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相关记录8709条 . 查询时间(1.438 秒)
2024年6月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新技术及应用创新团队克隆了调控小麦籽粒与旗叶形态的关键新基因RG1,揭示了该基因调控小麦籽粒、旗叶大小和形态变异的分子机制。该研究为小麦高产育种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和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上。
2024年5月20日,从在江苏东台召开的“油菜双密双高多抗技术模式观摩现场会”上获悉,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耐密高产高油多抗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采用密植高产高油多抗生产技术,在苗期和蕾薹期历经多轮雨雪冰冻天气后丰收在望,经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田间评价,理论亩产达370.3公斤。
2024年5月20日,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张英俊带队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与鄂尔多斯共同举办“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科技助推草产业新质生产力座谈会”。会议集结草业领域专家学者、政府部门领导以及企业界代表,共同探讨并推动鄂尔多斯市草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在2024年5月20日山东东营召开的全国耐盐碱小麦种业创新现场观摩会上,田间展示了我国小麦耐盐碱育种联合攻关阶段性创新成果。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自主选育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航麦802”耐盐性达到1级,在中度盐碱地亩产450公斤以上。专家组一致认为,该品种为提升我国盐碱地粮食产能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为落实“中国农业大学与甘肃农业大学对口支援战略框架协议”要求,推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2024年5月22日,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党委书记黄振华、院长白小明带队,一行7人来访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座谈交流活动,活动由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张英俊主持。
丁增富,男,1970年12月生,安徽庐江人,硕士,副研究员。现任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副所长。
2024年5月13日-16日,国家科技特派团红原团牧草产业组专家、草业科技学院草地资源与生态系系主任刘琳教授、周冀琼副教授、马周文副教授和黄婷老师,与甘孜州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副主任陈冬明,深入红原县乡村开展科技帮扶工作。
本实用新型属于玉米育种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玉米育种用授粉包,包括背包主体,所述背包主体内部开设有纸袋存放兜,所述纸袋存放兜的内部通过针线缝合连接有第一阻隔布片和第二阻隔布片,所述第一阻隔布片和第二阻隔布片的对立面分别缝合有魔术贴A扣和魔术贴B扣,所述第一阻隔布片和第二阻隔布片通过魔术贴A扣和魔术贴B扣贴合,回形针存放盒的内部安装转动盖、第二回形针出口、固定块和第一回形针出口,方便回形针的拿取和存...
近日,我国科学家通过基因编辑精准调控根瘤数量,实现碳氮平衡的高效固氮,从而在大田种植条件下大幅提高大豆产量和蛋白含量。他们同时提出“优化结瘤固氮促进高产优质”的精准育种新思路。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
本发明涉及分子育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同步改良棉花黄萎病抗性和纤维品质性状的分子育种方法。所述一种同步改良棉花黄萎病抗性和纤维品质性状的分子育种方法,所用SSR分子标记为NAU5475160bp。本发明有助于克服现有育种技术对黄萎病抗性和纤维品质的表型性状鉴定存在的稳定性差、效率低、周期长、成本高、等许多不足,能同步改良黄萎病抗性和纤维品质,提高选择效率,加快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的培育进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稳定高效筛选耐盐性棉花苗的方法,包括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测定盐胁迫下棉花幼苗根系和叶片组织中Na离子流和K离子流,同时结合盐胁迫下棉花根系和叶片组织中GhAKT1和GhSOS1基因的表达情况,从而区分耐盐性差异的棉花种质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鉴定盐胁迫下棉花幼苗‘保钾排钠’能力的方法,从而可以区分耐盐性遗传背景差异的棉花种质材料。本发明利用离子流以及相关基因的差异,快速、准确的鉴定...
本发明涉及育种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棉花不去雄人工杂交制种方法,简称不去雄针管注水法,包括注水杀雄、父本采粉和人工授粉步骤;其中,所述注水杀雄采用向母本的花蕾中注水的方式达到杀雄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不去雄针管注水法是针对人工杂交制种过程中人工去雄较费时,并且在操作过程中较易碰伤、碰断柱头的现状,而探索出的避免人工去雄、简化杂交制种的新技术;该方法棉花亲本选择自由度大,长柱头与短柱头均可使用,可以大规...
本发明属于棉花分子育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与陆地棉纤维强度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检测和应用。所述的SNP分子标记是以棉花稳定的RIL群体为材料,通过基因组重测序的方法得到。利用本发明所公开的这些SNP标记,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选择,可大大缩短育种周期,提高棉花纤维强度的育种效率。
本发明属于棉花分子育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与陆地棉纤维强度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检测和应用。所述的SNP分子标记是以棉花稳定的RIL群体为材料,通过基因组重测序的方法得到。利用本发明所公开的这些SNP标记,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选择,可大大缩短育种周期,提高棉花纤维强度的育种效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棉花幼苗抗旱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选选取试验棉种,然后进行播种,浇水;待棉花幼苗长出,进行喷施或灌根川陈皮素的乙醇溶液,连续喷施或灌根3天,早晚各喷施或灌根一次。经过本发明的方法处理的棉花幼苗,在其遭遇严重干旱胁迫时,其存活率显著提高,通过对棉种浸种处理和幼苗的处理能使细胞维持正常的生理生化反应的方式显著增强棉花幼苗抗旱性;本发明人经过大量试验发现川陈皮素对于保证棉花幼苗干旱...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