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物理学 >>> 生物信息论与生物控制论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生物信息论与生物控制论相关记录352条 . 查询时间(2.69 秒)
日前,由渔机所倪锦等人发明的“南极磷虾蒸煮设备的温度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20 1 0191388.3。该专利发明了一种南极磷虾蒸煮设备的温度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南极磷虾蒸煮设备为刮板式加热装置,其热源输入设置有两路PID蒸汽供热线路,第一PID供热线路在蒸汽进口至刮板式加热装置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一号蒸汽过滤器、一号蒸汽减压阀、一号压力传感器、一号电磁阀、主...
苏晓泉,男,1986年10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大学特聘教授,民盟盟员,国家留学基金公派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生物信息学与大数据科学,已在该领域内mBio、mSystems、Bioinformatics、BMC Genomic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山东省自然基金重大基础项目、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子课题等,相关成果获得7项软件著作权。主持开...
论文题目: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蛋白质结构特征预测研究。答辩人:冯世豪。时间:2022年2月17日下午1:30。关键词:生物信息,蛋白质结构特征预测,深度学习,α螺旋跨膜蛋白质拓扑结构,卷曲螺旋,两亲螺旋,蛋白质接触图。
林明焰,副教授,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通过多组学技术对脑神经系统,肿瘤和心血管等人类重大疾病的基因病变机理进行探索。目前主要通过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大数据科学探究人脑高度进化的生物学根源,解析人脑复杂成分的细胞学基础,发展新一代脑机智能技术,阐释脑重大疾病的致病机理,确立精神疾病预警和早期诊断的指标。已发表SCI文章25篇,其中一作文章14篇,一作文章的累计影响因子(按发表当年的影响因子计算...
贾栋,男,1980年10月生,山西朔州市平鲁区人。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西省青年基金、山西农业大学博士引进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各1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948等科研项目。在《Genome Research》《Nucleic Acids Research》《BMC Molecular Biology》《Insect Sc...
张浩,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医学文本挖掘和生物信息学。发表论文20多篇,参与多项部省级课题。教授课程包括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与组织、医学文献检索和病案信息管理。
侯跃芳,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医科大学健康管理学院图书馆学教研室副主任,健康管理学院党支部书记。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教育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信息学会(CMIA)医药信息学理论与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崔雷,现任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健康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理事、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情报图书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委员。从事医学信息学、情报学、生物信息学方面的教育、教学、科研多年,主要研究方向为文本挖掘、生物信息学、文献计量学。
苏州大学剑桥-苏大基因组资源中心的研究团队利用开发的基于机器学习(卷积神经网络)识别同步化参数的人工智能算法,设计了能系统化和自动化识别小鼠活动及饮食昼夜节律的筛选器。他们与来自国际上14个科研机构的团队合作,针对国际小鼠表型分析联盟的野生型小鼠数据开展了生物钟相关功能基因高通量筛选研究。研究团队通过对750个突变小鼠品系的活动和饮食数据进行筛选,发现了5个可能影响小鼠昼夜节律同步化的基因(Slc...
2021年1月29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杨运桂研究组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王健伟研究组合作在Cell Discovery杂志上发表题为“N6-methyladenoine regulates RNA abundance of SARS-CoV-2”的研究成果,利用特异性m6A抗体,绘制了SARS-CoV-2病毒RNA的精细表观转录组修饰图谱,并发现敲低宿主甲基...
2020年1月22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北京基因组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发布国际首个综合性新冠病毒数据库系统“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2019nCoVR),经一年的持续功能开发与更新,始终保持最新、最完整的新冠病毒基因组数据发布动态,是目前全球收录信息最全的综合性新冠病毒信息库之一,为推动我国和全球新冠病毒生物信息数据整合与共享、科研攻关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东北大学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参考信息。
人类和黑猩猩的蛋白质编码基因组非常相似,只有1%的差异。理解人之所以为人的生物学特征,是一个引人入胜又争论激烈的研究领域的一部分。据《每日科学》报道,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SIB)和洛桑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方法,首次精确定位了大脑中人类特异的基因调控方式的适应性变化。这些结果为人类进化、发育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开辟了新视角。近日,相关论文发表于《科学进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