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矿山工程技术 >>> 矿山电气工程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矿山电气工程相关记录77条 . 查询时间(2.532 秒)
介绍了金属矿山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包括复杂矿井通风系统的三维模拟、深部开采引起的高温环境模拟。Ventsim三维通风仿真系统,可以实现风网解算、风流模拟、热模拟、经济性模拟的功能,能够满足金属矿山三维通风系统管理的要求。实践表明,Ventsim三维通风仿真系统能够满足矿山信息化管理要求,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经济运行
2009年9月28日,由我院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安装的广东云浮硫铁矿尾矿库自动化监测系统,经过近四个月的试运行,系统各项指标满足相关规范和建设单位的技术要求,顺利通过矿方组织的验收。
DKJ-ID地音监测系统在华丰矿初步试验。
以峰峰矿区薛村煤矿为例,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压力隧道法、关键层理论法、渗透系数–应变关系法和数值模拟法对潜水泵井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各种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即地应力对泵井底板的破坏深度或由于应变造成底板隔水层渗透系数变化带远没有达到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泵井在开凿过程中是安全的。研究结果认为,有关规程定义的突水系数对于泵井的水文地质条件评价不适用,井底对于奥陶系含水层的突水系数虽然超出有关规...
利用成熟的工业以太局域网,通过技术改进、防爆设计,作为煤矿井下宽带综合监控信息传输监控平台,并采用环网冗余传输技术来提高系统数据通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从地面系统监控软件、网络终端软件、井下宽带信息传输装置、监控分站、防爆电源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开发,成功开发出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新一代煤矿综合监控系统。与传统监控系统相比,新一代综合监控系统技术优势非常明显,是未来监控系统升级换代的必然选择,为煤矿...
在分析视频监控系统网络化趋势和实时性要求的基础上,采用DSP TMS320C6416和ARM微控制器,设计并实现了支持煤矿井下工业以太网传输的嵌入式H.264视频编码器。给出了系统结构原理及硬件设计,实现了DSP编码算法和面向RTP/UDP/IP的NAL接口。测试表明,系统能够进行高质量的视频网络化传输。
为了监测导水通道(断层、陷落柱等)在采动影响下的动力学活动和失稳过程,以及对其造成的突水危险性进行实时预测预报,利用高精度微震监测技术进行煤矿突水危险监测的工程实践。采用全局寻优定位技术,充分考虑内、外场震源定位的不同影响因素,结合速度结构、检波器一致性等校正技术,实现微震震源的高稳定、高精度定位;优化布置微震监测台网,对大断层、陷落柱等隐伏构造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定位结果的三维展示和分析,得到地...
通过建立渗流–电测模型,在渗流过程中采用网络并行电法仪进行时空域地电场参数试验,首次取得渗流中地电场参数的空间瞬态响应。以电位、电流等时线和视电阻率等时面特征为依据,发现渗流过程中自然电场在时空域均表现为上升趋势,自然电位等时线的极值点指示渗流位置,并具有超前感应能力。激励一次场电压、电流可以精确确定渗流液面与渗流速度,适合于非均匀地质体渗流规律的研究。实时视电阻率图像具备跟踪识别渗流区域和相对水...
通过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矿井富水异常体的瞬变电磁场响应特征,为改进资料解释方法、提高探测精度提供重要依据。根据物理模型实验相似性准则,设计物理模型参数并校正模型系数;制作矿井富水体物理模型及发射接收装置,并对天线参数及探测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发射天线参数相同的条件下,接收天线绕制匝数越多,接收到的感应信号就越强;发射线圈中的电流越大,接收到的信号越强;相同条件下,方形天线装置比圆形天线...
在cdma2000 1x矿用系统中,现场视频及数据采集等反向分组应用需求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些分组应用的高速率需求需要较高的反向发射功率支持,这必将在反向链路给其它用户带来更大的干扰。采用具有干扰控制功能的接纳控制算法对于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非常关键。在详细分析反向链路中的干扰构成基础上,以满足各种业务信道的QoS需求及系统的ROT限制为目标,提出一种实用的基于ROT的接纳控制算法。
随着地下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地压控制也越来越重要。结合地下采矿工程地压监控的需要,根据矿山的地压活动特点,提出采用远程地压监控技术来对矿山地压进行研究。研究在受限空间环境下,地下采矿远程地压监控系统的结构组成,并且对软件系统、硬件系统、网络系统进行研究与设计。结合采矿工程的特点,分析应力、位移、压力等传感器的布置要求。通过对地压的监测,得出该矿山的地压活动特点与矿柱目前的稳定性情况。实践结果表明,...
为加强对生产现场的控制,更好组织生产,莱钢鲁南矿业安装了电视监控系统。系统选用带万向全方位云台及镜头可变焦的摄像机,光纤E1 通道传输通道,星形结构组网方式,并选择了5 个监控点,后台采用8×16 视频分配器。系统实施后,加强了计量的监控力度和生产现场的管理,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     矿井  自动化系统       2009/3/20
常州自动化所于2001年率先提出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想,并于2004年开发出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2006年又开发出基于GEPON的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领导和培育了该技术在煤炭行业的广泛应用,也为我所(分公司)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截止2005年底项目已在山西、山东、安徽及宁夏等地推广应用,实现合同额4724万元。
常州自动化所于2003年率先开发出了KJ69型矿用人员监测系统,领导和培育了该技术在煤炭行业的广泛应用,系统获安监总局安全生产成果二等奖(第二届),也为我所(分公司)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截止2005年项目已在山西、山东、甘肃、安徽及辽宁等地推广应用共55套,合同额为2500万元,2006年预计可销售1300万元。
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编号:2004EG122130。主要任务是根据超低频电磁波的岩体传播理论,研制一套以岩体通信为主,以其它介质通信为辅的数字式双工防爆矿用无缆通信机。用于煤矿及其它地下隐蔽工程抢险救灾通信、小型矿井通信、坑道通信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