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子技术 >>> 电子电路 无线电波传播 无线电技术 微波技术 敏感电子学 微电子学 仿真技术 超导电子技术 电子元件与器件技术 电子束、离子束技术 红外与夜视技术 电子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电子技术相关记录16851条 . 查询时间(0.425 秒)
超高清显示对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2024年来,多重共振型热活化延迟荧光(MR-TADF)材料因高效的窄带发射特性而得到发展,在实现高效率高色纯度OLED方面具有潜力。然而,MR-TADF分子通常表现出较长的激子寿命,使其器件特别是蓝光OLED的稳定性面临挑战。快速高效的激子利用是实现稳定高效蓝光器件的关键解决方案。为此,研究人员使用较短激子寿命的磷光材料和TADF...
李启华,男,1956年生,江苏南通人,中共党员,教授。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研究生毕业,在军事院校从事教学30多年,硕士研究生导师,指导17名研究生获得学位,发表论文五十多篇,专著一本,获军队育才奖银奖。
南京大学吴培亨院士领导的超导电子学研究所王华兵、王永磊研究团队,以检测高频芯片的近场信息为主要目标,在国家重大仪器项目的支持下,自主研发了超导约瑟夫森扫描探针显微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微波芯片的测试和表征。该显微系统将约瑟夫森结优异的高频探测性能和扫描探针显微技术的高空间分辨能力有机结合,为微波至毫米波频段集成芯片的近场电磁表征提供了一种超宽带、高灵敏、高分辨的全新手段,为高频、高速集成芯片的发展提供...
刘润杰,男,1969年7月出生,汉族,河南安阳人。博士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振奋精神,激励广大科普工作者进一步做好新时代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决定对2020年以来在科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195个单位授予“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授予302名个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该项活动旨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推动新时代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
东北大学机械装备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做为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高档数控机床、全断面掘进机、综采型采煤机、液压支架、航空航天设备、汽车发动机、冶金成套设备、液压设备等大型复杂机械装备物理实验设备昂贵、占用空间大、维护费用高、安全性差等缺点而成立的综合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心主要承担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及其它学院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虚拟设计、虚拟加工、虚拟装配、虚拟测量...
主要从事微波光子学与集成微波光子学研究,曾获2019年度微波光子学领域顶级国际会议IEEE MWP最佳学生论文、2020年度“IEEE Photonics Society Graduate Student Fellowship”(全球每年十人)、第十七届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光学奖等学术荣誉。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横向项目4项,主研国家自然基金面上、十三五、十四五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长期从事微波光子领域的相关科研工作,在“光控相控阵”、“微波光子信号处理”、“光纤时频传输”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先后主持863项目2项,装发预研项目3项,省级项目1项,横向项目5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重点项目1项,装发预研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8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合著《光纤通信技术实验》1本。
1998-2005年,西安交通大学,获得电子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和物理电子学硕士学位;2008年,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得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电子科技大学工作至今。2011-2012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留学访问。
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导及电介质测试技术、超导接收机技术,制定和修订国家标准2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参与横向军/民用研究项目10余项,具有丰富的微波工程项目经验。
主要从事射频微波技术及超导材料在微波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工作,并从事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以及微波自动测量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电子科技大学本科“微波固态电路设计”、“微波技术”课程主讲教师,作为负责人曾主持和参与了6项前ZZBB预研项目,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年获GF科技成果二等奖。
拓扑绝缘体在表面或边界处的电子态可以形成无能量耗散的导电通道,在低功耗电子器件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在二维拓扑绝缘体中,其受保护的拓扑边缘态将在边界处形成一维的自旋极化电子通道,从而实现量子自旋霍尔效应。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T2293691、12204234、22305119)等资助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万林教授团队提供了一种面向大面积钙钛矿太阳能模组的气相氟化处理方法,显著提升了钙钛矿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图)。相关研究成果以“气相氟化处理实现运行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模组(Operationally stable perovskite solar modules enabled by v...
王建平,男,博士,准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生于1987年5月。主要从事微波成像/电磁反演、智能感知、超宽带技术等方面研究工作。入选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曾作为主要科研人员参与欧盟第七框架研究计划、荷兰科学研究组织以及荷兰恩智浦公司资助的多项科研项目。在IEEE TGRS、IEEE TSP、IEEE TAP、IEEE TMTT和RADAR、EuRAD等领域顶级期刊和旗舰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微系统所)狄增峰研究员团队在面向低功耗二维集成电路的单晶金属氧化物栅介质晶圆研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024年8月7日,相关成果以《面向顶栅结构二维晶体管的单晶金属氧化物栅介质材料》(Single-crystalline metal-oxide dielectrics for top-gate 2D transistors)为题,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