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动力与电气工程 系统”相关记录3436条 . 查询时间(0.946 秒)
高效能永磁电机及控制系统研究团队致力于永磁电机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设有山东省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团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永磁电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变频调速永磁同步电机、交流永磁伺服电机、高效节能电机、高性能永磁直线电机、电动汽车电机设计以及新能源发电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工程应用,是国内知名的永磁电机研究团队。
山东大学“新能源中低压直流配用电系统”研究团队,由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获得者,山东大学特聘教授、英国皇家特许工程师(CEng)、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CSEEFellow)、IET会士(IETFellow)马钊教授担任学术带头人,旨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背景下,建设以“新能源交直流灵活关键技术”为核心的创新研究团队。团队现有教师9人:马钊教授(国家级领军人才/博士生导师)、李可军教授(IEEESeni...

山东大学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团队(PSEO)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6人,专职教师十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七十余人。团队研究内容涵盖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电力市场、新能源发电预测、综合能源和智慧能源等方向。团队成员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近20项。近年来,在交直流潮流计算、电力市场机制设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概率预测、电网规划等方面取得较为丰富的研...
随着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呈现电力电子化趋势,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两大特征是:“低惯量”和“低短路容量”,其中低惯量主要影响系统的功率控制和频率特性,低短路容量主要影响系统的同步稳定和保护。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物所在空间用mK温区复合制冷系统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空间 复合 制冷系统
2025/1/11
2025年1月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合作,围绕未来空间天文观测所需的mK温区制冷需求,提出了斯特林型脉管(SPTC)/氦节流(JTC)/绝热去磁(ADR)的复合制冷方案,获得了661mK的无负荷最低温,温度稳定性±0.1 mK。研究成果“Advances on a SPTC/JTC/ADR system for sub-Kelvin cooling(亚开温区斯...

上海微系统所成功研制超导纳米线二极管(图)
超导 纳米 电压
2024/12/21
半导体二极管与晶体管是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石,它们是构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最基础电子元件。半导体二极管常以P-N结或肖特基结为基础,核心是其单向导通特性。在正向偏压下时,P-N结处于导通状态,允许电流通过,开启电压低;而在反向偏压下,P-N结处于截止状态,电流几乎无法通过,反向击穿电压高。不同于半导体材料,超导体具有宏观量子效应,电流可以无阻地流通超导体。由于超导体的超流特性,研制超导二极管似乎难以实...



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后摩尔与集成系统中心在电子设计自动化领域产出多项研究成果(图)
集成系统 电子 自动化
2024/12/11
2024年4月30日,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后摩尔与集成系统中心多篇成果被2024年ACM/IEEE设计自动化国际会议(ACM/IEEE Design and Automation Conference,DAC)接收录用。DAC有超过60年的举办历史,是(芯片)电子设计自动化领域的重要学术会议,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有着深远影响。本届DAC将在美国旧金山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