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 物理力学 >>> 高压固体物理力学 稠密流体物理力学 高温气体物理力学 多相介质物理力学 临界现象与相变 原子与分子动力学 物理力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96-210 共查到物理力学相关记录690条 . 查询时间(1.013 秒)
近期,中科院 合肥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极端环境量子物质中心团队利用金刚石对顶砧加压装置研究了高压下二氧化硫的物性,首次在二氧化硫中发现了压力诱导的可逆非晶多形态相变,相关研究成果以“Pressure-induced amorphization and existence of molecular and polymeric amorphous forms in dense SO2”为题发表在美国科...
沈阳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复试固体物理大纲。
近日,浙江大学教授袁辉球团队等首次在纯净的重费米子化合物中发现铁磁量子临界点,并观察到奇异金属行为。这一发现打破了人们普遍认为铁磁量子临界点不存在的传统观念,并将奇异金属行为拓展到铁磁量子临界材料中。相关成果3月5日在线发表于《自然》。
说到量子,很多人脑海中第一印象就是“薛定谔的猫”。实际上,量子的主要表现形式——量子纠缠和量子隧穿存在于不同的物理体系中,而量子材料就是其中的一类重要载体。量子材料中的电子关联和量子效应可以诱导新型电子集体行为,产生新颖的量子态或者宏观量子现象,而实现对量子态的调控与操纵是现代量子信息产业技术的基础。那么,在绝对零度时量子态是否会发生相变?量子纠缠会导致哪些新颖的量子行为?浙江大学关联物质研究中心...
浙江科技学院理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固体物理考试大纲。
吴建洋,厦门大学物理系学系教授。研究领域:软物质力学及智能应用,微纳米力学,非常规能源关键力学。科研基金:江西省杰出青年项目,“二维异质结材料的力学特性”,2019-2021年;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 ”二硫化钼的微观力学行为“, 2018-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 “天然气化合物的力学失稳行为”, 2018-2021年。
王华阳,鲁东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目前研究领域:分子反应动力学;分子模拟。近年来在《化学进展》、《Chem. Phys. Lett.》、《化学物理学报》等杂志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
刘文旺,鲁东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目前研究领域:分子反应动力学。近年来在《中国物理快报》、《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等国内外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张志红,鲁东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理论计算研究。代表性成果:1. Quasi-Classical Trajectory Study of the Chemical Reaction Ca+CH3I,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ES 24 (2), 223-225 (2008)。2. 基态钙原子与二氯甲烷反应的动力学研...
王向阳,鲁东大学交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微纳米结构大变形、屈曲、接触、多场耦合等力学性能研究。注重理论创新,提出了有限温度下基于高阶柯西玻恩准则准连续体方法、考虑分子间滑移效应的生物膜连续体模型、红细胞准连续体模型等。熟知有限元方法、无网格方法等数值计算方法的整体框架和细节,并亲自系统编写了大量无数值计算程序。近五年(2014-2018)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承担山东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日前,土建与水利学院工程力学系王少伟教授课题组在美国物理联合会(AmericanInstitute of Physics, AIP)主办的流体力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流体物理》(Physics of Fluids)上发表论文,题目为“Oscillatory flow of Maxwell fluid in a tube of isosceles right triangular cross sect...
本研究在外加应力为200 MPa、温度为1 000 ℃的条件下,对镍基单晶合金DD6带气膜孔试样(飞秒激光环形扫描与旋切扫描相结合加工而成)和不带气膜孔试样进行了蠕变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带气膜孔试样的蠕变寿命显著短于不带气膜孔试样的蠕变寿命。借助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试样蠕变前、后的微观结构进行观测发现:不带气膜孔试样的变形机理为位错在塑性比较好的基体相内(γ相)均匀滑移;而带气膜孔试样由于变形主要...
王锋,男,理学博士(后),教授,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教学部主任。重庆市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导师。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国家教育部重点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一项,重庆交通大学创新团队项目一项,省部级项目四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15篇。主要研究方向:①.新型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发与应用;②.金属薄膜生长与高温条...
赵吕,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脆性与韧性材料的损伤、疲劳和断裂行为以及它们与材料微观组织的关联;研究对象包括单晶硅、多晶硅、金属基复合材料、3D打印铝合金、钛合金等;研究方法包括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断层摄影、材料(原位)拉伸与疲劳断裂性能测试以及有限元模拟仿真。
大连交通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普通招生考试2003固体物理初试大纲。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