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牛相关记录310条 . 查询时间(0.265 秒)
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是生物圈与大气之间最大的碳通量,理解GPP的水分响应是准确预测气候变化-碳循环反馈关系的关键。目前的地球系统模型通常基于土壤水分的经验函数(β)来表征GPP对水分亏缺的响应,因为土壤水分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主要限制因子。其中,β取值范围为0到1,β = 1表示无土壤水分胁迫下的最大光合速率。然而,近期的观测研究发现土壤水分过高也会对GPP产生抑制作用。这说...
牛东玲,教授。199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药用植物学专业,2008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学位。2013年赴美国杜克大学生物系访学。承担本科生《植物生物学》、《药用植物学》、《生物学综合实习》,研究生《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与分析》、《现代植物生物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指导学生获得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比赛三等奖,自治区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多项校级大学生创新...
近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白明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在线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phylogeny of Trictenotomidae (Coleoptera: Tenebrionoidea):insights into species validation and biogeography of ge...
在中国,约1/3的陆地属于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区土壤的钙离子十分丰富,含量是酸性土壤的3倍以上。钙离子作为植物必须的矿质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调节因子,也是植物细胞响应环境变化的重要信号分子。但高浓度的钙离子能够干扰植物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保持植物体细胞内钙离子含量的平衡对植物的正常生长具有重要作用。报春苣苔属植物具有独特的喀斯特高钙地区的适生性,是研究植物高钙土壤适应性机制的理想材料。
近日,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陈云松教授与商务印书馆白中林博士联合主持翻译的《社会学词典》正式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生态系统呼吸(ER)是生物圈与大气之间最大的碳通量之一,研究ER的温度响应是准确预测未来大气CO2浓度以及气候变化的关键。目前陆面模型普遍认为ER随温度升高持续增加,甚至预测在本世纪末陆地生态系统呼吸所排放的CO2通量将超过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从而使陆地生物圈从全球碳汇(净吸收)变成碳源(净排放)。然而近期的观测研究发现ER广泛存在最适温,即ER的温度响应是单峰型而非传统认知上的指数型,当温度超...
2024年7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创新团队发现瘤胃微生物和后肠微生物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断奶前期荷斯坦母犊平均日增重,并体外筛选到能够调控犊牛平均日增重的关键瘤胃细菌菌株,为进一步提高断奶前母犊的培育质量提供了菌株资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微生物组(Microbiome)》上。
《自然》2024年7月8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对美国牛群中传播的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的表征揭示了该病毒在哺乳动物中的感染和传播特征。
《自然》2024年7月8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对美国牛群中传播的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的表征,揭示了该病毒在哺乳动物中的感染和传播特征。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专利:菲牛蛭Kazal型胰蛋白酶抑制剂Bdellin-HM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辽育白牛与繁殖功能相关的microRNA及其获得方法。通过对辽育白牛IGF-1与PRL基因的克隆,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及靶标microRNA的筛选,获得辽育白牛与繁殖功能相关的microRNA,具体为bta-miR-365-3p和bta-miR-2393,bta-miR-365-3p和bta-miR-2393分别参与IGF-1和PRL基因表达的调控,在IG...
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在气候变暖下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是在高海拔和寒冷地区。然而,由于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和生态系统功能改变之间的联系非常复杂,气候变暖引起的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变化对高寒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及其机制尚不明确。群落加权的植物功能性状可以为我们全面理解植物群落和碳循环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提供重要的依据,因为植物功能性状直接反映了植物的生态策略,并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密切相关。
2024年4月1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开发了一款肉牛基因组选择育种液体捕获芯片“Cattle110K”。该芯片作为一款高效、经济的基因型检测应用工具,在创新团队肉牛分子育种应用技术的支持下,将有力推进我国肉牛遗传改良进程,助力我国肉牛种业和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nimal Research and One Health》上。
牛海涛教授,研究方向:1.肠道微生物在重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2.无菌动物模型及微生态转化研究;3.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微环境相互作用机制4.干细胞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研究。
近日,内蒙古大学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牛一丁教授团队利用建立的扁蓿豆毛根转化技术体系,结合转录组、EMSA和酵母单杂交等技术手段,解析了MrERF039在提高扁蓿豆抗寒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MrERF039可以调控MrCAS15A等基因协同响应植物对低温胁迫的早期应答。进一步研究发现MrERF039可以增强β-淀粉酶基因、UDP糖基转移酶基因等多个糖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使得过表达外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