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病理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植物病理学相关记录3156条 . 查询时间(4.294 秒)
近期,第5号台风“杜苏芮”(DOKSURI)在我国东南部地区登陆,且残余环流向北偏西深入内陆,带来雷暴大风和大量降水,其发生强度大、涉及范围广、北上影响强,为玉米南方锈病的跨区大范围传播和下阶段集中显症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综合分析菌源传播路径、未来天气条件、寄主品种抗性和栽培管理制度等影响因素,预计今年玉米南方锈病在江南大部和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大发生,对玉米生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全国发生面积80...
胡萝卜紫纹羽病主要通过种子传播。病毒可以通过污染的种子在胡萝卜生长过程中传播。因此,在种植之前,种子应该进行热处理或化学处理,以杀灭病毒,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
近日,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病虫害绿色防控团队在Nature旗下刊物《Scientific Data》(IF2023=9.8)发表题为“Effects of 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 infection on metagenome of Diaphorina citri gut endosymbiont”的研究论文。
苹果腐烂病,俗称烂皮病,臭皮病,是我国北方苹果树重要病害。主要为害6年生以上的结果树,造成树势衰弱、枝干枯死、死树,甚至毁园。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发生普遍。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有害生物防控技术创新团队通过研究发现可以利用纳米氧化锌增强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性。该研究为防控稻瘟病的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也为提高水稻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提供了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上。
症状: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半透明水渍状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5毫米~16毫米×2毫米~4毫米大小的椭圆形褐色病斑,边缘赤褐色,轮廓清楚,上有二、三层同心轮纹。病斑进一步发展时,内部略褪色,后渐变为暗褐色。天气潮湿时,病斑上生出暗黑色霉状物(分生孢子盘)。叶片被害后,使叶绿组织常受损,影响光合机能,导致减产。
2023年7月11日,西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国家柑桔品种改良中心在国际期刊《Horticulture Research》(中科院1区Top期刊,IF2022=8.7)发表题为“CsBZIP40 confers resistance against citrus bacterial canker by repressing CsWRKY43-CsPrx53/CsSOD13 cascad...
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茎,果实染病,初呈水渍状暗绿色软腐,边缘不明显。潮湿时,病斑扩展迅速加快,可导致全果软腐;严重时果实上密生白色霉状物,干燥后呈僵果残留在植株上,病菌适宜温度25-30摄氏度,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发病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朱荷琴研究员团队揭示了大丽轮枝菌致病因子VdEPG1与棉花茉莉酸合成相关物质植物二烯酸还原酶GhOPR9互作调控寄主对黄萎病抗性的分子机制,为棉花黄萎病抗病育种提供重要依据。相关成果以“The glycoside hydrolase 28 member VdEPG1 is a virulence factor of Verticillium dah...
由中国植物病理学会青年委员会主办,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共同承办的“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五届青年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6月29日至7月2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大夏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勇于原创和引领植病科技,服务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等72...
农时技术:西葫芦灰霉病     农时技术  西葫芦  灰霉病       2023/10/11
西葫芦灰霉病是西葫芦棚室栽培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可造成减产20%左右,严重的可达80%以上,甚至造成毁棚。危害花、幼瓜、茎、叶等,以危害花和幼瓜最为普通。发病初期,花蕾、幼瓜蒂都成水渍状,色渐变浅,病部变软、腐烂。潮湿时,病斑表面密生灰黑色霉状物。花冠枯萎腐烂,瓜条停止生长,瓜尖腐烂。叶部发病,病斑初为水渍状,后变为浅灰褐色,病斑直径达0.2-0.25cm,边缘较明显,中间有时有灰色霉状物,有时有不...
露地茄子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灰霉病、红蜘蛛、茶黄螨、绵疫病、黄萎病、病毒病等。
2023年6月28日,科睿唯安 (Clarivate Analytics) 发布2022年度期刊引证报告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植物病理学报(英文)》(Phytopathology Research) 迎来了第二个SCI影响因子3.4。在植物科学期刊中位列Q2区 (69/238)。
灰霉病灰霉病又称“白点”病,是韭菜常见的病害之一,普遍发生,冬春低温、种植环境湿度较大时,时常造成叶片枯死、腐烂,不能食用。
杨潇湘,女,1987年10月生,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博士,副研究员。主持部省级项目2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Plant Disease》、《植物病理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11篇;主要研究领域为根肿病致病机理、菌核病生物防治、有益微生物基因功能等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