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构造地质学 >>>
搜索结果: 286-300 共查到构造地质学相关记录1514条 . 查询时间(1.183 秒)
内蒙南部林西县至正镶白旗林西—正镶白旗地区晚二叠世地层中, 发现类型繁多的同生变形构造。除前人报道的滑卷层理、滑塌褶皱、滑塌砾岩和浊积砂砾岩以外, 还有本文首次发现的大量球状体, 包括滚动纺锤体、叠加滑卷球核、砾核滚动球、砂质滚动球和泥质滚动球。形态结构、成分组成和地层分布研究表明, 这些构造形体均属重力成因和形成在陆棚—斜坡上。不同类型的构造形体可以组成来源演变序列, 显示重力作用的加强, 如滑...
The Shan 2 Member, Shan 1 Member and He 8 Member of the Mid–Late Permian Shanxi and lower Xiashihezi formations, in the southeastern Ordos Basin, together comprise ~150 m of deltaic deposits. This seq...
2018年1月,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张明副教授在国际权威地学期刊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上发表研究论文《Is air pollution causing landslides in China?》,论述了酸雨在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的高速远程滑坡失稳启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山东龙口大园矿区金矿121号脉产于胶西北著名的玲珑金矿田北部,矿体直接产出于玲珑花岗岩体内,受NEE向压扭性断裂构造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类型、围岩蚀变、找矿标志及矿床成因等方面的研究,对矿床成因进行分析,总结了成矿规律。玲珑帚状构造控制了该区金矿床的分布,NEE向断裂构造控制了矿体的产出,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夹石英脉是找矿的直接标志,通过综合研究...
为了厘清不同构造特征对页岩气井产能的影响机理,从分析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的构造特征入手,结合190多口水平井的试气情况,系统解剖了构造对页岩气井产能的影响情况,明确了焦石坝区块不同构造单元影响页岩气井产能的主要构造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焦石坝区块不同构造单元之间,构造特征差异明显,构造变形强度也不尽相同;②构造特征对页岩气产能的影响直接表现在对含气性和压裂改造效果上,构造变形越强烈、大规...
为高效获取民乐-永昌断裂西段活动构造研究的定量参数,利用ERDAS软件,基于SPOT6立体像对提取高分辨率点云数据,经过滤波和插值生成2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DEM数据线性高程精度达1m。基于DEM数据提取的高地貌面上的3条廊带剖面显示,区域存在明显的褶皱变形,后续通过高精度差分GPS实测河流阶地纵剖面进一步揭示T2阶地存在高度约2.0m的构造抬升。廊带剖面和河流阶地纵剖面显示断裂-褶...
全球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问题是一个热门但至今尚未解决的难题。本文首先回顾了近百年来大地构造学的各种主要假说和近四十年来板块构造学说的许多新进展。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受Rampino和Stothers关于陨击作用可引起地表重大灾变事件思想的启发,笔者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说。基于中、新生代(200 Ma以来)每隔33 Ma太阳系就会穿越一次银河系星际物质密集的银道面,诱发太阳系内部引力场的巨变,使部分小...
张会平,男,1978年生,研究员,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2012.05- ,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6.05- ,中国地震学会构造地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基金“构造地貌学”获得者。
袁仁茂,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2006.7 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02.7 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地貌与第四纪地质专业获得硕士学位,1995.7 于河北地质学院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系获得学士学位.
陈桂华,男,1977年2月生,江西吉安人,副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活动构造研究室构造力学研究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活动构造、构造地貌、3S技术在活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等,目前工作主要集中在活动断裂的地质与地貌填图、大型活动断裂多时空尺度变形及其孕震机制与地震危险性等。
周德全,男,生于1957年10月,教授、硕士生导师、岩溶与自然地理学科主任、贵州地质学会常务理事。 1982年毕业于贵州工学院地质系,同年分配到贵州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长期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主持了望谟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渡邑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黎平三什江金异常查证、毕节县土地利用详查等多个项目工作。同时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南君亚研究员主持的国家基金《贵州二叠系...
2017年11月23日,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中国地质学会第39届理事会工作,并选举产生了第40届理事会。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凌月明,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学会学术部部长宋军,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地质学会第39届理事会理事长钟自然,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巡视员赵泳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李金发主持。
基于前人研究及已钻井、地震、重磁等资料,发现南沙地块与中沙-西沙地块在地壳结构、重力异常及基底岩性等方面具有对称相似性,认为二者以南海扩张脊为轴呈共轭关系。在三大区域构造事件的控制下,盆地发育三大不整合面:初始裂陷不整合面(RU面)、破裂不整合面(BU面)、碰撞不整合面(CU面)。据此可将盆地划分为3套构造层,并建立起统一的构造格架。整体上,以CU面为界,裂离型盆地均呈“下断上坳”的结构特征:下构...
应我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静研究员的邀请,法国巴黎地球物理学院杨•克林格(YannKlinger)教授等于2017年9月22日至10月10日来所访问,期间与我所共同对鲜水河-安宁河断裂以及海原断裂等地区开展了构造地貌和地震地质野外调查等工作。鲜水河-安宁河断裂是青藏高原重要的走滑断裂,位于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
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2016年科研项目立项一览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