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地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地理学相关记录823条 . 查询时间(1.197 秒)
植物资源与植物地理学研究中心是以传统的植物形态学、分类学以及资源学等学科为基础,结合孢粉学、细胞学、分子系统学、生物地理学、生物信息学和保护生物学等学科手段开展综合性研究的部门。
近日,栽培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内的国产新记录种——藤芙蓉(Thepparatia scandens)迎来盛花期。
近日,版纳植物园引种栽培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夹竹桃科驼峰藤(Vincetoxicum hainanense (Chun & Tsiang) Meve,H.H.Kong & Liede)在藤本园盛开,花量大,花色淡绿,秀丽雅致。2023年,园林园艺中心工作人员分别从海南省及广东省对驼峰藤首次引种,经过园区工作人员精心养护,长势茁壮,在版纳植物园表现良好。
大别山区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横跨我国华中和华东两大地区,是本区域重要的山脉之一。自2020年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大别山区生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项目启动以来,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共建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组织的植物多样性科考队已经在大别山开展了40余次野外科学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不仅发现了莎禾(Coleanthus subtilis)、羊角藤(Morinda umbellata su...
2019年,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对麻栗坡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野外调查中,发现了一种结构特别、外形独特的植物,其造型酷似科幻电影里的“外星人”。科研人员联合共建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对形态结构的仔细研究,查阅相关文献,以及分子片段的证据,确定该物种为水玉杯属一种未被描述的新种,根据模式产地将该物种命名为麻栗坡水玉杯(Thismia malipo...
近日,依托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东南亚中心”)编著的《缅甸北部兰科植物多样性和保护》(Orchids 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in Kachin State, Northern Myanmar)一书正式出版。
水金杖(Orontium aquaticum)又名金棒芋Golden club,是天南星科水金杖属植物,属名来自于希腊语奥昂蒂。是水金杖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挺水植物,原产于美国东南部,通常生长于沼泽、池塘及缓慢流淌的溪流中。株高约30-60厘米,叶椭圆形,蓝绿色,漂浮或沉浸在水中。由于叶表面有蜡状白霜覆盖,如从水中取出叶子看起来就像干燥的样子,因此,这种植物有时被称为永不湿润Never-wet pla...
根际微生物在保护植物健康、提高植物生产力和次生代谢产物积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过程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非生物因素,如土壤理化特性和气候因素,以及生物因素,包括植物种类、基因型和植物免疫系统,已被证明在驱动根际微生物组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根际是一个丰富的生态系统,支持着细菌、真菌、古菌、原生生物、病毒、卵菌纲和线虫等多种生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植物根际土壤...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伟研究组利用中国植物分布大数据,对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分布区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多样性热点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入侵植物的分布格局主要受人口密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最暖季降水量等6个变量的影响;物种入侵面积与入侵时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狭域入侵物种的分布格局主要受人口密度和GDP的影响,而广...
翼囊蕨(Didymochlaena sinuosa Desv.)翼囊蕨科翼囊蕨属,的多年生直立蕨类植物。国内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国外在印度, 缅甸、泰国、越南等地有分布。据文献记录,国内的翼囊蕨于2013年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称版纳植物园)李剑武、谭运洪等人在勐海县布朗山发现有零星分布并采集标本,2015年发表国内新分布记录,2017年版纳植物园园林部蕨类组再次在附近考察时...
虎颜花(Tigridiopalma magnifica)为野牡丹科虎颜花属植物,多年生草本,茎极短,被红色粗硬毛,具粗短根状茎。叶基生,膜质心形,长宽20~30cm或更大,故又名大莲蓬,蝎尾状聚伞花序腋生,多数,果实为蒴果,种子较小,不到1mm,果荚成熟时极易裂开。原产中国广东,喜高温、湿润的半阴环境,常生长于岩石缝中,不耐干旱,忌阳光直射,野外种群数量少。虎颜花于2020年被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韩兴国研究组基于我国北方温性草原通量观测网络通量数据集(12个站点,82个站年),对比了不同草原类型能量通量及其分配的季节变化特征,量化了气候和植被因子(尤其是植被结构和生理)对能量分配过程的调控路径及相对贡献。研究表明,我国北方不同草原类型净辐射、潜热、感热和地表热通量均呈现单峰型季节格局,随植被物候发育,能量分配由感热分配为主转为潜热分配为主。气候和植被因子共同调控能量通量...
白旗兜兰(Paphiopedilum spicerianum (Rchb.f.) Pfitzer),是兰科兜兰属地生或半附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中国云南、印度、不丹、缅甸,生长在海拔800-1600m的地区,喜欢半阴半阳的环境。它的花朵中萼片呈白色,形状似旗帜,因此得名白旗兜兰。由于其花型奇特,花朵美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一种珍贵的观赏性植物。花期为10月至翌年1月。现国内野外自然分布群落种群数量...
兰科是被子植物的一个大科,约有736属28000余种,包括地生、附生和腐生等多种生活型。根据Flora of China,我国兰科植物有190属1600余种。横断山区和喜马拉雅地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也是我国兰科植物的分布中心。多年来有大量的兰科新种被发现以及地理分布新记录的报道。例如《西藏植物志》(1987年)记载的兰科植物为64属191种,而最近的西藏兰科植物名录包括110属491种。国...
2023年11月22日,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59人,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74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航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