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冶金工程技术 >>> 有色金属冶金 >>>
搜索结果: 211-225 共查到有色金属冶金相关记录671条 . 查询时间(2.248 秒)
为了总结近年烧结球团与直接还原领域新技术、新装备和应用创新,进一步提升我国钢铁冶金水平。兹定于2014年11月7~ 13日在中南大学举办“烧结球团与直接还原新技术新装备研讨会暨高级研修班”。
2014年9月3日~5日,辽宁省第八届学术年会暨2014辽宁(朝阳)铁精粉及钒钛产业发展论坛在朝阳举办。辽宁省有色金属学会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方之一,全程参与了会议的前期准备、专家邀请及会议策划工作。朝阳市地处辽宁西部山区,到目前为止,朝阳市已发现各类有益矿产53种,占辽宁省发现矿产110种的48.18%,矿产地830多处,其中初步探明含量的矿产有46种。近年来,朝阳境内发现了大量的钒钛资源,初步探...
为全面总结和展示我国钒钛产业发展现状,科学研判和展望世界钒钛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推动我国由钒钛资源大国向钒钛产业强国转变,由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涂料工业协会联合主办,攀枝花市人民政府、雅安市人民政府、凉山州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中国(攀枝花)钒钛产业博览会将于2014年11月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举办。本届博览会以“创新驱动发展,钒钛改变未来”为主题,以钒钛产品、技术的展览展示及攀西战略...
马瑞新,男,博士,副教授,1967年11月生于河北唐山。1989年毕业于唐山工程技术学院获有色金属专业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获化工冶金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4月毕业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获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博士学位。2002年4月进入北京科技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承担多项国家及企业课题。发表多篇论文。
2014年8月25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持的“数字化底吹炉智能熔炼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在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举行,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信息服务与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室研究开发的该项技术顺利通过验收鉴定。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经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同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决定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班项目是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和中南大学联合申报的“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创新理论与前沿技术高级研修班”入选了2014年度高级研修班项目计划(人社厅函〔2014〕111号。
近年来,我国铝冶金领域技术与设备水平发展迅速,建立水硬铝石生产氧化铝工业体系;研发成功领先于世界各国的高硅铝土矿脱硅技术及相应的生产装备;铝电解的设计和生产技术大部分已超过国外,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淘汰全部落后自焙电解槽,并全部使用先进的大型预焙槽生产的国家。为促进铝冶金科技创新,继续推动中国铝工业的发展,加快我国由铝工业大国迈向铝工业强国的步伐,深入交流研讨并推广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水平的进步与发展,有色金属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许多企业装备的工艺水平已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有色金属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推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健康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决定联合举办“2014有色金属技术与设备发展论坛”,交流有色金属行业近年来科技创新的新理论、新成果、新工艺;展示和推广应用近年来有色金属行业技术...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经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同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决定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班项目是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和中南大学联合申报的“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创新理论与前沿技术高级研修班”入选了2014年度高级研修班项目计划(人社厅函〔2014〕111号。
戴曦,女,1963年生,硕士,副教授,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重金属冶金及材料研究所副所长。1984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有色冶金系,同年分配到长沙有色金属专科学校工作,历任冶金系教学助理、冶金系副主任、冶化系主任。1990-1993年就读于中南工业大学有色冶金系获工学硕士学位,1998年至今在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申请发明专利6项,授权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主编教材1本,参...
周雍茂,教授,男,1985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1年获联邦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奖学金,赴联邦德国深造;1996年毕业于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7-1999年在亚琛工业大学理论冶金与核燃料冶金研究所(现材料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中南大学教授。在德国学习和工作期间,主要从事高温冶金物理化学领域的研...
周秋生,男,1972年8月生,2001年获中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工学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现为中南大学教授。 TeachingInterests:十余年来,一直从事有色金属冶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讲本科生课程《大学实用英语》、《稀有轻金属冶金学》、《专业外语》、《溶液反应化学》、《轻金属冶金学I》、《轻金属冶金学II》和《传递过程原理》,协...
杨建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根据有色金属冶金领域的发展趋势,结合中南大学在有色金属冶金研究方面的特色,近几年主要在以下方向开展了研究工作:{C}①{C}重金属锡、锑、铋清洁冶金方法及基础;{C}②{C}重金属超富集植物“水热液化”后处理方法及基础;{C}③{C}稀有金属有机化合物(MO)的电化学合成工艺及基础。
霍广生,男,工学博士,副教授。2001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并获博士学位,2005年-2007年由教育部公派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自1996年起从事钨钼等稀有金属湿法冶金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稀有金属冶金;相似元素的分离。发表论文近40余篇,获授权专利10项。作为主要人员参加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戴曦,女,1963年生,硕士,副教授,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重金属冶金及材料研究所副所长。1984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有色冶金系,同年分配到长沙有色金属专科学校工作,历任冶金系教学助理、冶金系副主任、冶化系主任。1990-1993年就读于中南工业大学有色冶金系获工学硕士学位,1998年至今在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申请发明专利6项,授权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主编教材1本,参...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