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考古学 >>> 考古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考古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474条 . 查询时间(2.974 秒)
“考古发掘是研究中华民族历史、展示中华文明瑰宝的工作。考古发掘成果可以延伸历史轴线、活化历史场景、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对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脉络,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从事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近40年的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吉平自豪地说。
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深耕文物科技保护领域多年,深知科技与人才在文物保护中发挥的支撑作用。今年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收官之年,履职五年来,苏伯民立足文博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围绕文物科技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文物学科设立等连续提交建议,切实为文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蓄力。今年也是苏伯民在敦煌研究院工作的第30个年头,30年来,苏伯民一步一个脚印,一直在一线从事文物科技保护工作,虽已是敦煌研...
作为晚中新世(距今约1160万年-533万年)曾极为广泛分布于地球的一类已绝灭的马,三趾马迁徙、演化相关研究一直存在争议。其中,“三趾马事件”即三趾马首次在亚欧大陆出现的相关议题,包括三趾马最早何时、如何由北美迁入亚欧大陆等,长期以来备受古生物学界关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甘肃临夏州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最近通过合作,对产自甘肃临夏盆地的三趾马化石新材料及之前经典材...
甘肃敦煌市悬泉置遗址保护利用项目基础设施工程2022年3月10日开工建设。位于大漠戈壁“深闺”中的悬泉置遗址长期人迹罕至,自2014年晋升世界文化遗产以来名声渐噪,持续吸引络绎不绝的游人一探究竟,但现存“普通戈壁地貌”呈现出的看点不足,令不少人颇感遗憾。据敦煌市文旅局10日介绍,当日开工建设的敦煌市悬泉置遗址保护利用项目基础设施工程,投资847万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内部展示道路5公里和停车区、公共...
近日,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第一份考古调查报告《丽水保定窑址》发布,并作为书籍出版。作为龙泉窑重要的地方类型,保定窑址的调查发现,将成为龙泉窑研究的重要补充。“考古发掘报告”是考古学研究的核心成果之一。《丽水保定窑址》作为复旦大学第一份考古报告,凸显了复旦大学考古学科发展的速度和学科实力。复旦大学考古学科团队聚焦丽水保定窑址,记录了丽水保定窑始烧及早期窑业转移情况、保定窑的衰落与“处窑”、保定窑...
吐鲁番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自1983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以来,吐鲁番学与敦煌学合称为敦煌吐鲁番学。经过近40年的发展,敦煌学早已成为显学,而学界对吐鲁番学的研究还相对不够。近年来,吐鲁番文献整理与研究工作呈现喜人局面。
“新疆是个好地方,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期待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文化润疆工程中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贺云翱是南京大学教授,在教学之余,长期从事考古、文化遗产保护等实践工作。作为政协委员,他想的更多的是为推动文化遗产事业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发展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建言献策。
2022年3月5日,认真听取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通篇体现了人民政府为人民的理念,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好报告。2021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一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七十多年来,几代中国考古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筚路蓝缕、艰辛探索、敬业奉献、薪火相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高度评价了百年中国考古学的巨大贡献,认为“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深耕考古领域多年,从2018年开始,每年两会袁靖的提案都围绕着考古工作展开,涉及田野考古津贴、考古取费、考古人才培养、考古前置、考古数据库等,不遗余力地为考古事业发展“鼓”与“呼”。今年的两会也不例外,袁靖将提交六项提案,其中四项提案事关考古事业。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城市规模高速扩张,如何在城市建设和土地使用过程中保护好文物,一直是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关注的。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先民们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值得我们去大力继承和弘扬。”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提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十分自豪。“然而,很多重要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以及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停留在学术层面,离家喻户晓还有一定距离,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的作用。”王巍遗憾地说。
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河北省承德市文物局田野考古队透露,该考古队日前在隆化县步古沟镇东阿超村西的一座山岗上发现一处摩崖石刻,初步认定此处摩崖石刻为清代早期摩崖石刻。据田野考古队文博副研究员商晓军介绍,此次发现摩崖石刻的山岗沿伊玛图河西岸呈南北走向,山岗末端有一玄武岩石质的石砬子延伸至河曲处,形似飞龙伸头趴在此河边饮水,被老百姓称为“石龙头”。
爱美之心,不仅是人皆有之,更是自古有之。那么,在中国和东亚土地上生活的先民们,什么时候开始制作、使用颜料来点缀生活的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杨石霞副研究员联合中外同行,最新在“东方人类故乡”泥河湾盆地的下马碑遗址上研究发现早期人类使用颜料及其复合制作工具的考古证据,包括颜料原料赤铁矿(赭石)、加工石器工具和细小石器镶嵌使用等重要遗存,研究确认其年代距今4万多年,是中...
河北省内丘县委宣传部2022年3月3日透露,近日,内丘县一位村民在整修自家院落时,发现一座“七级浮图”造像石刻。经当地文保部门初步鉴定,“七级浮图”造像石刻为唐代建造,距今逾1200年。据介绍,该造像石刻为一座镂空石龛,高68厘米,宽42厘米,厚23厘米。石龛右璧刻有铭文,行文楷书,字体娟秀,计67字,虽然历经千年,仍然较为清晰,基本可以辨认。该石刻为“七级浮图”佛塔建筑组件,前上部为高浮雕释迦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