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 人体免疫学 >>>
搜索结果: 166-180 共查到人体免疫学相关记录2159条 . 查询时间(0.615 秒)
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隶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是一所由上海市教委、上海市科委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共同建设的从事免疫学研究的专门机构。近年来在“人才强所”战略的指引下,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利用学科重组的有利契机,勇于机制创新,大力引进国际顶尖学科领军人才以及符合学科发展定位和研究重点领域的海外杰出研究人才,全面实施所长领导下的课题组长负责制,组建了一支包含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3667.7万剂次。目前,我国已有5款新冠病毒疫苗获批使用。这5款疫苗有何区别?打哪个品种更好?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按技术路线划分,5款疫苗分为三类:一是灭活疫苗,包括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生产的3款灭活疫苗;二是腺病毒载体疫苗,为天津康希诺公司生产的5型腺病毒载体疫苗;三是重组蛋白疫苗,为重组新型...
由于母亲孕期曾接种新冠疫苗,最近在西班牙伊维萨岛出生的布鲁诺成为该国首个出生即带有新冠病毒抗体的新生儿。西班牙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病例为通过孕妇接种疫苗间接助力婴儿实现新冠病毒免疫打开了大门。布鲁诺的母亲孕晚期接种了新冠疫苗。在布鲁诺出生后,医院对其脐带血检测后确认布鲁诺身上带有新冠病毒抗体。世界卫生组织观察员、马德里医院管理中心副主任格兰达尔2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布鲁诺身上的抗体对...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余秋景教授课题组和药理学系王霆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报道了丝氨酸代谢对抗病毒先天免疫的影响并详细阐明了其通过抑制ATP6V0d2介导的YAP溶酶体降解,削弱了宿主细胞抗病毒先天免疫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于2021年4月1日在线发表在《Cell Metabolism》(2019年影响因子21.567,5年影响因子24.288),题目为“Serine Metabolism ...
英国《自然·免疫学》杂志23日发表的一项医学研究显示,免疫信号转导分子——白介素-22(IL-22),被证明可以抑制红细胞的产生从而使小鼠患上贫血症,这是首次发现免疫信号转导分子可抑制红细胞的产生,该研究结果或为人类患者的应激诱导贫血症提供治疗思路。对环境中辐射、农药、铅或汞等重金属的暴露,可以增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患病风险——MDS是一组癌症的统称,其特点是骨髓内的造血细胞无法发育成...
随着高果糖饮食的流行,人们的果糖摄入量大大增加,了解果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已有研究发现高果糖饮食会导致许多代谢紊乱和疾病,例如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和2型糖尿病等。然而,迄今为止,我们对高果糖饮食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了解尚缺乏。
2021年3月4日,国际学术期刊 Immunit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肖意传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郑明月研究员的合作研究论文“Cytoplasmic DNA sensing by KU complex in aged CD4+ T cell potentiates T cell activation and aging-related autoimmune infl...
免疫学是关乎人类发展的基础性前沿学科,在抵抗病毒感染、抗击肿瘤侵害以及自身免疫疾病等的检测与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免疫学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研究领域交叉范围最广的学科之一。为了推进我国免疫学的发展,促进基础免疫学研究与临床成果转化,推动国内外免疫学的交流与合作,CMI期刊拟定于2021年5月21-23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第八届CMI免疫学研讨会”。会议以中国免疫学会英文...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专家发现了新冠肺炎患者重症发病能否恢复健康的关键因素:T细胞炎症状态和CD4+T细胞功能缺陷程度轻重。据介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教授、周晓辉教授传染病医学科研团队的这项研究对了解新冠病毒感染致病的免疫机制和指导新冠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具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刊登在国际学术期刊《免疫学前沿》上。
近日,中科院微生物所王军团队与北京协和医院张烜团队联合在Arthritis & Rheumatology期刊(IF=9.58,风湿学顶尖期刊)发表题为“The gut microbiota of non-treated patients with SLE defines an autoimmunogenic and proinflammatory profile” 的封面文章,运用全基因组鸟枪测序...
肠道微生态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所起的作用引起了国际学术领域的广泛关注,已成为世界科技前沿的热点问题。一些慢性疾病如肥胖、炎性肠病(IBD)、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和肿瘤等都显示与肠道微生态密切相关。在微生态与肿瘤发生领域,已有证据表明肠道微生态不仅能够影响肿瘤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可调控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然而,国内外目前关于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多聚焦于肠道细菌,肠道真菌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鲜有报...
2021年2月18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清华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祁海教授课题组题为Affinity-coupled CCL22 promotes positive selection in germinal centres(《亲和力耦联的CCL22促进生发中心正向筛选》)的研究论文(原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239-2)。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爆发以来,全球感染人数已超过一亿人,死亡病例已超过两百万人,给全球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大灾难。认识和理解新冠肺炎发病机理对于诊疗与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催生了许多重要的生物学发现,然而,该技术在新冠肺炎研究中的应用因其成本高、样本量小,存在统计效力不足、结论可靠性疑问等问题。
吴志华,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是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科技部食物过敏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社会兼职包括江西省食品科学与技术学会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过敏医学专业委员会食物过敏学组委员,中国营养学会高级会员和注册营养专家等。研究方向1、 食物过敏研究。主要以花生对象,利用蛋白质组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加工前后的花生过敏原蛋白和性质进行研究,探索其致敏性变化规律,实...
中国药科大学“2021兴药·免疫学高端论坛” 旨在为感染、免疫、代谢、肿瘤等生物医药领域内的海内外优秀科学家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本次论坛将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院士和专家参与,通过学术观点的碰撞和交流,对免疫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等进行分析研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