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科学技术史 >>> 各学科科学技术史 >>> 医学史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医学史相关记录1267条 . 查询时间(1.003 秒)
第2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定,使传教士活动合法化,并赋予了其进入中国内地传教的权力。19世纪70年代末的"丁戊奇荒"以及随之而来疫情,又为中华内地会提供了进入山西省传教的契机。斯科菲尔德医生受中华内地会派遣,于1880年抵达太原,设立诊所,开始在山西省传教行医。1883年夏,斯科菲尔德在诊治1名斑疹伤寒患者时感染斑疹伤寒而身亡。斯科菲尔德在太原传教行医共2年8个月。此后,中华...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肖永芝研究员主编的《海外汉文古医籍精选丛书》,于2017年1月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海外汉文古医籍精选丛书》全套22册,影印海外医家撰写的汉文医籍26种,含日本18种、韩国3种、越南4种、墨西哥1种,内容涉及医经、医方、脉学、伤寒、温病、针灸、医论、本草及临床内妇儿科。编者分别为26种著作撰写内容提要,从作者、成书、版本、主要内容、学术渊源及学术价值、对后世...
《汉书·艺文志》记载了"医经七家",其中的《黄帝内经》18卷并非今本《灵枢》和《素问》。今本《灵枢》和《素问》构成的《黄帝内经》可能完成于东汉时期,蔡伦造纸术的发明和毫针制造技术的成熟是其形成的前提条件。《黄帝内经》有2次大的集成,第1次有扁鹊、秦太医令等医家的参加,以战国时期的语言编著学术理论为主,奠定了该书的基本框架;第2次编簒是东汉朝廷的第2次校书活动(100—110),主要是文字整理和进一...
人参固本丸小考     人参固本丸  小考       2017/8/30
"人参固本丸",明清方书多有记载,清代医家叶天士尤喜用之。"人参固本丸",方书中有名"叶氏人参固本丸",又名"二黄丸"者。经查,"叶氏"指南宋叶大廉。叶大廉《叶氏录验方》中卷载有"二黄丸",用药与"人参固本丸"相同,可见"人参固本丸"即《叶氏录验方》所载"二黄丸"。
《甲骨文与中医学》出版     甲骨文  中医学  出版       2017/8/30
李良松、刘学春著《甲骨文与中医学》于2017年5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5章32节,分别从甲骨文化概述、甲骨文中的医学基础知识、甲骨医学的历史背景、甲骨文中的诊疗方法、甲骨文中的临床各科史料等方面对甲骨医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考证和研究。通过对10万多条甲骨拓片的考释分析,建立了甲骨医学的思想体系和学术框架,并从文化、理论、临床等视角进行综合论述。书中既有单字的考释、卜辞的分析和临床各...
成都老官山汉墓医简《诸病》是讨论疾病症候特点的专书。根据书写风格、所涉病种、论述方式及行文体例等差别,可分列为《诸病(一)》和《诸病(二)》2部分。《诸病(一)》包括医简130余支,约2 000余字,共载有100余种病症名,涵盖了多个临床学科,病症分类细致,命名方法多样,四诊合参把握症候特点,重视类病比较,探讨病因病机,涉及病症的预后与调摄,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病症结合的辨证思想,具有重要的学...
公元前5000年,南美洲部落为寻求与神灵沟通的途径,在活人头上开凿去骨,有可能是最早的神经外科手术行为。公元前2600年,古埃及的伊姆霍特普为了更好的保存木乃伊,而采取经鼻取脑,成为现代经鼻蝶手术的雏形。古希腊时期的解剖学为神经外科奠定了基础。500—1500年,宗教的兴起以及战争的发生,促使大量的颅脑外伤出现,使神经外科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861年,布罗卡发现运动语言区,对大脑的认识开始从...
中国传统针灸传至日本、法国、英国之后,尤其是近代以来,不断被当地的针灸医师所"修饰",从而出现了标榜为中国传统针灸的新技术和新理论,形成了不同的海外针灸流派。各个流派作为在异域土壤中缔结出的味道各异的"果实",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其中部分针灸方法回传中国,对中国针灸产生了影响。
梁嵘与秦济成主编的《〈敖氏伤寒金镜录〉师生读书笔记》于2017年4月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敖氏伤寒金镜录》是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明代由著名医家薛己曾主持数次刊刻,使该书得以广泛流传,是中医学习舌诊、特别是研究舌诊必读的古医藉。《〈敖氏伤寒金镜录〉师生读书笔记》的主要内容由师生共同阅读《敖氏伤寒金镜录》的笔记集成。
老官山出土西汉针灸木人上漆绘的红线表现的是早期经脉学说的"十一脉"体表循行;锥刻的白线表现的是经脉学说的"十二脉"体表循行和三焦学说的三焦图像;针灸木人上的点有2类:一类呈规则圆形凹陷的点,是在髹制底漆层工序之前完成的;另一类是与白线同时锥刻的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点。2类点共计百余个,表现的是"脉俞";针灸木人反映了扁鹊医学关于经脉循行、三焦学说、脉俞命名与定位的鲜明特征,为老官山出土文献与扁鹊...
2017年5月19日,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17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名单。名单显示,全国共有91个项目入选国家古籍整理出版项目,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策划申报的“青城山道医文献选辑(第一辑)”(作者:谢克庆、廖品清、洪闫华等)忝列其中。这是西南交大出版社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古籍整理出版项目,标志着西南交大出版社的古籍整理出版业务登上了新的台阶。
为了推动我国医学史研究的国际交流,进一步扩大中国医学史学者的国际影响力,经国际医学史学会批准,第九届国际医学史学会(The 9th Meeting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将于2017年9月6-11日在北京大学召开。国际医学史学会创建于1920年,拥有800多位来自全世界50多个国家的会员。本届会议将由国际医学史学会...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跨学科、综合性的医学人文类杂志。办刊宗旨:加强医务人员和决策者对医学人文的认识和关注,促进医学人文研究,提升医学人文精神;改善医疗环境、和谐医患关系,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重点报道:医学人文研究包括医患沟通、医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医学伦理学、医学行为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哲学、医学史等医学诊...
张颖,女,天津人,副教授,医学博士。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生导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天津师范大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09年获天津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学博士学位。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任日本神户东洋医疗学院孔子课堂公派教师。现为天津市普通话测试员,天津市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会会员。研究方向:1.中医医史文献及中...
陈红梅(1976-),女,四川人,副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生导师,被四川大学东亚汉籍研究所聘为兼职研究人员,天津市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会会员。2000年6 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历史系,获史学学士学位;2003年6月获西华师范大学专门史专业(中国文化史方向)硕士学位;2010年6月获天津中医药大学医学(中医医史文献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1.中医医史文献与文化;2.东亚汉籍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