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水文学 >>> 湖沼学 >>>
搜索结果: 16-21 共查到湖沼学相关记录21条 . 查询时间(2.152 秒)
湿地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系列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然而,当前湿地面临着来自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胁迫。为了明确不同类型环境因子如何影响沼泽湿地物种的生境适宜性,并为气候变化下优先保护物种和区域的选取提供准确科学指导。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基于调查和标本数据,结合气候环境大数据,运用优化生态位模型,探究中国沼泽湿地植物物种生境适宜性关键驱动因子及敏感性,并...
有研究表明,全球内流区的储水量有所下降,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青藏高原内流区湖泊呈现显著扩张趋势。气候变化和加剧的冰冻圈融化推动湖泊扩张,由于高海拔地区复杂的地形条件以及冰冻圈、水圈和大气圈的共同作用和相互影响,目前对青藏高原大多数湖泊流域的潜在水文过程和冰冻圈要素变化的作用了解较少。
湖泊是地球表层主要淡水资源库,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全球湖泊水文情势稳定性及其服务功能发挥面临挑战。由于地面监测资料时空代表性不足,且传统的雷达测高卫星观测仅限于少数大型湖泊,制约了全球湖泊水储量变化的定量评估以及时空分异特征规律的认识。
湖泊是地球表层重要的淡水资源库,对保持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一个世纪,全球气温升高导致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和湖面蒸发空间差异加剧,湖泊蓄水量变化呈现高度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人类社会用水量的增加以及高强度农业活动向河湖水系排泄大量氮、磷和农药等污染物,极大影响着湖泊的生态环境状况。
青藏高原湖泊广布,面积超过1 km2的湖泊数量超过1400个,总面积超过50 000 km2,占据我国湖泊总面积一半以上,是地球上海拔最高、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高原湖群区,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该地区湖泊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湖泊的多种水质参数受水剖面能量分布、水汽能量交换以及湖泊生态系统影响,对区域气候和环境变化产生敏感响应。由于青藏高原大部分湖泊所处环境条件恶劣,缺乏湖泊水质参数实测数据,严...
饶钦止,藻类学家,湖泊学家。我国藻类学的奠基者之一,主要从事淡水藻类的分类、生态分布和地理分布的研究,编写有《中国鞘藻目专志》和《中国 淡水藻志·双星藻科》专著。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藻类学人才。还致力于利用湖泊、水库等水体中的天然食料放养鱼类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