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 光电子材料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光电子材料相关记录1845条 . 查询时间(2.765 秒)
2025年1月6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动力学研究室光电材料动力学研究组(1121组)吴凯丰研究员与朱井义副研究员团队在光化学与光物理交叉领域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直接观测到量子点-有机分子构成的杂化自由基对的量子相干特性,并实现了三线态光化学产率的高效磁场相干调控。
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全球流量需求激增,对高速信息网络的构建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但不限于高数据传输速率、低功耗和高集成度等性能需求,进而推动了高性能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创新研发。薄膜锆钛酸铅(Pb(ZrTi)O3, PZT)铁电材料因其高透明度、优越的化学/热稳定性和高电光系数优势而广受关注,Pockels系数值大于100 pm/V,超过薄膜铌酸锂3倍,有望同时实现低能...
2024年11月15日,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领域国际顶级会议2024 ACM/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Designs(ICCAD)在美国召开,微电子所EDA中心陈岚研究员团队在会上展示了半导体工艺建模方法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胡小文,2014年9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工学博士学位;2013-2014年于美国阿克伦大学高分子工程系博士联合培养;2015年在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访问学习;2014年11月于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工作至今。
氮化镓(GaN)基微电子材料与器件属于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与核心电子器件领域,可广泛应用于5G通讯、新能源汽车、高铁、智能电网、消费电子等新一代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也是目前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战略核心科技与产业领域。半导体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开展GaN基微电子材料研发的单位,并一直在该领域起着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经过二十余年的自主创新,在GaN基微电子材料与器件领域取得了多项重...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024年10月14日报道,近年来,中国一直在谨慎减少对美国氦气的依赖。氦气是一种稀有的战略资源,广泛用于医疗以及半导体和量子计算机等高科技行业。中国的努力涉及一系列措施,包括使海外供应多样化和通过科技突破来增加国内生产。
圆偏振发光(CPL)在3D显示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而手性发光材料在吸收光能或施加电场时可以直接产生CPL,相对于利用偏振片的器件具有结构简单和能量损失较小的优势。其中,作为发光核心的圆偏振热激活延迟荧光(CP-TADF)材料相比于效率较低的手性荧光材料和贵金属参与的手性磷光材料,其既能够有效利用单、三线态激子实现高效圆偏振发射,又能降低材料成本,使其在高效的圆偏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CP-OLED...
光电材料与器件:1、Ⅲ-Ⅴ、Ⅱ-Ⅵ光电探测材料;2、Ⅲ-Ⅴ电子源材料;3、半导体纳米材料;4、光伏材料与器件。个人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在ACS Sensors、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期刊论文16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博后基金等项目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
科研工作涉及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领域,在多层透明导电薄膜,宽禁带氧化物半导体薄膜和纳米复合结构的合成与掺杂改性,高性能电致变色智能窗器件的制备和测试方面取得了较多的创新性成果,目前主持或参与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攻关项目十余项。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ACS Appl.Mater.Interfa...
一直从事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的研究,主要研究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技术,相关成果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2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发表SCI学术论文100余篇,累计被他人SCI正面引用2200余次。主持了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四川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电子科技大学“百人计划”等人才计划;获得2018年江苏省科学技术...
2024年8月19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动力学研究室光电材料动力学研究组研究员吴凯丰、副研究员朱井义团队,在低维材料超快光物理研究中取得进展。该团队在室温下利用飞秒可见光脉冲驱动胶体量子阱,观测到近红外波段的弗洛凯态光谱特征,并在时域上获得了弗洛凯态通过退相干转变为平衡物质态的动力学演化过程。
2024年8月19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动力学研究室光电材料动力学研究组 (1121组) 吴凯丰研究员与朱井义副研究员团队在低维材料超快光物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团队在室温下利用飞秒可见光脉冲驱动胶体量子阱,观测到了近红外波段的弗洛凯态光谱特征,并在时域上获得了弗洛凯态通过退相干转变为平衡物质态的动力学演化过程。
刘贵师,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赴哈佛大学医学院访学,从事微针阵列加工与传感研究。2019年加入暨南大学光电工程系。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电材料微纳加工、柔性电极、穿戴式光电器件。已在Small、Biosensors&Bioelectronics、Nanoscale Horizons、Biomaterials...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朱道本、狄重安研究团队与张德清课题组,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立东课题组以及国内外的研究团队,提出并构建了聚合物多周期异质结(PMHJ)热电材料。该类型分子组装体具有周期有序的纳米结构,其中两种聚合物厚度均小于10纳米,相邻界面约为2个分子层且具有体相异质特征。优化后的PMHJ薄膜可以保持优异的电荷输运特性,并大幅抑制声子/类声子传播,从而实现了聚合物热电性能的大幅提升,为高性能...
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物理研究室骆军委团队致力于“后摩尔时代”四族硅基发光材料与光源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工作,拟聘用岗位主要针对课题组提出的原创的硅基片上发光理论进行深入的实验验证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拟招聘研发人员2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