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动物生物物理学 动物生物化学 动物群落学 动物形态学 动物解剖学 动物组织学 动物细胞学 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殖生物学 动物生长发育学 动物遗传学 动物生态学 动物病理学 动物行为学 动物地理学 动物分类学 实验动物学 动物寄生虫学 动物病毒学 动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动物学 取食相关记录20条 . 查询时间(0.097 秒)
本研究在西双版纳利用样线调查法调查亚洲象的取食作用对野象谷景区常见分布的5种植物即酸苔树、象鼻藤、粗糠柴、翅果麻和黄牛木的影响,调查中记录样线上每一目标植株的基径、高度、影响类型、影响程度等信息。结果表明:1)植物受影响的数量与其植株总数之间的相关性不大(Pearson correlation, r=0.608, P=0.277);2)亚洲象对5种植物的偏爱程度不一样,酸苔树、象鼻藤、粗糠柴和翅果...
大气CO2浓度升高不仅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还改变了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其中,对C3植物最重要的影响是增加了光合作用,并降低气孔导度。而植物气孔导度的降低导致植物蒸腾作用降低,水分利用率增加,对蚜虫这类取食植物韧皮部汁液的刺吸式口器昆虫来说,寄主植物保持相对高的水势和膨压对蚜虫被动取食、获取植物汁液非常重要。在调节水分利用效率和叶片气孔的张开程度过程中,植物脱落酸(ABA)信号途径发挥至关重要的作...
自然界最常见的果实颜色是红色和黑色。尽管影响果实颜色形成的因素很多,红色和黑色常被认为与食果鸟的取食选择有关,然而这一假说仍存争议。热带亚洲有全球最丰富的食果鸟,是验证这一假说的理想区域,相关研究却很少。
按照最优化觅食理论,动物在取食时需在能量获取与捕食风险之间权衡。本文通过室内行为实验,研究两种旧大陆果蝠棕果蝠和犬蝠对食物大小的选择规律与取食策略。按体积由小到大将苹果分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4 种类型的食物块,通过红外相机观察果蝠对不同大小食块的取食情况,并就其对各类型食块的取食率、取食次数和停留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果蝠对Ⅱ型和Ⅲ型食块的取食率显著高于Ⅰ型和Ⅳ型;对Ⅰ型食块的取食...
北京时间2010年9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抬起前腿够取食物,这只大象展示了自己特殊的本领。看到一棵很高的树上垂悬着美味豆荚,这只大象并不沮丧。它没有简单地摇动树干,等着果实掉落地面,而是抬起前腿拉长身体用鼻子从树枝摘取豆荚。
为了解白眉长臂猿取食与食物资源可利用性之间随季节变化的适应性,探讨食物资源可利用性与活动范围的关系,作者于2009年3~4月和10~12月在高黎贡山赧亢进行了野外调查.采用样带法调查食物资源可利用性,焦点动物取样法记录白眉长臂猿取食行为,瞬时扫描法记录其活动范围,利用ArcGIS 9.3 软件计算并显示每个栅格内的取食量和食物资源可利用性.结果表明,3~4月和10~12月白眉长臂猿每种食物资源及果...
澳大利亚生态学家成功训练极度濒危的有袋哺乳动物——北部袋鼬不取食毒蟾蜍。研究结果(包括了相关录像)发表在英国生态学会的《应用生态学》(Applied Ecology)杂志上。
探讨亲缘关系密切、营养关系相似的物种间的共存机制,是群落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同域物种的资源利用特点和分化方式,对于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育工作亦具有指导意义。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和红喉山鹧鸪(Arborophila rufogularis)为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南华片区同域分布的3种雉类,它们亲缘关系较近,食...
2003年11~12月和2004年4~6月,在贺兰山设定了25条固定样线,采用直接观察法对岩羊冬春季的取食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岩羊冬季对12种取食生境生态因子有选择性,偏爱选择位于山地疏林草原带,优势乔木为灰榆,乔木密度<4株、高度4~6 m,灌木密度>5株、高度>1.3 m,食物质量>50 g,人为干扰距离<500 m,距裸岩距离<2 m的地方取食。而春季对11种取食生境生态因子有选择...
昆明滇蛙的取食策略     滇蛙  食性  食物资源  取食策略        2009/6/23
目前国内研究两栖类食性选择或偏好多未考虑蛙胃内不同食物的丰盈程度与栖境不同食物资源是否存在相关性。在分析了采自昆明白龙寺和昆明石林西街口的494只滇蛙(Rana pleuraden)的食性的同时,分析了采自对应栖境中的食物资源组成。结果表明,滇蛙的食物成份与食物资源相具有稳定性,主要类群均为直翅目、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和蛛形纲等8类。但又存在变异性,不同产地、不同年份和不...
2003年8-10月,用固定观察和扫描取样法对四川石渠县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的取食行为进行了研究。设置40个20 m×20 m的样地,测量藏原羚的13个取食生境因子。利用单个样本的Kolmogorov-Smirnov test检验,呈正态分布的用参数检验,否则用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1)藏原羚主要以集群的形式取食,集群大小为6.8头(n=49),最大群为34头;雄...
在室内条件下,通过双通道选择实验比较艾虎在不同饥饿条件下对固定食物量斑块和变化食物量斑块的利用程度,确定艾虎对食物变化量的敏感性,以验证风险敏感取食原理。研究结果表明,训练期实验中,艾虎对固定食物量斑块中的取食量和利用频次明显高于变化食物量斑块,而对两个斑块的利用时间基本相同;艾虎饥饿一天后对固定食物量斑块中的利用频次明显高于变化食物量斑块,而对两个斑块的利用时间和取食量基本相同;艾虎饥饿两天后对...
2006年3-4月,采用无距离估计样线法对云南哀牢山徐家坝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的鸟类群落做了直接观察,观察到鸟类取食行为14 345次只。运用聚类分析,依据鸟类的栖息取食行为格局将62种鸟划分为11个取食集团: (G1) 地面拾取集团、(G2) 地面扒取集团、(G3) 树冠层飞取/拾取集团、(G4) 树冠层飞取集团、(G5) 树干层探取集团、(G6) 灌层竹秆探取集团、(G7) 树干粗枝搜寻集团...
本文报道了白鹭主要栖息于稻田、村寨附近的乔木林和竹林.多在稻田、溪流中觅食,其夏季的食物组成是以膜翅目的种类和虾、鱼、蛙等为主:并观察研究其取食行为。
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是青藏高原典型的地下鼠,它主要挖掘取食杂类草之地下根茎, 在挖掘过程中形成取食洞道。本文根据此特点, 建立了挖掘取食过程中能量代价(E )与取食道结构参数(士丘间距s、侧道长L,取食道半径b及涧道深度D)之间以及取食获能Efg与S和b之间的两个函数关系。分别以挖掘效率极大和取食效率极大为优化目标,导出同样的结果,即相同曲最佳士丘间距Sopt。通过实验观...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