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实验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材料实验相关记录1009条 . 查询时间(3.202 秒)
2014年2月25日,2013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合肥召开,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王学军等省领导出席大会并为获奖者颁奖。其中,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项科技成果获得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获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本次安徽省共颁发了16项科学技术一等奖,其中仅3项为自然科学一等奖,研究院获得2项。据了解,合肥研究院智能所张忠平等人完成的“面向痕量快速检测的纳米传感原理与分析方法”和等离子体所王祥...
曲松楠科研团队的研究不仅证实了碳纳米粒子在绿光波段的发光为本征发光,还在绿光波段实现碳纳米粒子光泵浦激光。这个发现将直接影响碳纳米粒子的应用领域及应用前景。碳材料在小于10纳米时具有发光特性。之前,国际上认为碳纳米粒子在绿光波段的发射是源自碳纳米粒子表面的缺陷,而这种缺陷发光来源被认为很难实现激光。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光机所)副研究员曲松楠所在的科研团队实现了...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 随着石墨烯在实际中的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应用,其生物安全性问题也备受关注. 大量报道认为石墨烯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碳纳米材料,部分研究却发现石墨烯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 石墨烯的生物毒性主要依赖于...
湖南工学院材料物理化学参考书目。
近日,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和先进材料实验室彭慧胜教授团队通过设计一种新的旋转平移制备法,首次成功制备出可拉伸的线状超级电容器,从而有效结合了高分子材料的弹性及碳纳米管的优异电学和机械性能,解决了可穿戴智能设备中的技术难题。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应用化学》。
日前,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和先进材料实验室彭慧胜教授团队通过设计一种新的旋转平移制备法,首次成功制备出可拉伸的线状超级电容器(图1),从而有效结合了高分子材料的弹性及碳纳米管的优异电学和机械性能。该项最新的研究工作在线发表在国际化学领域权威期刊《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链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
超分子配位化学是当今化学学科的前沿研究中最为中心和发展最迅猛的分支之一. 其中晶体工程,尤其是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结构和功能,正引起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化学工作者的关注和参与. 本文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简要总结了超分子配位晶态聚集体的自组装合成、结构和功能方面的若干规律. 主要介绍了原位反应与模板合成,调控构筑基元的尺寸、形状、连接性、相互弱作用等结构策略,以及发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热致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则贤喜欢用“玩”来形容自己的工作。就在最近,他和课题组的同事“玩”出了一个大名堂——他们找到了一类固体材料,其能在室温至零下200多摄氏度的范围内,保持电阻率几乎恒定不变。这在材料学领域算得上是一个爆炸性消息。稍微有些物理常识的人都知道,对已知的单一固体材料来说,不管它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其电阻率都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而且变化幅度还相当大。
方奇,男, 1956年3月出生于北京。1992年1月于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 然后进入山东大学凝聚态物理博士后流动站。 1994年2月出站后在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 先后任副教授, 教授(1997年至今)。曾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 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作为副研究员进行客座研究; 在英国杜伦大学化学系 (Durham University) 作为国家公派高级访问学者进行客座研究(200...
利用标识载荷试验技术,将具有两种不同显微组织TC4钛合金分别在三种应力水平下进行疲劳试验,在光学显微镜下对疲劳裂纹扩展断口进行观察,获得裂纹扩展过程中不同循环周次下的裂纹长度,以此建立了表征TC4钛合金原始疲劳质量的通用EIFS分布。研究结果显示钛合金双态组织比片层组织具有更好的原始疲劳质量,双态组织具有较高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及裂纹扩展系数。此外还分析了双态组织中添加标识载荷的疲劳断口形貌,认为其...
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碱性刻蚀,然后经低表面能物质1H,1H,2H,2H-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成功获得了具有超疏水性质和高透光率的玻璃表面. 考察了刻蚀温度和刻蚀时间对玻璃润湿性和透光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刻蚀温度的升高或刻蚀时间的增长,玻璃表面的疏水性越好;在所考察的刻蚀温度和刻蚀时间范围内,随着刻蚀温度升高或刻蚀时间增长,样品的透光率先增大后减小. 此外,分析并讨论了玻璃表面微观结构对样...
采用果胶钙交联载体微球包埋鼠李糖乳杆菌 GG ( LGG ) , 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对储藏存活率和载体释放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应用冷冻干燥和自然风干两种干燥方法干燥后的果胶钙微球在胃肠上部都未降解, 在结肠被降解并释放 LGG; 再与未经干燥处的载体微球相比, 得出冷冻干燥法是长期保存含有 LGG 微球的最好方法.
基于专利的中美石墨烯技术创新比较研究。
自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计算热力学从早期的计算机耦合相图和热化学性质(CALPHAD-CALculation of PHAse Diagram,或Computer Coupling of Phase Diagrams and Thermochemistry),逐渐向动力学领域扩展,建立起有机集成了计算热力学理论的以多元扩散相变模拟、形核析出模拟和相场模拟为特色的计算动力学方法. 同时,结合实验...
材料基因组计划的基本理念在于采用集成的计算平台、实验平台及数据平台用于材料的创新. 本文将主要阐述材料集成设计和材料数据平台的构建设想,从材料基础设计与材料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讨论了材料集成设计在材料基因组创新框架中所起的作用,材料数据系统的发展趋势以及海量、多源,异构材料数据的知识化管理和描述方法,并且以钢铁为示范材料,探讨了新一代材料信息平台的建设思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