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形态学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作物形态学相关记录841条 . 查询时间(1.79 秒)
以大豆品种黑农48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控制中微肥施用量,研究中微肥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微肥施用能够提高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的株高、干物质积累量和叶绿素含量(SPAD),显著提高结荚期到鼓粒期大豆叶面积指数(LAI)。中微肥施用大豆产量较不施肥和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产10.6%~14.5%(P<0.01)和1.2%~4.7%(P<0.05),且以常规施肥+80 kg?hm-2中...
以辽豆21为试材,设3个密度水平(15万,18万,21万株·hm-2)及4种植株配置方式(1,2,3,4株·穴-1),研究各因素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和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穴播方式(≥2株·穴-1)可以显著提高大豆出苗率;植株配置相同条件下,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植株株高、节间长度和结荚高度均显著增加,分枝数则逐渐减小,且叶面积指数峰值出现时间提前;相同密度条件下,随每穴株数的增加,株高和节间长...
河北农业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作物概论入学考试大纲。
张晓科,男,1965年12月生,陕西岐山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谷物品质与遗传改良新疆建设兵团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开展作物学学科发展研究是推进作物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工作内容。中国作物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于2007年、2009年和2011年分别开展了本学科的学科发展研究并编制了学科发展报告,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能力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依据《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项目管理实施办法(2012年修订)》(科协学发〔2012〕110号),经学会第九届常务理事会2014年度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It’s a bloomin’ record-breaking year for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s annual sunflower competition.
2014年2月25日,湖北省召开2013年度科技奖励大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王汉中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油菜高含油量聚合育种技术及应用”荣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该研究使我国油菜含油量研究和育种跃居世界领先水平。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为该成果颁发了获奖证书。据王汉中介绍,油菜是国产食用植物油的第一大来源,所产菜籽油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量的55%以上,在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战略中地位十分重要。与世界菜籽...
为了进一步提高烟叶质量,彰显攀枝花烟叶特色,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有机钾肥对烤烟红花大金元农艺性状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钾肥可以促进烟株生长发育,提高烟叶产量,显著提高烟叶含钾量,增幅为14.3%~36.0%,烤后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内在品质明显改善,以腐植酸复合肥+有机钾肥的施肥模式的烟叶经济效益最高,为3907.91元/667m2。
为探索菜用大豆秋季延后栽培的适宜播期及品种,以衢鲜1号、衢鲜2号、六月半和衢鲜5号4个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秋季延后播种对菜用大豆鲜荚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鲜荚产量随播期的延后而显著减少,衢鲜1号产量最高;株高、有效分枝数和每荚粒数随播期延后呈下降趋势;生育日数随播期延后出现先缩短后增长的趋势。综合考虑鲜荚产量和主要经济性状,衢州秋季菜用大豆播种日期不宜迟于8月25日,衢鲜1号...
为选择大豆苗期干旱胁迫条件下适宜的种子处理技术,以南豆12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在苗期轻度干旱胁迫(A1)、中度干旱胁迫(A2)和正常供水(A3)3种水分处理下,研究种衣剂包衣(B1)、烯效唑干拌种(B2)、根瘤菌拌种(B3)和种子不处理(B4)4种种子处理方式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水分胁迫较正常供水处理大豆的株高降低,第1节间长度缩短,茎粗增加,倒3叶叶面积减小,对...
以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的合丰25和合丰50大豆品种的 SP3代群体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一些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个品种空间搭载后SP3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结荚、单株粒数的变异系数均大于各自的地面对照品种,且均有正向增加的趋势,可以为大豆育种所利用;以大于标准差2倍为依据确定变异株来计算变异率,合丰25 SP3代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的变异率均大于合丰50。不同...
选取重庆地区96份野生大豆和102份地方品种,检测其蛋白质﹑脂肪及异黄酮含量,并进行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探索重庆大豆异黄酮含量的生态分布规律以及异黄酮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发掘品质优良的大豆种质资源。结果表明:重庆地区的野生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低于其地方品种,但异黄酮含量高,不同类型大豆的异黄酮含量变异丰富。试验同时筛选出高异黄酮含量优异种质资源5份。认为不同生态区大豆品质含量有差异,地理上存在...
昆虫龄数和龄期的确定是害虫预测预报以及制定其科学治理策略的重要依据,为了掌握绿盲蝽虫龄与其生长发育的关系,通过测微尺对绿盲蝽3项形态指标进行了测量,以期探明其形态发育特征,选择最佳的分龄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依据形态指标的增长规律,绿盲蝽形态发育过程划分为速增期、缓慢期和停滞期3个时期;相邻龄期间头宽变幅的重叠度最低,变异系数小于体长和体宽;绿盲蝽形态发育特征不符合Dyar和Crosby法则。对所测...
选用中黄24×华夏3号衍生的含有169个F7:8株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大豆生育期与农艺性状及各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与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生殖生长期与分枝数、荚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全生育期与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荚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主茎节数、分枝数、百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主茎节数与分枝数、有效荚呈...
针对丘陵区坡耕地土壤养分流失严重、施肥不合理和作物产量较低的现象,采取增施有机无机复混肥、土壤改良颗粒剂及地表覆膜等措施,共设置5个施肥模式,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大豆田土壤物理性状、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从而筛选出坡耕地增产效果最佳施肥模式。结果表明:覆膜措施有效减少了土壤含水量的波动,非覆膜施肥模式的含水量由表土至耕层底部逐渐增高,且0~15 cm变化较为明显,在生育后期有机无机复混肥+土壤颗...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