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地质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质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60条 . 查询时间(0.586 秒)
安美建,男,河北省新乐县人。1991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1997年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地球动力学硕士学位;2004年圣保罗大学(Universidade de Sao Paulo)地震学博士学位。1991-1993年从事地质调查工作,1998-2000年从事信息技术工作。2004年11月-2006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做博士后工作。2006年6月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工作,同年...
杨付领,男,1985年4月,博士,安全工程系主任,六盘水市第三届市管专家。主要从事瓦斯地质及区域地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主持有六盘水市重点实验室-煤层气(矿井瓦斯)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贵州省科技厅项目“六盘水地区地质灾害构造控制特征及数值分析”,校级项目4项。
李莹,副教授,博士后,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地质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工程管理、非常规能源地质。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其中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发表论文十余篇,4篇论文 SCI 收录,获得发明专利4项。先后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山东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等奖项十余项。
吴长航: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矿山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及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恢复治理。
闫建平,男,1980年生,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测井地质学、岩石物理、非常规储层测井评价技术及测井软件开发与应用。获得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人才计划资助(University of Texas, Arlington公派访学1年)、第18届测井年会论文二等奖、第5届非常规油气地质评价研讨会“优秀报告”奖、四川省科学技术鉴定成果1项、西南石油大学教学成果...
吕伟,男, 1969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地质工程师、副教授,现任职于玉溪师范学院地理与国土工程学院。主要承担《地质学基础》、《自然地理学1》(地质、地貌)、《环境地学》、《灾害地理学》、《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估》等课程的教学,并指导室内实验和野外综合实习,专业学位课程《自然地理学1》被评为玉溪师范学院优质课。
有着纯净冰雪与空气的南极是各国科学家共同向往的科研圣殿。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间,中国成功开展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来自全国数十家单位的科研工作者“亮剑”南极,用辛勤的汗水、顽强的意志和精诚的协作,在冰川、天文、地质、海洋、高空物理等科研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撷取其中八大科研成果,即可管窥此次南极考察取得的辉煌成绩。
印度与亚洲的碰撞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而上述两者的拼合是以其间新特提斯洋的消亡为前提的。显然,研究新特提斯洋向北俯冲所产生的中生代冈底斯弧岩浆作用的年代学格架,对研究青藏高原的早期形成与演化历史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我们可以通过现今出露的地表岩石来重建该岩浆弧的年代学格架,但长期而大量的剥蚀作用使上述重建很难实现。
北京时间2010年4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称,1.3万年前一场冰雹袭击大地,这场冰雹持续了1小时,导致地球进入“迷你冰川期(mini-ice age)”。这场灾难是由瓦解的彗星引起的,它生成的数千块由冰和尘埃构成的冰冻巨砾横扫大地。大规模撞击事件导致地球上的大量动物走向灭绝,对我们石器时代的祖先的生活产生很大干扰,致使地球进入冰天雪地长达1000多年。
包括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4位科学家在美国化学学会双周刊《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撰文指出,地球或许正在迈入一个新的地质时期——人类世(Anthropocene)。他们也表示,在这个历史时期,可能会发生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届时,成千上万的动植物将会消失殆尽。
作为低压下主要的含Al矿物相,斜长石可以存在于不同构造环境的地幔橄榄岩,如大洋橄榄岩、造山带橄榄岩以及地幔包体。目前关于斜长石橄榄岩的形成机制存在两种观点:(1)进入斜长石稳定区后尖晶石的低压分解;(2)熔体与橄榄岩的相互作用。在藏西南拉昂错蛇绿岩的地幔橄榄岩中,发现有斜长石与韭闪石的矿物组合,其中斜长石为高钙长石,钙长石牌号(An)高达99,这种矿物组合在地幔橄榄岩中较为罕见,对于其形成机制目前...
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发现的一个巨大环形结构。科学家们认为,这个环形结构应该是一个巨型陨石坑,直径大约为36到46公里。
从岩石地球化学角度来说,了解地幔组成的主要途径是研究地幔来源的各种火山岩和其中的地幔岩捕虏体,地幔捕虏体是来自地幔的直接样品而幔源火山岩是间接样品。火山岩中的地幔矿物捕虏晶是地幔岩的解体矿物,通过对它们的研究同样可以了解地幔的物质组成,特别是对于不含地幔岩捕虏体的火山岩地区。
北京时间2010年3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南极洲一座冰川流淌出鲜红色液体,好像血液一般,因此得名“血瀑布”。这是南极大陆最神奇的景观,而且它所在的地区也是南极最奇特的地区之一:麦克默多干燥谷,这里是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区域。
北京时间2010年3月8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新一项研究称,在距今7.16亿年前,如今炎热潮湿的地球赤道曾覆盖着冰雪,这似乎为“雪球地球”理论进一步提供了证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