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古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古生物学相关记录64条 . 查询时间(2.354 秒)
王永栋,1967年1月生,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奖学金和中国科学院留学基金获得者,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和德国图宾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江苏省333高层次学科带头人重点培养对象,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合作团队负责人。任国际地层委员会侏罗系分会选举委员,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506 项目共同负责人,国际刊物《Volumina Jurassica》及《古生物学报》、《生物进化》编委,中国古生物学...
王向东,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92年获南京古生物所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7年至1999年,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后(日本福冈大学地球圈科学系客座研究员)。199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获“引进海外杰出人才”,200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
王伟铭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学系1982年毕业;1987年和1990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先后获理学硕士和理学博士学位。 1982年—1985年渤海石油公司研究院,任助理工程师;1990年—至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先后任助理研究员(1990年—1994年)、副研究员(1994年—1996年)、研究员(1997年—至今),孢粉室副主任(1992年—1996年)、古植物与孢粉室副主...
李国祥,研究员,1965年10月生,江苏赣榆人,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寒武纪动物大辐射时期的生物、地层及环境背景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先后同德国柏林理工大学、瑞典Uppsala大学、美国加州大学San Barbara分校、Virginia Tech大学、Hanover学院、俄罗斯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的同行学者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研究。现为国际寒武系第二阶、...
李罡,男,汉族,黑龙江省人,中共党员。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同年保送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1993年获硕士学位留所被聘为研究实习员。1995年获德国外交部科学交流处(DAAD)奖学金赴德国海德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进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2009-2010日本学术振兴会高级访问学者(长期)。2011-2012日本新泻大学访...
李保华,男,1969年出生,江苏如皋人。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7-1991年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古生物及地层学专业 本科,1991-1994年 上海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学系 硕士,1994-1997年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博士,研究领域: 东海、南海等西太平洋边缘海古海洋学;海陆过渡相有孔虫与古环境;极地有孔虫与古环境.
黄迪颖,男,1975年出生于北京,浙江黄岩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1997年8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1997-2000)、助理研究员(2000-2005)、副研究员(2005-2009)、研究员(2009至今)。研究方向为特异埋藏动物群及演化古生物学,主要从事澄江动物群、中生代昆虫化石及其他特异埋藏无脊椎动物化石的研究。20...
樊隽轩,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3年出生,籍贯浙江缙云。1991年考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学习。1995年获理学学士学位,随后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学习,分别于1998年和2001年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此后留所工作至今。2001-2002年曾赴加拿大St. Francis Xavier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被聘为研究员。201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周志炎,古植物学和地层古生物学者,男,祖籍浙江海宁,1933年1月在上海出生,汉族。1950-1952年浙江大学地理系肄业;1954年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1961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80-1982年在英国里丁大学等进修。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
李占扬,男,1961年10月生,河南省太康县人。1980-1984年就读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现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第一研究室主任、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兼任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理事、中国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考古系教授、研究生导师、河南许昌古人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1993年至1997年,主持著名的西峡盆地恐龙蛋化石发掘与研究,获1994年世界十大科技新闻奖;主持许昌灵井...
胡松梅,研究员,主要从事动物考古学研究,其次为田野考古发掘。目前经本人鉴定和研究的动物标本来自十几个遗址和墓葬群,包括的地区主要为陕西关中地区,其次为陕北和陕南。时代从旧石器到隋唐,主要为新石器时代遗址。通过对这些遗址和墓葬群出土动物骨骼的鉴定和研究,主要摸清了陕西不同时期动物的种类及不同种类所组成的动物群所反映的环境和气候;结合植物考古和石器工具类型,对遗址的经济类型做出合理的推断;并根据出土动...
刘春莲,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地层学专业并获学士学位;1984年获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地层学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获德国Würzburg大学古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随后在德国Tübingen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龙晓平,所属部门: 岩矿教研室,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职称: 教授,荣誉: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青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 中亚增生型造山带形成过程,塔里木克拉通的形成与改造过程,青藏高原中-新生代地壳生长和高原中北部岩石圈热状态,重大地质事件记录与古环境变迁。
刘建妮,女,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洪堡学者。长期致力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叶足动物及其相关蜕皮动物起源与演化研究,在国际布尔吉斯页岩型叶足动物化石(寒武纪叶足动物起源、演化和分异)研究领域独树一帜,系列发现和研究在国内外尚属首次,在相关领域具有引领作用。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国际会议摘要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16篇(SCI收录14篇,含Nature封面论文1篇,回复评...
姚建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1953年2月出生,现为中国古生物学会 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 理事、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 秘书长、全国地层委员会 常务副秘书长、地质学报(中文版) 副主编、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委员、国际地层委员会三叠系分会 通讯委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