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地球化学 >>> 成矿地球化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成矿地球化学相关记录327条 . 查询时间(6.977 秒)
华北克拉通是我国最重要的金成矿省,也是全球金矿重要的产地之一。全球太古宙克拉通中赋存的金矿多形成于晚太古代-古元古代,与克拉通的形成和稳定相关,而华北克拉通中产出的金矿则集中形成于中生代早白垩世,具有爆发成矿的特点。虽然已有的研究一致认为,华北克拉通中生代金矿的形成与克拉通破坏密切相关,但对于金和流体的来源,仍然存在诸多争议,例如花岗质岩浆-热液、太古宙基底岩石、板块俯冲释放的流体、幔源岩浆熔/流...
斑岩型矿床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矿床类型之一,提供了世界上约75%的Cu、20%的Au和50%的Mo。研究发现大多斑岩Cu ± Mo ± Au矿床与埃达克岩或埃达克质岩石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研究这些与矿化相关的埃达克岩或埃达克质岩石的成因,可以对斑岩矿床成矿机制提供制约。中国中东部晚中生代发育了大量与斑岩Cu ± Mo ± Au矿化相关的埃达克质岩石,主要分布于德兴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前人对这些岩...
密西西比河谷型(MVT)沉积矿床是后生的超大型碳酸盐建造的Pb-Zn硫化物矿床。这些硫化物形成所需要的S2-被认为是由硫酸盐的硫酸盐还原反应(TSR)生成的,而硫酸盐很可能来自卤水流体所溶解的蒸发型硫酸盐岩。目前,MVT沉积矿床成矿过程中发生TSR反应的启动机制、反应过程和反应机理仍不太确定,尤其是主成矿金属如Pb2+、Zn2+,以及Fe2+、Sr2+、Ba2+的TSR反应活性及其对TSR的启动和...
菲律宾活动带是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之间的复杂构造单元,前人研究发现该带内最早的弧岩浆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但是现在位于菲律宾活动带两侧的大洋盆地都形成于新生代。为了解释这些弧岩浆岩的来源,前人主要基于西菲律宾海与菲律宾活动带内的蛇绿岩以及弧岩浆岩之间的年龄和地球化学相似性,提出这些中生代的弧岩浆岩可能来源于澳大利亚克拉通北缘的古菲律宾海板块。这种模型与最近对菲律宾活动带内白垩...
作为世界级的多金属矿床,位于赣西北的大湖塘成矿区的成矿规模及形成机制引起了地球科学领域的广泛关注。这一区域现已有大量针对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作用的研究,例如同位素定年以及矿物学的研究认为该区的成矿表现为晚中生代(燕山期)的构造岩浆热液成矿事件,成矿的物源和热源可能由晚中生代岩浆侵入到新元古代九岭花岗岩围岩的过程提供,且流体和氧逸度在成矿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尽管华南地区有许多大尺度的地球物理成像,但针对...
锡是战略性矿产,国内外对其找矿勘探和成矿作用研究高度关注。东南亚巨型锡矿带长2800千米,宽400千米,Sn产量曾一度占据世界产量的54 % (Schwartz et al., 1995),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锡成矿区,引起了许多地质学家和矿业公司高度关注 (Hutchison, 1977; Cobbing, 1992; Linnen et al., 1992; Linnen and Wil...
夏日哈木超大型镍钴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中部,探明镍金属量约100万吨,镍平均品位0.68wt%。该矿床的发现不仅是青藏高原乃至特提斯成矿域岩浆硫化物找矿的重大突破,也是2000年以来全球新发现的唯一的超大型镍矿床,在我国其规模仅次于金川(Song et al., 2016)。尽管夏日哈木岩体由镁铁岩相和超镁铁岩相构成,但两者呈侵入接触关系,矿化仅出现在超镁铁岩相中。由于超镁铁岩相为堆积岩,与成矿有...
汞由于其毒性而备受关注,因此其在地表过程的地球化学行为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相比之下,汞在地球深部的循环过程研究较为薄弱。由于汞具有亲铜性和较强的挥发性,其常常在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系统中的低温硫化物矿床中富集。由于该类矿床常常形成于板块汇聚边缘,矿床中富集的汞金属可能由俯冲的洋壳释放所致。汞是少有的具有显著质量分馏(MDF, 常用δ202Hg表示)和非质量分馏(MIF, 常用Δ199Hg表示)的...
在汇聚板块边缘由板块俯冲所形成的弧盆体系,如现代西太平洋以及中生代南美安第斯,普遍伴随着强烈的岩浆作用及产出多种成因类型的矿床,例如与火山弧紧密相关的斑岩-浅成低温矿床、与弧后/弧间盆地紧密相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以及与弧相盆地闭合相关的铁氧化物-铜金矿床。其中对弧相盆地(包括弧前、弧间和弧后盆地)的演化以及伴随的岩浆作用方面的研究能够同时提供地壳生长和多金属成矿方面的信息。然而相关研究尤其是古生代的...
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2018年横向项目清单。
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2009年横向项目清单。
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2009年纵向项目清单。
矿质气溶胶作为对流层中最重要的气溶胶之一,显著影响全球大气污染、气候变化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吸湿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矿质气溶胶对大气化学和气候的影响。但是由于矿质气溶胶形貌不规则、吸湿性普遍较弱,现有技术很难准确测定矿质气溶胶的吸湿性。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9级直博生陈兰夏迪同学(导师:唐明金研究员)使用蒸汽吸附分析仪测量了21种矿质气溶胶的质量随相对湿度(...
穿地壳(transcrustal)岩浆系统在洋中脊、洋岛以及岛弧等环境被广泛报道,其对岩浆的演化具有重要作用,但对陆内富集岩浆有何影响却很少有报道。超钾质岩石极度富集钾、不相容元素和挥发份,广泛出露在造山带和板内环境。尽管已有大量研究涉及超钾质岩石的地幔源区矿物组合、部分熔融程度、地壳混染、岩浆混合以及分离结晶等过程,但目前缺乏对其地壳岩浆系统的深入研究,制约了我们对于富集岩浆在地壳中演化历史的认...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