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 固体力学 >>> 损伤力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损伤力学相关记录92条 . 查询时间(2.334 秒)
慢性骨骼肌肉疼痛(CMP)影响了全世界40%以上的人口,造成了极大的健康和社会经济负担。除了持续的疼痛症状外,认知功能的加速衰退以及痴呆风险的增加也日益成为CMP患者所面临的一大挑战,然而有效的预防措施依然缺乏,其主要原因是对该现象的神经机制了解甚少。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专利:一种燃机叶片服役组织损伤评价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结构时域响应的点阵夹层板损伤识别方法,首先通过数值模拟或实验提取点阵夹层板各节点位移,求得点阵夹层板各节点的功率;然后对功率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识别完好和损伤点阵夹层板的功率差,提出损伤指数以确定损伤的存在;选择使用的二维小波类型,并确定使用的分解层数和小波系数,对损伤指数进行二维小波变换,以获取小波系数,得到新损伤指数;将损伤指数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均转换为无量纲化指标测评值,...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浮动摩擦片全流程损伤识别、寿命预测方法及设备,方法步骤如下:浮动摩擦片在模拟的服役环境中运转;通过三维DIC技术非接触式测量浮动摩擦片的面内变形和离面位移图像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实验中的浮动摩擦片完整损伤累积项和疲劳寿命预测的关系;将所述浮动摩擦片的图像信息导入上述关系中,进行损伤识别和寿命预测。本发明能够非接触式测量浮动摩擦片的实验状态数据,同时关注了面内变形和离面位移两种对浮动...
YBCO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因其具有高临界转变温度、高不可逆磁场和高载流能力,已成为国际学界高度关注并竞相开发应用的一类高性能超导材料,以期用于提升如REBCO高场磁体(如图1(a))、超导电机、超导电缆等电磁装置的更高性能,我国上海、苏州也将其列为高新技术材料进行研制开发制备。由于YBCO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是一典型的层合材料,如图1(b)所示,其脆性超导薄层通过沉积在具有较高力学性能的哈氏合金基底上,...
本发明提供一种横向流作用下非线性约束管束的损伤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0,首先提取某测点的时域位移与速度响应的原始均方根值;步骤200,基于一维间隔光滑法与原始均方根值拟合出该测点当前拟合均方根值;步骤300,计算出拟合均方根值与原始均方根值的差值,再根据损伤敏感标识量,即可根据该测点的时域响应识别出其在复杂振动条件下的损伤位置及状态;步骤400,重复前述步骤,即可得到管束系统的所有损伤情...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专利:基于微孔隙增量表征CMCs在高温长时时效诱发的损伤的方法。
过混杂钢纤维二级配混凝土的三点切口梁断裂试验,研究不同钢纤维体积掺量(0.5%,0.8%,1.0%,1.2%)、不同钢纤维长度(30mm,60mm)混杂使用以及水灰比对钢纤维二级配混凝土的P-CMOD曲线、起裂韧度、失稳韧度和断裂能的影响,并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建立混杂钢纤维混凝土断裂损伤弯拉应力-应变关系。结果表明:掺入钢纤维的二级配混凝土相比于基体混凝土延性更好;不同长度钢纤维混杂使用对二级配混...
蔺海晓,男,河南登封人,博士在读,副教授,现任土木工程学院力学系副主任,力学系支部书记,主要从事煤岩体损伤力学、瓦斯抽采与治理,煤层气开采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被EI收录3篇;获省部级奖5项,参与出版专著2部,教材2本,发明专利5项。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专利:一种随机损伤对点阵夹层板动力学特性影响的分析方法。
陈建康,教授,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986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工程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2年毕业于江苏大学力学师资班。研究方向:损伤力学。
2018年11月5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公布了2018年度全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评选结果。山东大学科技期刊社编辑出版的《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被评为“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近年来,科技期刊社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以创建“名刊强社”为目标,认真谋划发展蓝图,实施“期...
近日,我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工程岗位的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朱建文在第三届国际损伤力学会议上被授予终身成就奖。损伤力学主要研究材料中微小缺陷的产生机理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朱建文教授利用计算和实验技术研究建立了建筑材料的损伤力学模型。损伤力学国际会议每三年举行一次,此次会议由同济大学承办,会议特别表彰了朱建文教授20多年来在损伤力学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朱建文教授受邀做大会报告,重点介绍了他在自修复路面...
2018年7月6-8日,由厦门大学、福建省特种设备协会、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厦门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和厦门市仪器仪表学会等单位主办,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等17家单位协办的“2018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在厦门召开。大会执行主席、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院长林树清研究员主持论坛开幕式。美国、日本、韩国、波兰等国家的无损检测...
2018年7月4日至6日,由同济大学主办,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协办的第三届国际损伤力学学术会议(TheThi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DamageMechanics, ICDM3)在我校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白以龙、中国科学院院士郭万林、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教授Alberto Carpinteri等近200位中外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安排了6个大会特邀报告、20个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