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相关记录1241条 . 查询时间(1.246 秒)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专利:一种树木害虫诱集阻隔装置。
甘薯病虫害防控研究室是国内唯一专职从事甘薯病虫害研究的机构,同时对徐淮地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进行研究。科室现有人员7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2人,助研3人,科辅工1人;有2名博士,3名硕士,涉及病、虫、草、药各领域。
蓟马为昆虫纲缨翅目,蓟马科。体微小。若虫呈白色、淡黄色,成虫、若虫口器锉吸式,能锉破植物表皮,吸允汁液,食性广,危害绝大多数农作物。由于韭菜是多年生蔬菜, 在田间发生较为严重的时期为4月初~6月底和9月~10月, 严重的每株韭菜叶片上蓟马数上百头,高温时, 虫口数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减少,雨水对蓟马有不同程度上的冲刷和致死作用。
2023年“崖州湾杯”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于9月12日落下帷幕,并于2023年9月13日下午举行颁奖典礼。海南大学三亚南繁学院吴少英教授团队参赛项目“热带重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高效集成研发与应用”荣获2023年“崖州湾杯”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南繁科技赛道三等奖,且获得线上项目云展览“人气项目奖”第一名。
张挺峰,男,汉族。2003年6月本科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6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态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20年12月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作物保护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现为河西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当前,大豆正处于促弱育壮、开花结实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危害的高峰期。受近期台风等因素影响,黄淮、华北及东北地区先后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大豆根腐病、霜霉病等病虫害将呈现加重发生态势,各地要加强监测预警,做好洪涝等极端气象条件下的大豆中后期病虫防控,保障大豆生产安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特制定大豆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要点如下。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随着白露节气的到来,气温逐渐转凉,北京市夏播大豆逐步进入结荚开花期,春播大豆已进入结荚鼓粒期,正要进入收获的季节。但是,往年有很多农户发现,到了生长后期大豆看似生长旺盛,但长期保持青枝绿叶,到成熟期都不变黄不落叶,叶色浓绿,茎杆坚硬;结荚稀疏,果荚虽然是完好的,但是打开之后,里面并没有结大豆,或者结荚不鼓粒,籽粒干瘪。这种奇怪的现象叫做“症青”,给大豆产量带来很大影响。导致大豆...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药毒理学及有害生物抗药性团队研究成果以“Redox and Near-Infrared Light-Responsive Nanoplatform for Enhanced Pesticide Delivery and Pest Control in Rice: Construction, Efficacy,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为...
随着韭菜种植方法及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老韭菜田中韭蛆的日益猖獗,各地使用积极研究韭蛆的防治方法,因此当前韭蛆的防治方法多种多样,其实效性也肉眼可见,现将防治地蛆的方法汇总如下。
为害萝卜生产的主要虫害有蚜虫、菜青虫、黄条跳甲等,病害主要是霜霉病、黑腐病、病毒病等。防治措施如下。
本科室目前有研究人员5人;其中硕士以上4人。主要开展棉花及特色经济作物病虫害相关研究工作,具体包括: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机制研究;农药抗药性监测及高效低毒新农药筛选;配套防控技术研究。本科室还是农业部批准的田间药效试验(杀虫剂、杀菌剂)登记单位,可承担杀虫剂和杀菌剂类田间药效试验,建有标准的棉花枯、黄萎病鉴定圃,可承担棉花抗枯、黄萎病鉴定。目前主要开展多熟制棉田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控技术研究、棉花土传...
2023年8月15日,农业农村部在黑龙江省鸡西市召开东北片区秋粮重大病虫害防控现场会,总结交流当前秋粮病虫害发生防控情况,分析研判重大病虫发生形势,安排部署下阶段防控工作,要求各地加密监测预警,强化分类指导,抢抓农时做好防控,努力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
本团队以“绿色、安全生产”为根本,以“节水、减肥、减药、壮苗”为基本要求、以“低投入、高产出”为落脚点,以“绿色健康蔬菜产品生产”为目标,围绕设施蔬菜土传病害尤其是根结线虫病和根腐病等连作障碍的防控研究,综合运用抗性砧木、生防菌剂、有机物料栽培、绿色高效环保化防等手段在蔬菜的“死棵烂秧”、根结线虫绿色综合防控中取得一定进展。团队还承担部分山东省蔬菜生产中的疑难病症的识别、农药药效实验和农药残留检测...
目前,京郊露地萝卜已定植完毕,苗期是菜青虫、甜菜夜蛾、小菜蛾、蚜虫和黄条跳甲等害虫的发生期,部分害虫危害同时传播病毒病。萝卜膨大期,多变的气候环境,易导致炭疽病、霜霉病、黑斑病等病害流行,为做好防控工作,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秋季是北京露地大白菜生产关键时期,天气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大,降雨频发,易导致大白菜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发生,此时黄条跳甲、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和蚜虫等害虫正值高发期。在大白菜生育期(莲座期),多变的天气环境易导致霜霉病、软腐病等病害流行,对水肥等农事操作管理更加严格,需加强对病害的防控。为做好露地大白菜病虫害防控工作,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