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土壤学 >>> 土壤生态学 土壤物理学 土壤化学 土壤地理学 土壤生物学 土壤耕作学 土壤改良学 土壤肥料学 土壤分类学 土壤调查与评价 土壤学其他学科 农业资源利用
搜索结果: 451-465 共查到土壤学相关记录13810条 . 查询时间(3.214 秒)
为积极落实中国科学院党组关于“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工作部署,推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承担的黑土地保护利用科技攻关任务顺利实施,2023年7月,“黑土地产能和质量提升的现代生物学技术”项目现场推动会在哈尔滨召开。遗传发育所党委书记邢雪荣,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申倚敏,项目负责人曹晓风院士,以及科研发展部常务副部长李明和全国畜牧总站总畜牧师苏红田、牧草种质资源保存中心洪军处长先后到黑龙江省哈尔...
2023年7月30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张桂斋院长、王方志老师、李静老师受邀赴北京参加由商业联合会举办的全国商业科技质量大会。在张桂斋院长、江丽华副院长带领下的科研团队,与多家企业合作,共同申报的“主要农业有机废弃物高值高效资源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得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温室气体减排和碳生态封存是应对全球变暖的两个关键过程。生物炭可以在土壤环境中长时间稳定存续进行直接碳封存,还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和优化微生物群落、减少土壤中温室气体排放、促进植物源碳的固存。目前,生物炭已成为促进土壤生态固碳以及温室气体减排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生物炭在进入土壤后的稳定机制、对土壤碳源的激发效应(图1)、对温室气体排放和养分循环的影响机制、土壤应用等核心限制因素方面的认知差距,制约...
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沈其荣院士团队的研究成果:Tapping the rhizosphere metabolites for the prebiotic control of soil-borne bacterial wilt disease。该研究通过解析番茄发病和健康植株的根际代谢组,挖掘潜在的益生元,并结合多组学手段明确了益生元驱动根际微生物维持植物健康...
在全球碳循环中,土壤有机碳(SOC)是最大的陆地碳库,约占陆地总碳的50-80%,其含量是大气或植被的三倍以上,并决定了景观的碳源、碳汇能力。了解土壤有机碳含量对环境可持续性和碳中和至关重要。随着遥感数据和预测模型的发展,融合多源遥感数据预测SOC含量是一个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为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遥感学科组的科研人员基于区域能量权重的离散小波变换和谱带分割方法,融合了2...
2023年6月13日,由兰州大学生态学院李小刚教授、张峰教授、叶建圣教授主要负责的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甘肃榆中试点县成果汇总省级验收和国家抽查验收会议在兰州市宁卧庄宾馆举行,会议邀请到国家级、省级资深土壤普查专家共7人组成省级验收专家组,按照全国土壤普查办《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县成果清单及形成方法》要求,对榆中县试点成果进行省级验收。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省土壤普查办主任梁仲科,省土壤普查办、榆...
司贤宗,男,汉族,1975年出生,博士,副研究员,河南夏邑人。主要从事经济作物高效施肥、连作障碍消减、新型肥料研发等工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贰等奖2项、叁等奖1项,一作发表论文22篇,主持河南省基础与前沿计划、商品粮大省奖励资金等项目5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等项目6项,副主编出版著作3部,颁布河南省地方标准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项。
近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重金属生态毒理与污染修复创新团队研究发现,通过向土壤中添加钙基改性生物炭,并种植低镉累积玉米品种,可以有效修复碱性镉污染土壤,该研究为镉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土壤和耕作研究(Soil & Tillage Research)》上。
土壤有机质富含大量的有机磷素,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对磷素循环具有重要影响。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改变光合碳向土壤中的输送,刺激土壤微生物活性,加速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可能释放更多的磷(P)进入土壤。然而,关于气候变化条件下有机碳分解与土壤磷矿化的关系仍不清楚。因此,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磷素转化的影响以及相关功能微生物过程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农田土壤健康和养分管理至关重要。
土壤水分和温度对陆地生态系统的水热循环过程至关重要,尤其在干旱地区。尽管关于石砾对土壤水热的研究已有报道,但未得出一致结论,同时有关石砾含量对水热时间和空间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仍知之甚少,不利于模拟和分析多石地区复杂的陆面过程。
2023年6月18日,由尹飞虎院士主持的中国工程院“新疆耕地资源与产能提升发展战略研究”咨询项目启动会在新疆石河子召开。周卫、邓铭江、陈学庚等院士,农业农村部、新疆农业农村厅、兵团农业农村局、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中国工程院机关和项目组成员共计30余人参加会议。
2023年7月21至23日,第二届全国生物土壤结皮学术论坛暨生物土壤结皮专业委员会第一次筹备会议在陕西杨凌召开。生物土壤结皮是干旱和半干旱生态系统广泛发育的生物地被物,具有重要的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环境效应,是当前生态学、土壤学、水土保持学、植物学、环境科学、自然地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热点与前沿。本次论坛于我国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和国家对荒漠化防治、脆弱生态系统修复等提出新要求,为生物土壤结...
吕金岭,男,1983年10月生,汉族,九三学社社员,博士,副研究员,河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德国卡塞尔大学(2016)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2018)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田温室气体气体减排及模型模拟、大气氮素干湿沉降量化等方面的研究。
2023年7月24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资环所微塑料创新团队在国际环境领域TOP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IF=9.8,Q1)上发表了题为“Organic fertilizer forbid irrigation water are the primary sources of microplastics in the facility soil, Be...
近日,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以“Nematodes: an overlooked tiny engineer of plant health”为题,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期刊发表根际线虫微生态与作物健康的观点性综述论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