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冶金工程技术 >>> 钢铁冶金 >>> 钢铁冶金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钢铁冶金其他学科相关记录243条 . 查询时间(1.381 秒)
将冷却机内下降运动的球团看作拟流体,应用黏性流模型的基本思路,建立描述冷却机内球团下降运动的数学模型,对球团在冷却机预存段和冷却段内的运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确保足够的预存段高度,将有效降低布料的不均匀对球团在冷却段传热过程的影响;在出料口面积一定时,风帽的形状对其附近球团速度有一定影响,风帽形状与球团运动流线越吻合,风帽周围球团的滞后层越薄。
通过成品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分析、金相组织检验、断口形貌对比分析,并结合杆尾螺纹加工工艺,分析MG600钢筋在滚丝加工螺纹后低应力脆性断裂原因:力学性能偏高,珠光体球团直径较大,使钢筋冷塑性加工性能较差,且杆尾螺纹加工粗糙,在杆尾螺纹处易产生加工硬化和局部应力集中,出现低应力脆断现象。
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中国金属学会自动化分会协办的国家人社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16年高级研修项目计划》——“钢铁工业智能制造前沿新技术及应用高级研修班”于2016年8月31日在北京科技大学会议中心成功开班。研修班旨在培养行业急需紧缺人才,发展以数据、信息和知识为核心的智能化冶金制造技术,推进钢铁工业的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发展及应用。来自全国钢铁公司、设计院、高校及科研机构的高级技术人员、生产...
由中国金属学会和重庆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韩双边先进钢铁技术研讨会”将于2016年10月19-21日在重庆召开。中韩双边先进钢铁技术研讨会(China-Korea Joint Symposium on Advanced Steel Technology)是为中韩两国间钢铁研究机构和钢铁企业搭建的一个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最初由中、韩双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发起,2014年首次由中国金属学会...
利用L78RITA快速热膨胀仪,结合金相和硬度测试,得出了T/P92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当冷却速度<0.05 ℃/s 时,出现铁素体和马氏体双相组织;冷速>0.05 ℃/s时,组织为全马氏体;随着冷速由0.05 ℃/s增加到50 ℃/s,组织从回火马 氏体转变为淬火马氏体,显微硬度由281.1 HV1升高至403.9 HV1。T/P92钢具有较好的淬硬性。
由中国金属学会和钢铁研究总院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国际汽车用钢大会”和“第三届高锰钢国际会议”将于2016年11月16-18日在成都召开。“第一届国际汽车用钢大会”是由中国金属学会发起,且由2013年德国“各国冶金学会秘书长联席会议”上通过。“第三届高锰钢国际会议”是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国际高锰钢领域的高水平学术会议。为了扩大会议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两个会议决定同期合并召开,并由韩国金属和材料学会、宝钢集...
智能制造技术是研究制造活动中各种数据的信息感知与分析,经验与知识的表达与学习,以及基于数据、信息、知识的智能决策与执行的一门综合交叉技术,大力发展以数据、信息和知识为核心的智能化冶金制造技术,将有力促进钢铁工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满足行业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的需要,促进钢铁工业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发展及应用,中国金属学会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16...
采用CO2气体保护焊和埋弧自动焊进行高性能桥梁钢Q500qE熔透及T型角焊缝的焊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焊接接头成形良好、机械性能达到要求,焊缝组织以针状铁素体为主,热影响区组织以贝氏体为主,保证了接头良好的强韧性。利用本试验焊接工艺焊接的角焊缝各项检验均合格,本试验焊接工艺及钢板、焊材可用于大跨度桥梁角焊缝的焊接施工。
近期,2016年奥地利冶金与材料论坛会议在奥地利莱奥本大学举行,论坛主题为“中国的机遇与风险”。欧盟若干钢铁企业主要负责人、相关大学的教授和学生代表出席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中国与欧盟在钢铁方面的未来的竞争与合作。会议开幕式由奥地利冶金与材料协会主席Bruno Hribernik博士主持。受奥地利冶金与材料协会的邀请和中国金属学会的委托,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张立峰教授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做了学术...
通过对炼钢、轧钢等工序进行优化,显著提高了钢板质量,有效防止了钢板中心偏析和夹杂的产生,杜绝了氧化铁皮类缺陷和各类磕碰划伤缺陷,通过合理的预处理方案的实施,成功试制了高表面质量无缺陷钢板,满足了客户的使用要求。
莱钢特钢事业部新区采用铁水+废钢→100 t电炉→双工位LF→双工位VD→圆坯连铸的流程生产Φ500 mm轧辊用钢9Cr5Mo。通过优化冶炼工艺、调整精炼渣系、强化保护浇注等措施,使9Cr5Mo钢的化学成分、低倍以及非金属夹杂物等各项指标均满足用户要求。
2016年4月14-15日,“世界钢铁协会安全研讨会第九次会议”在唐钢宾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世界钢铁协会安全与健康委员会、国内外钢铁企业、哈斯科金属与矿物公司的代表共66人。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安全与健康分会、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作为会议合作单位,协助组织了会议。
由中国金属学会和钢铁研究总院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国际汽车用钢大会”和“第三届高锰钢国际会议”将于2016年11月16-18日在成都召开。“第一届国际汽车用钢大会”是由中国金属学会发起,于2013年11月在德国召开的国际冶金秘书长联席会议上通过的国际会议;“第三届高锰钢国际会议”是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国际高锰钢领域的高水平学术会议。为了扩大会议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两个会议决定同期合并召开。
国内冶金领域顶级期刊《钢铁研究学报》(中英文版)和《钢铁》分别于2015年11月26日和12月9日进行了编委换届,并召开新一届编委会议和聘任仪式。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副总经理、钢铁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田志凌教授和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干勇院士分别被聘为《钢铁研究学报》(中英文版)和《钢铁》主任委员,上海大学先进凝固技术中心主任翟启杰教授被聘为《钢铁研究学报》(中英文版)第六届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及《钢铁》杂志...
2015年11月10日至14日中国金属学会秘书长赵沛教授和国际联络部赵欣同志赴德国杜塞尔道夫市参加国际钢铁学会秘书长联席会议和德国钢铁学会2015年年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