为广泛。在消毒过程中,含氯消毒剂与水体中的无机物或有机物发生反应时,会产生消毒副产物 (DBP)。目前已在饮用水中鉴别出包括三卤甲烷 (THM) 和卤代乙酸(HAAs)等700余种消毒副产物。其中HAAs作为非挥发性DBPs广泛分布于不同国家和地...
在人类细胞内质网膜上合成的约5000种膜蛋白中,超过半数是多次跨膜蛋白。多次跨膜蛋白在细胞中作为离子通道、转运蛋白、受体蛋白、跨膜酶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功能多依赖于跨膜结构域的极性和带电氨基酸,而极性和带电氨基酸侧链通常具有排斥脂质的特性,导致其所在跨膜螺旋(TMH)具有较低的疏水性。统计表明,人类蛋白质组中约有30%的膜蛋白和超过50%的多次跨膜蛋白含有至少一个极低疏水性的TMH(po...
2024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和数据驱动催化研究组(511组)肖建平研究团队在电催化一氧化氮还原合成氨和羟胺选择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电催化一氧化氮还原合成氨和羟胺具有结构敏感性,为电催化高效可控合成羟胺和电合成催化剂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近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南京组织召开了“超支化聚乙烯合成基础油(ETO)的创制及年产3000吨工业化应用示范”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由华东师范大学何鸣元院士担任主任,南开大学周其林院士担任副主任,还包括中石油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伏喜胜院长等9位专家。与会专家实地考察了超支化聚乙烯合成基础油(ETO)年产3000吨工业化应用示范装置现场,并听取了项目完成单位所做的成果汇报。
2024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牵头,联合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华大基因、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学、肯尼亚国家博物馆、上海辰山植物园等,在《自然》(Nature)上发表了题为The rise of baobab trees in Madagascar的研究论文,阐明了全球关注的濒危植物类群——猴面包树属的多样性演化历史,提出了马达加斯加应...
2024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佳课题组和浙江大学李新课题组合作,以Deconvoluting nitric oxide–protein interactions with spatially resolved multiplex imaging为题在《化学科学》(Chemical Science)上发表研究成果。该研究开发了在活细胞内捕捉“气体信号分子NO—底物蛋白”相互作用并具...
2024年5月1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团队联合谢欣团队和杨德华团队,在Cell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evidence that GPR30 is not a direct estrogen receptor”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团队结合结构生物学和生化、细胞实验等多方面的证据,证明GPR30并非直接雌激素受体。这一发现不仅...
2024年5月1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杨伟波课题组于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发表了题为“Modular Biomimetic Strategy Enables Discovery and SAR Exploration of Oxime Macrocycles as Influenza A Virus (H1N1) Inhibitors”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包小辉、张强等首次采用单光子干涉在独立存储节点间建立纠缠,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国际首个基于纠缠的城域三节点量子网络。该工作使得现实量子纠缠网络的距离由以往的几十米整整提升了三个数量级至几十公里,为后续开展盲量子计算、分布式量子计算、量子增强长基线干涉等量子网络应用奠定了科学与技术基础。2024年5月15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Nature)上。
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重金属矿产开发以及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等引发了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和人民身心健康。因此如何高效、绿色、经济地开展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重金属富集相关基因的挖掘和解析对揭示植物重金属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培育重金属高积累能力的修复植物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陕西省西安植物园植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团队研究发现蔊菜属质体基因组在基因数量和顺序、总长度、基因组结构、密码子使用、长重复序列和SSR方面是保守的;14个突变热点区可作为区分该属植物的候选DNA条形码;基于质体基因组和nrDNA ITS序列的系统发育树也清晰地表明,10个蔊菜属物种在碎米荠族(Cardamineae)内呈现出单系。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Agronomy。
孔隙介质中的流动和反应深刻影响着众多自然过程和工程应用。特别是发生在孔隙表面的矿物沉淀和结晶过程,会极大地影响介质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而影响导流能力。然而,现有的研究工作分别聚焦于微观成核或宏观沉淀过程,缺少对这两个过程在多尺度偶联机理和跨尺度互馈机制方面的研究。为了探究这一问题,力学所的研究人员将多相多物理模型与经典成核理论相结合,研究了成核、沉淀、物质传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多孔介质渗透...
半纤维素几乎存在于所有植物的细胞壁中,是天然木质纤维原料三大主要组分之一,约占植物细胞壁生物量的三分之一。与具有线性结构的纤维素不同,半纤维素是带有支链的杂多糖,原生聚合度约为200,是工业应用中戊糖的主要来源,在食品、医药、化工、先进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在利用半纤维素之前,往往需要将其从木质纤维中分离出来。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碱法、酸法、水热法、离子液体或低共溶溶剂处理等,但这些方法往往存在半...
室温磷光(RTP)是一种独特的光物理现象,相关材料在撤去激发光源后,可以持续数秒到几小时的长寿命发射。由于其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和长发光寿命等特性,RTP材料在信息加密、生物成像、化学传感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与广泛应用的荧光标签相比,RTP材料还具有额外的时间维度和更为丰富的光学可调性,因而在多级信息编码中展现出更高的隐蔽性和难以复制性,更适用于高等级的信息加密与防伪。近十年来,RTP领域得到...
基于离子脱嵌反应的传统锂离子电池由于单电子转移产生的比容量有限,其能量密度已接近理论极限,难以满足未来长续航和大规模储能体系的性能需求。三氟化铁正极(FeF3)基于三电子转移的转换反应具备712 mAh g-1的高理论比容量,将其匹配锂金属负极而构筑的Li-FeF3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可达850 Wh kg-1和1500 Wh L-1。然而,商业ReO3型FeF3正极的本征电子/离子传输性能不佳,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