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土壤学 >>> 土壤生物学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土壤生物学相关记录1037条 . 查询时间(3.002 秒)
中国蔗区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广东和海南等省区,土壤类型以红壤、赤红壤为主,这些土壤通常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较低,速效磷缺乏尤为明显。施磷是提高土壤磷素养分的有效措施,但同时也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针对低磷甘蔗土壤,探明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微生物和磷转化的关系有助于科学调控磷水平从而保证甘蔗的优质高产。
2022年11月1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质量保育团队在保护性耕作增碳培肥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揭示了长期保护性耕作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的主控因素和微生物调控机制,研究成果有助于对土壤固碳培肥调控机制的理解,也可为区域保护性耕作实践和气候变化应对提供科技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土壤生物学与生物化学(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IF 8.5...
中国农业大学生态科学与工程系是在原北京农业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系基础上成立的,源于1989年的农业生态教研室。本学科于1992年设立生态学硕士点,1996年建立生态学博士点,是我国最早获得生态学博士点的两所农业院校之一,也是国内较早专门开展农业生态学及生态工程的教学研究单位。2002年首次招收本科生,首批本科毕业生考研率超过60%。本学科现有教职工21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9人,教辅人员1人,教...
草地生态系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约占国土面积的41.7%,且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温带地区及青藏高原,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土壤细菌和真菌在调节草地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方面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然而,关于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群落结构、生物量)如何分别驱动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尚不清楚。
覆膜滴灌是新疆常用的农业节水方法,与传统覆膜漫灌相比,这种方法限制了棉花的根系发育,并可能导致棉花早衰。栖息于植物根际的微生物在生态过程中发挥作用,例如养分循环、竞争或共生;而植物根系结构和形态能够显著影响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膜下滴灌改变棉花根系特征,但根系如何选择和过滤土壤微生物以及是否对微生物功能造成负面影响尚不清楚。
20222年10月20日,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朱永官院士团队孙新研究组在微生物生态学领域期刊ISM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Spatial assortment of soil organisms supports the size-plasticity hypothesi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利用环境DNA方法,系统表征了城市绿地不同体型土壤生物类群(包括细菌、真菌、原生生物、...
2022年来,由于在畜禽养殖当中限制甚至禁止使用抗生素,更多的消毒剂被用来维持高水平的养殖环境卫生,以预防动物的细菌性疾病。消毒剂的使用量比抗生素高(甚至高一个数量级),特别是在流感流行期间,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如季铵化合物,由于共抗性和交叉抗性,导致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2022年10月11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洪山实验室PI卢新民课题组整合多年的野外调查和土壤反馈实验,首次提出了昆虫和土壤生物协同促进植物入侵的新假说(Enhanced soil-mediated invasion self-reinforcement upon herbivory hypothesis)。该成果以“Aboveground herbivor...
2022年10月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烟草智慧农业创新团队在长期施用硫酸钾影响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功能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植物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JCR1区,IF2021=6.627)上发表。
抗生素耐药性(AMR)在人类、环境和动植物间的传播大大加剧了全球“One Health”负担。土壤是“One Health”的关键环节之一,所携带的抗生素耐药性可通过食物链等方式转移至人类而带来健康威胁。土壤中栖息着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微生物,其中的活性耐药菌在驱动土壤耐药性传播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由于高达99%的土壤微生物不可培养,针对土壤原位活性耐药菌的探索仍很少,土壤中抗生素耐药性风险的研...
抗生素耐药性(AMR)在人类、环境和动植物间的传播,加剧全球“One Health”的负担。土壤是“One Health”的关键环节之一,所携带的抗生素耐药性可通过食物链等方式转移至人类而带来健康威胁。土壤中栖息着地球上最丰富多样的微生物,其中活性耐药菌在驱动土壤耐药性传播中具有关键作用。然而,由于高达99%的土壤微生物不可培养,针对土壤原位活性耐药菌的探索较少,土壤中抗生素耐药性风险的研究面临挑...
全球城市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绿地除了美化人居环境外,也是诸多城市生物重要的栖息地,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热区”,城市绿地在维系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强烈的人为干预使得城市绿地的地表植被结构同质化,土壤条件变得恶劣,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遭到破坏,土壤动物的食物资源和栖息环境也因此而受到严重影响。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分布范围广、数量大、物种多样性高、生态功能丰富的土壤动物,...
根际沉积在土壤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土壤中根际沉积-碳转移和保存过程主要受微生物调控。然而,根沉积-C与土壤有机碳之间的联系仍然是陆地碳循环中最不为人所知的部分之一,尤其对于植物发育过程中根沉积-C如何被隔离到土壤有机碳中的潜在机制知之甚少。
植物将大量的光合碳分配到地下用来根系生长、根系呼吸、根系分泌以及支持菌根真菌和固氮细菌等,从而依赖紧密的植物-微生物互作关系换取生长所需的受限土壤养分。可见,在根土界面存在着碳投入和养分吸收的贸易或者权衡关系。模型研究已经表明固氮和非固氮植物、丛枝菌根和外生菌根植物之间获取养分的碳投入差异对于理解它们的竞争优势、丰度以及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植物究竟需要向地下投入多少碳来获取养分?目前的实验性证...
2022年7月30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生物化学与环境课题组黄巧云团队在微生物重金属抗性基因高通量检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MRG Chip: A High-Throughput qPCR-Based Tool for Assessment of the Heavy Metal(loid) Resistome为题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