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矿山工程技术 >>> 选矿工程 >>> 选矿技术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选矿技术相关记录200条 . 查询时间(2.654 秒)
2018年8月15日至17日,由中国煤炭学会选煤专业委员会、《选煤技术》编辑部主办的全国选煤技术交流会在宁夏银川市召开,本次会议以"智能·绿色·融合·发展"为主题,来自国内从事选煤科研、设计、生产、教学、管理以及设备制造厂家的同行近300人莅临会议。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选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任有福同志作主旨发言,分析了煤炭行业形势,传达了上级部门会议精神,简要阐述选煤技术现状...
为了探究煤体微观结构中的渗流变化情况,以新疆大黄山气煤为研究对象,运用CT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建立了含有孔裂隙的三维煤体骨架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能够反映动态渗流过程的流固耦合模型,并结合内置Navier-Stokes控制方程的ALE算法进行了渗流模拟。结果表明:渗流过程中,孔裂隙中每个点的流速都会存在一个速度峰值和稳定流速值;相较于裂隙结构,孔隙结构较差的连通性增大了其在模型前端的流体动能...
以忻州窑14号煤为研究对象,基于波速测试、CT扫描和三维重构技术,分析了煤岩内部原生裂隙、孔隙以及矿物夹杂分布的非均质特征,研究了单轴受压条件下,沿不同方向加载时,煤样内部结构分布的非均质性对煤岩破坏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煤样内部原生裂隙、孔隙以及矿物夹杂分布方向的非均质性是造成不同加载方向上煤岩破坏特征差异性的原因:煤样内部原生裂隙、矿物夹杂沿层理方向分布和延伸,造成沿垂直层理加载煤样的单轴抗压...
内蒙古科技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7年11月23日上午,第七届全国选矿设备及自动化技术学术会议开幕式在花溪迎宾馆举行,我校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联合承办了此次会议。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孙传尧,中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桂卫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党委书记、院长夏晓鸥,我校党委书记、校长陈坚,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副院长韩龙,中国铝业公司、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骆先庆等共...
深部找矿已经成为全球矿资源勘查的一个主要方向,有效的勘探技术与方法是控制找矿成本的关键因素。深部矿体中存在着诸如流纹、夹层、节理、层面等岩矿体结构面,这些结构面的产生与成矿过程的矿物运移存在密切联系,目前深部矿体中结构面信息的获取手段十分有限,利用这些信息预测矿脉延伸方向的研究更是很少涉及。
矿业行业正面临复杂环境及严重困难,为了探讨良策、共克时艰,中国金属学会选矿分会、中国工程院科技合作委员会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与交流研究会、长沙矿冶研究院、国家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矿冶工程》杂志拟于2016年8月10~13日在湖北省武汉市联合举办第八届全国选矿专业学术年会暨矿产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高峰论坛。会议主题为:矿产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会上将特邀院士、行业领导作专...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煤矿安全工作。在各方努力下,“十一五”期间,全国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以及煤矿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地勘单位、设计和中介机构等,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刘长淼,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先后参加并主持各类科研项目7项,承担的重大项目包括国土资源部公益项目《典型难选冶矿利用新技术研究》、地调计划项目《矿产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与实用化技术研究》、地调项目子课题《低品位铝土矿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等,研究内容涉及铝土矿、难选钼矿、稀有金属(钽铌矿)等重要矿种,撰写并发表各类科研论文14篇,其中EI收录期刊发表7篇。
李洪潮,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矿选矿和非金属矿选矿提纯及深加工技术。致力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和重大技术难题的研究开发实践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项课题两项、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六项、矿山企业科技攻关项目十余项、参与完成二十余项,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一项、三、四等奖各1项、获得国家专利四项、发表专业论文二十余篇。2007年荣获国土资源部“十五”先进个人称号,2009年获“全国野外...
卫敏,研究员,长期从事有色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的选矿、提纯工艺研究。承担多项国家和部级的科研项目,获得1992年原地矿部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参加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编写试验报告30余份,承担过钽铌矿选矿试验研究,发表各类科技论文20余篇。目前主要从事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的选矿研究工作。
张艳娇,副研究员,主持完成地质大调查工作项目1项,主持完成横向项目10项,参与完成项目超过20项。主要科技成果:1、河南嵩县鱼池岭钼矿原矿钼品位仅0.067%,采用粗磨粗选、粗精矿两段再磨精选工艺获得精矿品位大于47%的合格精矿,回收率达到81%,根据该工艺流程建成一座2500t/d选矿厂运行至今。2、内蒙古额济纳旗流沙山钼矿选矿厂根据选矿试验报告在选硫化钼段添加极性捕收剂使硫化钼选矿回收率提高7...
李迎国,大学本科,选矿工程专业,研究员。主要业绩:长期从事对各种矿产资源选矿工艺技术及铁矿精选技术的开发研究,研究领域涉及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贵金属、可溶性盐类和非金属矿等各类矿产的选矿及综合利用技术。
李贤珍,副研究员,从事岩石矿物分析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事化学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火试金分析。
马化龙,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选矿、冶金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在选厂建设,矿藏勘探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承担过国家和企业项目十几项,获地质矿产部科技三等奖1项,地质矿产部科技肆等奖1项,河南省国土厅科技三等奖1项,申请国家专利4项,公开发表专业论文二十余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