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土壤学 >>> 土壤耕作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土壤耕作学相关记录434条 . 查询时间(2.426 秒)
采取长期施用有机肥(CM)、1/2化肥氮和1/2有机肥氮(HCM)、化肥(NPK)和不施肥对照(CK)的土壤,用湿筛法分为大团聚体(2000~250 μm)、微团聚体(250~53 μm)和粉砂+黏粒组分(<53 μm),利用固态13C-核磁共振技术分析了土壤和团聚体中有机质的分子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团聚体粒径减小,烷基碳/烷氧碳比值逐渐提高,并与土壤C/N呈显著负相关(R2 = 0.421,...
该研究旨在探讨日光温室条件下咸水灌溉对番茄生长发育和土壤盐分积累的影响。试验采用负压渗灌设备在番茄不同生育期(全生育期、花果期、果实膨大期、采收期)、使用不同质量浓度咸水(淡水、3、5、7、9 g/L)和土壤基质势(0、-40、-80 hPa)下进行咸水灌溉,研究咸水灌溉对番茄产量、根质量、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不同生育期耐盐能力差异明显,花果期对土壤基质势与盐分胁迫...
为探究中国西部耕地流失规律,该文利用1999年、2009年遥感数据提取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耕地变化信息,分析耕地流失量和空间分布,并结合地形数据、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等用Logistic方法定量分析耕地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9年至2009年间,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耕地面积净减少1 393.25 km2,耕地流失1 811.78 km2,其中转化为建设用地157.05 km2,退耕还林/草...
陈欣,研究员,地址: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电话:024-88087808(新园区),024-83970208(所内),E-mail:chenxin@iae.ac.cn。1990年毕业于辽宁大学生物系环境生物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3年和1997年在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获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农业生态、土壤-作物系统中主要营养元素生态过程。
耕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阐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特征,有利于缓和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基于苏皖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方法,提取影响耕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考察其对耕地资源变化的作用机理及苏皖耕地变化驱动特征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耕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可归结为经济发展、人口与农业和制度与政策因素,经济发展带来耕地面积"N型"变化,人口与农业因...
恢复受损的土壤和植被是矿区生态恢复的关键,植被恢复过程的实质是植被-土壤复合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该文通过典型小区调查的方法,选择山西平朔州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排土场为研究区,分析了不同复垦年限(3、5、10、12和17 a)土壤环境因子和乔木林地植被生物量的动态演变规律,建立了黄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土壤环境因子和乔木林地植被生物量Logistic演替模型,并构建了土壤-植被交互影响的偏微分方程...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ulphur application and irrigation water quantity on some soil properties of the calcareous soils and to limit the suitable concentration to o...
2012年11月2日,环境保护部生态司、中国科学院资环局在广西环江县召开农田土壤修复工作现场会。此次会议为贯彻和落实2012年10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的精神,总结和交流我国农田土壤修复工作经验。
综述了多氯联苯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植物提取、植物转化和根际效应等方面的修复机理,自然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在多氯联苯污染修复功能方面存在的遗传缺陷,采用转基因技术对植物和根际微生物的修复功能进行遗传改造。同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探讨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研究方向。
为了探索菲油果幼苗生长所需的最适土壤水分条件,对所试材料的耐性进行初步研究,采用不同梯度的土壤水分含量(20%、40%、60%、80%)分别对1年生菲油果扦插苗进行栽培处理,正常管理作为对照。通过对菲油果幼苗生长特性及生理生化特性,如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等指标的测定,研究菲油果幼苗对不同土壤含水量的耐受特性,并探索菲油果适宜生长的水分含量区间。结果表明,在不同含水量...
应用PCR-RFLP方法对连作与轮作大豆土壤中反硝化微生物种群和分类进行研究。结果2种土壤样品中均可检测到反硝化微生物存在。从2种土壤中获取268个nirS基因克隆,46种基因型,其中连作土壤中有29种基因型,轮作土壤中有34种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2种土壤样品中均有优势菌群存在,并且连作土壤样品中反硝化细菌的优势菌群略多于轮作土壤样品。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nirS基因克隆序列与已知反硝化微生物具有较...
2012年3月5日-7日,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所(USDA-ARS)Gary S Banuelos教授来我所交流访问。Banuelos教授是美国知名的土壤学专家,他主要从事利用植物修复加利福尼亚高硒、高硼、高盐的土壤方面的研究。他整合了植物修复技术,不仅考虑作物的种类,还考虑到轮作、灌溉与排水管理、土壤中盐分的化学转移作用;并在生物技术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的产品,包括生物质燃料、富硒动物饲料、有机肥料...
中国的粮食安全,背靠的是18亿亩耕地红线。粮食安全年年提,时时重视,但决定着粮食总产量的耕地质量却长期被忽视。从一组数据的对比即可看出。2011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已经攻克了926.6公斤大关。而我国四大作物的平均实际单产仅为302公斤,略高于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93公斤的一半,不到高产纪录980公斤的1/3。“如果不提高耕地质量,而是单纯依靠增加投入和提高科技水平,即使我...
通过马铃薯玉米套作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控释肥对土壤养分垂直分布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肥料相比,两种控释氮肥提高了耕层土壤速效氮含量,显著降低了氮素淋失,使耕层以下土层的硝态氮含量平均减少28.60%,氮肥表观利用率平均提高了16.32%,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磷、钾的淋失,分别平均减少5.72%和7.03%,使磷、钾的利用率分别平均提高8.67%和10.01%。控释肥减量处理(80%常...
2011年7月8日~10日,由中国土壤学会主办,吉林省土壤学会承办的“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四次理事扩大会议暨耕地资源合理利用与粮食安全学术研讨会”在长春召开,与会代表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共300多人。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周健民,吉林省政协副主席林炎志,吉林省科协主席刘淑莹、吉林省农委主任任克军等领导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兆良、中国土壤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沈仁芳、吉林农业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