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 热工学 动力机械工程 电气工程 动力与电气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动力与电气工程 系统相关记录3436条 . 查询时间(0.946 秒)
高效能永磁电机及控制系统研究团队致力于永磁电机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设有山东省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团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永磁电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变频调速永磁同步电机、交流永磁伺服电机、高效节能电机、高性能永磁直线电机、电动汽车电机设计以及新能源发电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工程应用,是国内知名的永磁电机研究团队。
山东大学“新能源中低压直流配用电系统”研究团队,由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获得者,山东大学特聘教授、英国皇家特许工程师(CEng)、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CSEEFellow)、IET会士(IETFellow)马钊教授担任学术带头人,旨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背景下,建设以“新能源交直流灵活关键技术”为核心的创新研究团队。团队现有教师9人:马钊教授(国家级领军人才/博士生导师)、李可军教授(IEEESeni...
山东大学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团队(PSEO)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6人,专职教师十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七十余人。团队研究内容涵盖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电力市场、新能源发电预测、综合能源和智慧能源等方向。团队成员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近20项。近年来,在交直流潮流计算、电力市场机制设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概率预测、电网规划等方面取得较为丰富的研...
随着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呈现电力电子化趋势,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两大特征是:“低惯量”和“低短路容量”,其中低惯量主要影响系统的功率控制和频率特性,低短路容量主要影响系统的同步稳定和保护。
2025年1月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合作,围绕未来空间天文观测所需的mK温区制冷需求,提出了斯特林型脉管(SPTC)/氦节流(JTC)/绝热去磁(ADR)的复合制冷方案,获得了661mK的无负荷最低温,温度稳定性±0.1 mK。研究成果“Advances on a SPTC/JTC/ADR system for sub-Kelvin cooling(亚开温区斯...
半导体二极管与晶体管是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石,它们是构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最基础电子元件。半导体二极管常以P-N结或肖特基结为基础,核心是其单向导通特性。在正向偏压下时,P-N结处于导通状态,允许电流通过,开启电压低;而在反向偏压下,P-N结处于截止状态,电流几乎无法通过,反向击穿电压高。不同于半导体材料,超导体具有宏观量子效应,电流可以无阻地流通超导体。由于超导体的超流特性,研制超导二极管似乎难以实...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二值氧传感器的空燃比控制系统的量化滤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二值氧传感器HEGO下的滤波问题的数学模型;2、对步骤一中的数学模型进行离散化,得到离散形式的系统;3、等价变形为关于精确量测输出和变化阈值的函数;4、量化滤波方法的初始化赋值;5、依次得到第k时刻下基于二值氧传感器HEGO输出的系统状态,即油膜质量流量的二值预报值、二值氧传感器HEGO输出值的二值预报值以及预报误...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专利:用于高性能计算机的微型空调制冷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高性能计算机的微型空调制冷系统。所述系统由包裹着一个微型的空调内机、一个或两个高性能计算机主机、一些传感器的外置机箱以及微型空调外机构成;外置机箱用于隔绝一个独立的环境,机箱设计为3层或4层,最下层为隔水层,第二层用于放置微型空调内机,高层放置高性能计算机主机;传感器用于监视外置机箱内部环境的温度、湿度的状态。且外置机箱外壳采用三层设计,外壳外层采用增加表面积的褶皱设计,中层...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利:基于格网的分层热预警实时发布和显示方法、系统及设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利:一种熏烟升温装置、方法及检测方法、控制装置和系统
“交能融合与人工智能发展论坛:电气化道路系统(ERS)”由日本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张峻屹召集、东南大学主办,旨在响应“车能路云”以及“交通与能源融合”等交通强国发展战略,探讨我国双碳目标下道路系统电气化发展路径、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论坛定于2024年5月14日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举办。
2024年4月30日,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后摩尔与集成系统中心多篇成果被2024年ACM/IEEE设计自动化国际会议(ACM/IEEE Design and Automation Conference,DAC)接收录用。DAC有超过60年的举办历史,是(芯片)电子设计自动化领域的重要学术会议,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有着深远影响。本届DAC将在美国旧金山召开。
电力系统研究所起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20年创立电气机械工程科电工专业,是哈工大最初建设的4个专业之一,当时本科毕业设计的方向是大型发电厂设计和城镇配电网设计,是我国最早培养电力专门人才的专业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在前苏联专家指导和帮助下,成为国内的骨干学科,是我国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及继电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为兄弟院校输送和培养了众多优秀教师。1961年哈工大归属国防科委后,不再保留电力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