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相关记录1241条 . 查询时间(0.448 秒)
板蓝根主要的害虫有哪些?种植板蓝根怎么样防治害虫危害?
王瑞,男,1976年出生于河北省大名县。1995年至2002年在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攻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2006年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7月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生物入侵研究室工作。2014年1-12月在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生命科学院移动生态学实验室(Movement Ecology Lab)做访问学者。
涂雄兵,男,1983年12月,湖北武穴人,研究员。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杂草鼠害与草地植保研究室副主任。2006年7月获长江大学学士学位,2010年7月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2013年6月获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2013年7月-2016年8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获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博士后,2016年8月留所工作。主要从事植物抗虫机理与牧草害虫综合防控技术研...
吴圣勇,男,1983年1月出生于安徽合肥。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谭晓玲,女,山东潍坊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昆虫学会生物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张天涛,男,重庆永川人,硕士生导师。2005年获石河子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农学学士学位,2008年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农学硕士学位,2011年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农学博士学位。2012年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玉米害虫组工作。2018年至2019年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访学一年。主要从事玉米害虫防治研究工作,研究玉米螟、桃蛀螟等玉米害虫生物学,Bt抗性机...
杨现明,男,山东邹城人,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3年获得南京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学位,2013-2017年在植保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8月留所工作,经济作物虫害监测与控制创新团队科研骨干,兼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病虫测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白树雄,男,1972年11月出生,山西应县人,高级农艺师。1997年7月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植物保护专业;2001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2011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生物安全专业。2001年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玉米害虫研究组工作。主要从事玉米害虫综合治理及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评价研究工作。
罗汉果主要病虫害有根结线虫病、病毒病、炭疽病、芽枯病、黄守瓜、红蜘蛛、果实蝇、蝽蟓、白蚁等。
夏秋季节是茶园管理关键时期,做好茶园的日常工作,是实现茶园高产的必要基础。其中病虫害防治这一环节便是重中之重,那么常见的害虫茶黄蓟马要如何防治好?
该研发部由依托单位中的植物保护研究室组成,拥有重庆市柑桔危险性有害生物检测鉴定中心、重庆市植物病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
唐菖蒲常见病害有灰霉病(褐腐病)、干腐病、茎腐病、根腐病(枯萎病)、青霉病、疮痂病、病毒病。
目前,四川省小麦苗情普遍较好,但立春前后小麦条锈病发病点增加,田间赤霉病菌源量大,未拌种的小麦蚜虫发生量普遍偏高,西北部地区部分田块有红蜘蛛危害。为确保今年小麦丰产,建议四川省积极开展小麦生长后期田间病虫害防控工作,助力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把课堂教学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走进基层一线进行农业生产指导和技术服务,广州市生态学学会会长、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冯远娇副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创新中心副主任郭和蓉教授等“学会+高校”生态科技工作者近期持续在广东中山联动开展生态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以生态知识服务“三农”,助力生态农业转型。
小麦生长中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病虫危害的盛发期,尤其是小麦抽穗扬花期一旦出现连阴雨天气,小麦锈病、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小麦蚜虫、小麦红蜘蛛等病虫害都会迅速发展。另外,小麦灌浆期一旦出现高温低湿有风天气,也会严重影响小麦灌浆成熟,千粒重下降,导致小麦减产。所以,适时开展防治,对夺取小麦丰产丰收至关重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