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劳动科学 >>> 劳动社会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劳动社会学相关记录1807条 . 查询时间(6.327 秒)
企业用工调剂是指企业因生产淡旺季不同,彼此之间通过协商,短期互借员工,以解决企业生产淡旺季员工富余与短缺问题,在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的同时,也提高企业生产淡季企业员工收入,稳定了企业员工队伍,一举多得。企业用工调剂属于“灵活用工方式”,但不同于劳务派遣、帮工队等非标准劳动关系用工形式。为保障用工调剂有序开展,需要加强用工调剂信息平台与协商渠道建设,解决用工调剂所涉及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本研究利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在中国农村地区进行的大规模抽样调查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结合的方法,考察了父母外出对四年级和七年级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外出一年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学业表现,尤其对收入水平较高家庭的留守儿童和四年级的留守儿童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父母外出两年对留守儿童的学业表现没有影响。这是由于父母外出导致的负效应立即产生,但父母外出达到一定时长,外出...
庄家炽,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金融社会学、劳动社会学、数字经济与就业。
过去几十年,很多发达国家经历了劳动力市场极化。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创新和技术进步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就业及工资结构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当前中国学术界关于国内劳动力市场是否出现极化尚未形成定论,对劳动力市场极化形成机制的研究也相对滞后。本文从劳动力市场极化的出现、测度方法、形成原因和影响效应四个方面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和展望。
目标定位机制是社会减贫计划中用以识别贫困对象的基本工具,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获得了快速发展。随着国际社会对贫困现象复杂性认识的加深和多维贫困概念的提出,传统的以货币收入为测度标准的单维定位方式,已难以适应减贫形势的需要,多维测度方法开始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拉丁美洲地区的案例为重点,分析发展中国家多维贫困现象及其目标定位方法的运用经验,以期对中国当前实施的精准扶贫提出借鉴。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在人力资本扶贫(教育、医疗、性别平等、妇幼健康、碘缺乏防治)、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交通、电力、信息化及安全饮用水)、人居环境扶贫(厕所卫生、改炉改灶、易地搬迁)以及农村社会保障扶贫(五保供养、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自然灾害救助及农业保险)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在根除贫困和加强乡村治理上更是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2020年根除贫困以后在防...
本文通过考察21世纪以来中国家庭的家务分工特征、人群及文化差异,实证检验了当代家庭性别分工模式的潜在演变特征,并从文化扩散的角度探讨了教育、性别观念、地域文化等因素对家庭性别分工模式演变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代中国家庭性别分工模式正在经历重要的演变,夫妻平等分担家务代表着其演变的方向。目前,这一演变尚处于较早的发展阶段,家务分工模式存在重要的人群和文化差异。总体而言,现阶段城镇家庭家务分工平等化的进...
本文利用广东省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研究了家庭男孩比重是否影响流动人口的创业行为。结论表明:男孩比重越高的流动人口家庭,其创业的可能性越大。家庭男孩比重对流动人口家庭创业的影响会因家庭规模、城乡差异、创业方式以及子女是否与父母同住等而有差异。本文还发现,当前性别失衡的现状导致男孩比重高的家庭面临更大的婚配市场竞争压力,尤其在婚配竞争大、婚配成本高或对婚配压力承受能力低的地区,家庭男孩比...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主办,《劳动经济研究》编辑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承办的“全球化、结构变化与工作任务:新时代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国际研讨会,于2017年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
使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本文定量分析了工作时间对城镇职工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作时间是影响城镇职工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重要负面因素,特别是对第一产业职工自评健康、第三产业职工心理健康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工作时间对城镇职工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存在群体异质性,即相对于男性城镇职工、室内工作者,工作时间对第三产业女性城镇职工心理健康、室外工作的第二产业城镇职...
本文基于2011年和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45岁以上中老年群体抑郁倾向对劳动参与和劳动时长的影响。面板数据回归发现,抑郁倾向对中老年群体劳动参与和劳动时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为解决抑郁倾向与劳动参与的反向因果关系可能导致的内生性问题,本文进一步利用前一期的抑郁倾向作为当期抑郁的工具变量进行横截面回归,并得到了一致的结论。在分城乡和分性别的异质性回归中,男...
财产性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会降低劳动供给意愿,那么,“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否会必然导致劳动供给减少?在反设事实框架下,本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检验了劳动者在有财产性收入和无财产性收入下劳动供给的差异,估计“扩大财产性收入人群”政策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前阶段扩大财产性收入人群并不会导致劳动供给减少,相反对劳动供给有一定的激励效果,特别是对农村居民。...
近年来,由于农村义务教育资源布局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村小学生尤其是那些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儿童,被迫选择寄宿制学校。本文使用北京大学等联合课题组于2015年10月在137所农村寄宿制小学所做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小学生遭遇校园欺凌的状况以及卷入欺凌对学生学业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我们发现,寄宿生尤其是低龄寄宿生卷入校园欺凌的风险更高;卷入欺凌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本文从提升教师受教...
本文利用2011年和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考察了老年照料对女性家庭照料者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发现,总体上女性家庭照料者的门诊利用概率增加了5.18%~6.95%,但不同年龄组存在异质性;低龄老年照料者(56~65岁)的门诊利用概率增加了10.79%~12.90%,其医疗负担有可能增加;而中年照料者(45~55岁)的门诊利用概率不...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本文采用泊松回归模型对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代际社会流动与个体生育意愿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实证研究发现,生育意愿与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呈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即随着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生育意愿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生育意愿与代际社会流动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实现了社会阶层代际向上流动的个体相对于其他人具有更高的生育意愿。本文还发现,个体的生育意愿与其受教育程度呈显...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