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 物理力学 >>> 高压固体物理力学 稠密流体物理力学 高温气体物理力学 多相介质物理力学 临界现象与相变 原子与分子动力学 物理力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物理力学相关记录689条 . 查询时间(3.832 秒)
与现有压水反应堆相比,第四代核电反应堆面临着服役温度更高、强腐蚀介质、辐照剂量更大的苛刻服役工况。堆容器、堆内构件作为承载冷却剂和传热介质的重要屏障,是设计寿期内不可更换的关键部件,其安全可靠性是反应堆安全运行的基础。奥氏体不锈钢大量用于钠冷快堆、铅铋快堆等四代核电堆容器堆内构件的制造,其在服役工况下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设备服役寿期,探究高温组织稳定性机制是长寿命奥氏体钢研发的关键。
工业革命之后大气的CO2浓度一直持续升高,CO2浓度的升高将对植物的生理功能和生长造成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对于亚热带带植物的水力结构和生长如何响应CO2浓度升高还缺乏研究。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树木年轮与环境演变组的付培立副研究员和范泽鑫研究员,与安徽师范大学、沈阳应用生态所、缅因大学,西澳大学以及哀牢山生态站的研究人员合作,利用哀牢山生态站的CO2人工气候室,研究了...
固固相变作为一种重要的物质行为,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如石墨-金刚石相变、钢的马氏体转变、陶瓷相变、电荷密度波相变等。通常,固固相变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位移型(马氏体)相变,通过原子的短程位移而发生结构演变进而实现相变;另一类是重构型相变,伴随化学键的断裂和重构,在相变临界点处表现出大的潜热和热滞现象。
二维笼目晶格材料体系具有独特的晶格结构以及非平庸的拓扑能带结构,如范霍夫奇点、平带以及狄拉克锥等,为研究几何阻挫、电子关联效应以及拓扑量子物态等新奇物性提供了一个全新平台。另一方面,伴随着二维材料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意识到堆叠方式是调控材料物性的一个关键自由度,在对称性破缺以及多种演生现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笼目超导体CsV3Sb5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呈现出一系列新颖的关联现象,如...
2024年4月2日,国际期刊the Plant Journal刊发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藻类生理过程与精准分子育种研究团队联合海南大学海洋学院关于HSP70A提升海洋硅藻高温环境下光合活性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是该团队在the ISME Journal 发表海洋硅藻适应特殊环境机制研究论文后,在海洋硅藻应对海洋暖化研究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进展。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持续落实学校招生宣传常态化、精准化工作要求,多渠道、多形式提高学校知名度与生源质量。2024年3月14日至20日,学院党委书记宗燕兵带队到负责省份的优质高中做招生宣传,参加了“北京科技大学优质生源基地”签约授牌仪式并做科普讲座。
由磁场、电场、静水压力场、单轴应力场等外场驱动固态体系发生相变从而产生的热效应为固态卡效应(磁卡、电卡、压卡及弹卡效应),借助这些效应,能够获得清洁高效的新型制冷手段。在压卡材料中,多元醇塑晶的出现使卡效应大小实现数量级的提升,数值与商用制冷剂氟利昂持平。然而,由于其固有的紧密三维氢键结构,使相变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小,对压力响应不敏感,同时两相间较大的几何不兼容性引起显著的相变滞后效应,造成低压力场...
2024年3月12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氢能与先进材料研究部热化学研究组(DNL1903组)史全研究员团队在前期时空相变材料(Spatiotemporal Phase Change Materials)研究基础上,通过调控相变热力学行为与引入光热转化单元,开发了一种具有热能长期储存与可控释放且兼具光热转化功能的赤藓糖醇基时空相变材料,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光热燃料。
2024年2月1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吴灿荣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在Science Advances合作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Recognition and Activation of the Prostacyclin Receptor by Anti-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Drugs”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利用冷冻...
探究非平衡系统中的相变现象和普适性行为,是统计物理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之一。在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学中,动力配分函数(dynamical partition function)堪称其核心概念的代表之一,有着与平衡态统计物理中的系综和配分函数相仿的地位。与计算平衡态系统配分函数不同,动力配分函数的求解不仅需要对所有可能的系统状态进行求和,还必须引入对时间这一额外维度的考量。虽然在长时间极限情况下,该问题可...
几乎所有的固体材料都会受到初始应力的影响。除去最常见的重力,其他诸如组织生长、塑性变形、化学扩散、相变、预加载以及热效应等,均会在其介质内部诱导出不容忽视的初始应力场,并对其力学性质产生显著影响。热初始应力因其非协调、自平衡以及无初始外力的特性而受到格外关注。建立恰当的初始应力本构理论不仅是理性力学的基本难题,更是工程科学的前沿方向。2024年1月12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
美国LIGO天文台于2015年发现引力波并于2017年获得诺奖后,引力波探测和理论研究在国际上掀起热潮,中国天眼FAST和欧美的脉冲星测时阵列研究团队今年都发布了纳赫兹引力波(频率为10的负9次方赫兹的极低频时空扰动)存在的关键性证据,纳赫兹引力波的来源可能是宇宙中超大质量黑洞的缠绕合并,也可能是宇宙的早期一级相变所引发。
2023年12月20日,国际顶级期刊Cell在线发布了2023年“Best of Cell”收藏专刊,收录了2022年底至2023年底发表在期刊中的7篇研究论文、2篇综述和2篇评论性文章。其中,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庄友文团队、谢欣团队和王明伟团队于2022年11月发表的Cell论文入选专刊年度研究论文。
在2023年北半球夏秋季,全球遭遇了一次极端的高温时期,北半球的海洋和陆地普遍出现了异常持续升温。2023年6-10月全球平均温度较1991—2020年同期平均温度偏高0.57℃,其中8月与9月较历史平均温度分别偏高0.62℃和0.69℃,较2016年创下的纪录高出0.22℃和0.39℃。
2023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在熔盐物性及结构预测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该研究利用机器学习与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阐释了二元氯化镁基熔盐的微纳结构、热物性及其构效关系。相关研究成果以Development of Deep Potentials of Molten MgCl2-NaCl and MgCl2-KCl Salts Driven by Machine Learning为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