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形态学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作物形态学相关记录841条 . 查询时间(2.691 秒)
以超高产大豆品种为砧木嫁接不同年代育成品种,旨在明确超高产品种砧木对农艺性状的影响,从而揭示根系改良在大豆育种中的重要作用。以来自相同的祖先亲本( Williams 和Amsoy) 且地理纬度相同的美国俄亥俄州和中国辽宁省不同年代育成的代表性大豆品种为接穗,分别与超高产大豆品种辽豆14 和中黄35 进行嫁接,成熟期测定植株农艺性状。结果表明: 嫁接处理对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影响。自身嫁接的植...
【目的】 阐明水稻糊粉层细胞、亚糊粉层细胞与中心胚乳贮藏细胞的结构特性。【方法】 采用光镜、透射电镜与扫描电镜对水稻胚乳组织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糊粉层细胞分化过程中,大液泡变成小体积蛋白贮存液泡,蛋白贮存液泡又转变成糊粉粒。颖果背部比腹部有更多层糊粉层,但背部糊粉层细胞内糊粉粒的形成与积累速度却较慢。亚糊粉层细胞起初含有一些脂质体,后来脂质体消失,而其内部淀粉体与蛋白体逐渐增多。中心胚乳贮藏细...
王璞,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经历:1977年-1981年山西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2年-1984年北京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1991年-1994年联邦德国霍恩海姆大学,获农学博士学位。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系,廖树华,副教授,1982-09-1986-07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1986-09-1989-04就读于北方交通大学数学系,获硕士学位,1989-04-2001-09北京农业大学系统工程研究室工作,2001-09-今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系工作,研究方向:作物栽培信息技术,作物模型.
“安吉白茶”是茶树的一个特异品种,其特异性主要表现在春季新梢叶色的可逆性白化现象。在白化过程中,伴随着新梢叶绿素含量的急剧下降,茶树的代谢谱随之也发生了变化。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大豆发芽过程中蛋白贮存液泡和油体的形态变化过程。结果显示:干燥大豆细胞中密集地填充着蛋白质贮存液泡和油体,随着发芽天数的延长,液泡会渐渐聚合增大,当天数达到4 d时,会聚合形成一个占据细胞大部分空间的大液泡,并且液泡中的蛋白质不断发生减少;发芽1~2 d的豆芽,油体显示出聚集于液泡表面的趋势,并且比远离液泡的油体小;发芽≥4 d时,油体数目不断发生减少;发芽过程中,大部分油...
为探寻四川东北地区套作大豆的最适宜播期,设置6月5日、6月15日、6月25日、7月5日、7月15日、7月25日6个播期,选用套作高蛋白专用大豆品种南豆12和南夏豆25,在大田试验下研究其在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模式下的生育进程、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表现,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大豆营养生长期(V)、生殖生长期(R)和全生育期均逐渐缩短,R/V增加,且播期的改变对南豆12生育期构成的影响明显大于南夏豆...
以黄淮地区具有代表性的4个野生大豆居群为研究试材,对百粒重、生育期、荚果长、荚果宽、株高、每荚粒数、分枝数、茸毛色、主茎、粒色、萌发时间、叶形12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系统比较分析,运用变异系数、多重比较和巢式方差分析研究了居群间和居群内的表型变异;应用相关分析揭示了表型性状间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以及表型变异的地理格局;并且运用主成分分析、非加权配对算数平均分(UPGMA)聚类分析进行了居群...
前,2015年中国“百强报刊”入选名单揭晓,中国水稻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中国水稻科学》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中国百强科技期刊。 《中国水稻科学》于1986年创刊,1989年起公开发行,2004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截至2014年底,《中国水稻科学》共出刊28卷133期,发表文章2000余篇,及时地报道了我国水稻科学研究的进展。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水稻科学》的影响因子从2001年...
青海大学招收2016年博士研究生(初试)考试参考书目。
We studied the distribution of virus/viruses causing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disease (TYLCD) in Antalya and to characterise the partial genome sequences of the selected isolates. Tomato yellow leaf cu...
采用44个远缘杂交大豆后代为材料,对植株的倒伏级别和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并分析了亲本配合力。通过分析大豆倒伏与相关农艺性状的关系,试图为抗倒伏大豆育种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4个F3代远缘杂交大豆株系中,植株倒伏性分离广泛,组合间有显著性差异。亲本中俄亥俄当代品种以及辽宁当代品种中部分品种配合力较高,有利于抗倒伏品种的选育。株高、茎粗、分枝数和植株重量平衡点是影响倒伏...
通过模拟“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分析了133份大豆材料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大豆材料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44%~52.49%,各性状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达到1.929 3,说明参试大豆材料存在比较丰富的表型多样性。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分枝粒重、分枝粒重占比、营养生长期、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得到7个与产量呈极显著的农...
通过在黑龙江省13个行政区原生境采集和异地繁殖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百粒重类型寒地野生大豆植株的形态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寒地野生大豆百粒重在1.1~2.0 g的居多,达到了74.46%,但植株形态特征的多样性却较单一;百粒重2.1~3.0 g的野生大豆植株形态特征尤其是在根系、茎长和叶宽等性状上变异系数最大,植株形态特征多样性最丰富。在不同百粒重类型的野生大豆中,百粒重增加,植株形态特征发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