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船舶原理 船舶设计 船舶结构 船舶机械 船舶电气设备、观通设备 导航设备、水声设备 船舶舾装设备 造船用材料 船舶建造工艺 船舶保养、修理和拆船工艺 造船厂、修船厂 各种船舶 船舶驾驶、航海学 航海技术管理与救助打捞 船舶用燃料及润滑剂
搜索结果: 406-420 共查到船舶与海洋工程相关记录7831条 . 查询时间(5.625 秒)
远望5号船20日上午缓缓驶离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奔赴太平洋某海域执行海上测控任务。这是远望5号船今年首次出航。远望5号船是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的第三代航天测量船,主要担负对火箭高中低轨卫星和飞船及空间站等目标的海上测控通信任务,圆满完成以神舟、嫦娥、北斗为代表的63次海上测控任务,测控成功率达百分之百。
2020年2月7日,“4500 米自主潜水器“潜龙二号”安全回收至“大洋一号”船,顺利完成了大洋58航次的首次下潜任务。此次下潜是“潜龙二号”继大洋40航次、43航次、49航次后,第四次挺进西南印度洋,也是“潜龙二号”在完成潜水器技术升级后的首次航次应用。本航次,“潜龙二号”为我国多金属硫化物区勘探提供技术支撑,为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勘测、探测和取样数据。
张心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无人航行器、人工智能。主讲课程:汽车理论、控制理论基础、汽车检测基础、交通运输经济学、交通港站与枢纽。
学科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工程力学系、土木工程系和交通运输工程系4个系,4个本科专业 、4个学术硕士授权点、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2个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流体力学、岩土工程),并建有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船舶与海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位列A+档...
范庆来,男,汉族,1977年12月出生,山东栖霞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97年9月到2001年7月在兰州铁道学院(现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交通土建工程(铁道工程)专业本科学习,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1年9月到2007年4月在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岩土工程专业硕博连读,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4月至今,在鲁东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道桥工程系任教,承担《工程地质》、《土力学地基与基础》、...
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造的世界首艘LNG双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运输船(PCTC)正式开工!该船总长169.1米,型宽28米,是一型世界一流、技术先进的高效绿色环保的汽车运输船。该船满足IMO Tier3 NOx排放限值入级DNV GL船级社,安装了可调距螺旋桨、轴带发电机、电池系统和最先进的船舶能源管理系统,预留高压岸电AMP系统;船上的天然气容量可满足全航...
近日,装有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CHS620L6多点喷射双燃料发动机和CHG620L6多点喷射气体机的液化天然气拖网渔船一次启动成功,顺利完成试航任务。这是河柴重工气体机首次作为船用主机应用于市场,也是国产气体机产品首次作为主推动力应用于液化天然气船,对国内动力领域具有突破性历史意义。
日前,中国海装获得国家风电技术与检测研究中心颁发的3.X兆瓦某机型高电压穿越仿真特性校验报告,标志着中国海装绝大多数机型可通过仿真建模评估方式获得高电压穿越证书,彻底解决了机组并网高穿许可证问题,确保了机组的顺利上网。
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黄旭华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被誉为国际海事业技术发展趋势的风向标,本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和规模的海事专业会展——第20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于12月3-6日在上海成功举办。今年是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创办40周年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船舶工业改革开放40年快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本届会展各项数据均再创历届新高,总体规模领先全球同类会展。
胡丽芬,鲁东大学交通学院副教授。科研经历:主持国家青年基金1项,省自然基金1项,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参与省自然基金1项,发表论文: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5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
2020年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中国海洋大学共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2项,其中作为主持单位获奖1项,成果主要完成人李华军院士等作为获奖项目代表应邀参加奖励大会。
今天,在刚刚结束的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船建学院科技成果“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实现了交大办学历史的新突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院士,是船建学院1949届造船系的校友,与特等奖项目都来自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集中体现了船建学院在学校指导下,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持续提升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
2020年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江苏科技大学参研项目“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获得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是学校自2014年度参研项目“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获特等奖以来再次获奖。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核潜艇专家黄旭华,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大气科学家曾庆存,共同荣获本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人奖金800万元人民币。黄旭华院士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所名誉所长,他毕生致力于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与发展,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和开创人之一,先后担任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副总设计师和总设计师,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代核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