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 微结构光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微结构光学相关记录348条 . 查询时间(0.844 秒)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专利:一种双面微透镜阵列及其制造方法
增材制造金属作为新一代“高设计自由度”材料,虽具有传统铸轧工艺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其长期服役疲劳性能仍有不足。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和高铁等关键零件,在服役过程中承受107~1010及以上的循环载荷,材料微结构敏感性显著增强,实验寿命分散性大,传统基于疲劳极限(107)的疲劳强度与寿命设计理论不再适用。因此研究增材制造金属材料的超高周疲劳(VHCF)失效机理,建立量化内部缺陷和微结构的超高周疲劳裂纹萌...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清洁能源材料与节能降碳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传统降温方法(如空调系统等)能源消耗大,导致温室气体排放显著提升,严重阻碍“双碳”目标的实现。辐射制冷作为一种零能耗、零污染的制冷技术,为可持续碳中和提供了新的机会。该技术利用宽光谱选择性精准调控,通过针对性优化光学结构满足多场景制冷需求,最终实现可持续无源制冷目标。
杨通,男,博士,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长聘副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在光学成像、光学设计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光学设计、自由曲面光学、光学与计算成像、衍射与微纳光学、增强现实显示等方面。
苏照贤,男,1989年12月出生于河北保定,博士,2020年加入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任助理教授(特别副研究员)。长期在微纳光学、电磁超材料、拓扑光子学领域从事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光学超表面,拓扑光子晶体等方面。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ACS Photonics、Optics Express、Optics Letters等国际及国内期刊上发表SC...
康果果,男,1980年10月出生于四川成都,博士(后),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微纳光学、全息光学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功能性微纳光学器件的设计、制作及应用、全息光刻、复杂曲面光学测量。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在内的科研项目20余项;在包括《Applied Physics Letters》、《Optics Letters》、《ACS Applied Materials&I...
2023年1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杨、哈工大深圳校区教授肖淑敏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仇成伟合作,在微纳光学与手性光学的交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合作团队在介质超表面中引入微小倾斜扰动,首次实现并观测到具有极致内禀手性的连续域中束缚态(chiral BIC),在光学波段同时得到高达0.93的圆二色谱信号和高达2663的光学品质因子,显著增强了光与物质的手性相互作用,这项研究在手性光学领域具有广泛...
山东大学“稷下风”学术论坛-王幸福:新型GaN基微纳结构及光电器件。
2022年11月24日,2022“智能制造科技进展交流论坛”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召开。论坛公布了“2022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2022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共有20项智能制造科技成果入选。由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苏州大学、苏州维旺科技有限公司与江苏维业达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基于数字化三维光刻的微纳智能制造与应用”入选“2022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
2022年11月1日,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70周年院庆系列活动“求是之光”科学名家讲坛报告会:微纳光子学分论坛成功举办。本次报告邀请了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系副主任李澄研究员,为光电师生带来了一场以“钙钛矿光电器件衰减机制研究”为题的精彩报告。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助理教授陈晓龙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研究成果,发展了一种探测范德华层状材料层间剪切热形变的光学方法,并定量表征了其面内剪切热形变与层间剪切热形变。
2022年7月11日,浙江省科技创新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会上,颁发了2021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成果《微纳尺度光热调控及应用》荣获2021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研究团队包括仇旻、李强、赵鼎、阮智超,浙江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徐滔,副教授。研究方向:光纤传感、微结构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1. 主持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一项,经费80万元。2. 主持生物医学检测技术及仪器北京实验室纵向科研项目一项,基于白光干涉的医用光纤压力传感技术,经费10万。3. 主持校内青年基金项目一项,经费10万。
林志方,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1994年获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后,1998.1-1999.1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访问学者,2002.1-2003.1美国特拉华大学巴托研究所访问学者,1999.5至今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目前的研究兴趣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光学微操控的一些理论研究,包括利用各种激光光束对微粒的操控,光力对微纳光子结构光学特性的影响等;2. 人工电磁特异材料的理论设计及特性研究,包括光...
氮氧化铝(Al(64+x)/3O32-xNx通称AlON)透明陶瓷在可见和中红外波段拥有良好的透过率,且具有高强度、高硬度的显著优点,可应用于红外光学窗口、安防装备、深水潜望镜等领域,还有望用作电子消费品的窗口。自本世纪初以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持续致力于AlON透明陶瓷的研究,2022年来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近日,上海硅酸盐所王士维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在 AlON透明陶瓷的粉体合成、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