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考古学 >>> 专门考古 >>> 金石学 铭刻学 甲古学 古钱学 美术考古 宗教考古 水下考古 专门考古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专门考古相关记录383条 . 查询时间(3.209 秒)
一件刻有“太平戊寅”的青瓷残片,见证了千年之前当地瓷业的繁华;而另一件刻有“秘色”字样的匣钵,更是见证了秘色瓷这一赫赫有名的古代青瓷的原产地。浙江省的考古工作者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浙江省慈溪市上林湖发现了北宋越窑的“顶级”窑址。青瓷是历史上最早成功生产的成熟瓷器。始于东汉、止于南宋,以地处越国故地得名的越窑则是青瓷窑口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在晚唐五代,越窑生产的秘色瓷因釉色呈现当时罕见的“天青色”被作...
1987年3月,国家文物局牵头成立了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成为中国水下考古诞生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30多年来,我国的水下考古基本集中在40米以内的浅海。今天,中国载人深潜技术与水下考古“联姻”,终于实现了中国深海考古“零的突破”……
2018年5月8日,由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南京市博物总馆、宁波博物馆共同主办的“CHINA与世界——海上丝绸之路沉船与贸易瓷器大展”在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以“沉船”为切入点,以出水瓷器为重点展示对象,汇聚了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福建博物院等共计22家文博机构的240余件(套)文物精品。
2018年4月18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考古工作者在三亚搭乘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的“探索一号”科考船,启程前往西沙群岛北礁海域进行中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本次调查计划下潜的深度将突破中国以往水下考古工作的深海“空白区”,个别潜次深度或将超过千米。
中国的新近纪陆相地层出露广泛,如甘肃的临夏盆地发育从渐新世至更新世的连续地层,涵盖了完整的新近纪时段并富含哺乳动物化石,而演化迅速的哺乳动物是划分对比新近纪陆相地层的有效手段。因此,在中国很早就已经建立起统一的新近纪哺乳动物生物地层框架,命名了哺乳动物分期。由于地质年代“期”与年代地层单位“阶”的对应关系,中国新近系有了连续的7个阶,自下而上分别为中新统的谢家阶、山旺阶、通古尔阶、灞河阶、保德阶,...
金石传拓艺术,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也是集金石学、考古学、美学三位一体的高层次艺术门类。为更好地传承华夏历史、弘扬优秀文化,进一步展示、普及金石传拓艺术,支持残疾人文化创业工程,由中国文化研究会金石专业委员会、华夏石刻艺术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首都图书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郑州市文学艺朮界联合会、郑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协办,郑州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等承办的“汉风石韵——金石传拓艺术公益巡展”首展于...
2017年,云冈石窟研究院文物保护中心照例开展文物保护日常保养工作,在第14窟到第19窟前搭上了脚手架。借助外立壁的脚手架,我们得以精确测量昙曜五窟以及第14、15窟外立壁距地面高约11米的的大梁孔,意外地发现一尊造像。此像没有被日本学者的十六卷本《云冈石窟》记录,既不是云冈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中提到的大小造像51000余尊的之一,也不是后来云冈石窟官网上介绍的大小造像59000余尊的之一,不...
在对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寺最新一次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150多件佛经残片,有汉文,也有回鹘文,其中包括唐玄奘奉诏翻译的佛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是在新发现的一座塔庙窟淤泥层中发现的,出土时,有20多厘米宽、18厘米高,保存较好,体量较大。虽然文物上明确写有“玄奘奉诏译”,但是否由玄奘亲笔书写尚需进一步考证。
记者2018男1月12日从重庆出版集团获悉,由重庆出版社与重庆大足石刻研究院历时14年打造的《大足石刻全集》(以下简称《全集》)已正式出版,是迄今关于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最全面、最权威的考古研究报告,填补了大足石刻在出版史和考古史的空白。
经过中孟联合考古队4年的持续发掘,孟加拉国毗诃罗普尔佛教遗址的面貌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来。专家认为,这个藏传佛教高僧阿底峡的诞生地已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这是记者2017年1月14日从在长沙举行的2017湖南考古汇报会上获得的信息。
2018年1月9日下午,在习近平主席和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共同见证下,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与法国驻华大使黎想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与法国文化部部长关于文化遗产领域合作的行政协议》。这是当天签署的20余项成果文件中唯一一份文化领域合作文件。协议在两国文化遗产主管部门间建立起机制化合作的安排,涵盖保护政策、濒危文化遗产保护、水下考古、文物展览、藏品安全、打击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博物馆管理、世...
2017年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王沪宁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兰州大学作为第二单位完成的“干旱环境下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兰州大学作为第四单位完成的“青藏...
在“南海一号”沉船上,植物考古学家发掘、鉴定了中国出土年代最早的31粒胡椒遗存,它们为这艘瓜果飘香的南宋福船平添了一丝热带风情。胡椒起源于南亚和东南亚,是世界广泛使用的香料之一。它在中国的身影最早见于唐代志怪小说《酉阳杂俎》,但实物证据一直阙如。此次在“南海一号”发现的胡椒遗存表明:至迟在13世纪中早期,中国人已经利用它烹调食物。
2018年1月7日,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岷江江口河道“张献忠沉银”考古发掘现场,工人们正在加固河道围堰。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负责人介绍,江口沉银遗址第二阶段水下挖掘工作即将开始。从2016年底到2017年春天,在四川省眉山市江口镇附近的岷江河道内,一场大规模水下考古工作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出水文物3万余件,也证实了当地“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报告还指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