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理学 >>>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地图学 地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地理学相关记录107条 . 查询时间(1.633 秒)
《湖泊科学》创刊于1989年,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和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联合主办,主要报道湖泊(含水库)及其流域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下资源、生态、环境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刊载与湖泊科学有关的各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地理学等)以及湖泊工程、流域综合管理的理论性或应用性研究论文、简报和综述。
2007年6月25-28日在中国北京北京外国专家大厦举办“第二届全球经济地理学大会”。会议联合举办机构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新加坡大学地理系。协办单位为:中国地理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理处、国际地理联合会(IGU)经济空间变化动力专业委员会,以及美国地理学会(AAG)、英国皇家地理学会(IBG)、加拿大地理学会(CAG)和澳大利亚地理学会(IAG)的经济地理专业组等,会议的主...
2007年7月8日—9日,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的2007年世界经济地理研究与教学研讨会在重庆市西南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专家共计50余人参加了会议。重庆市科协和西南大学及其地理科学学院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学会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致开幕词,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杜德斌教授主持开幕式。主旨报告体...
据俄罗斯《真理报》2002年6月12日报道,俄罗斯拜西克省国立大学物理学教授、著名科学家亚力山大·丘维诺夫博士日前在真理报网站上公布了一个惊人消息: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在远古的乌拉尔山脉,存在过一个高度发展的文明。他和他的研究机构在乌拉尔山脉考古过程中发现了一块远古时代的石板——一块用高科技机器制成的三维立体地图,丘维诺夫博士称,初步估计,该“三维地图”石板的年龄至少有1.2亿年。
科技日报2003年2月19日报道,本武藏工业大学工学系小杉信教授最近发明了一种“三维地图”。这种地图可以使人对一处陌生环境有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其中高低不平的道路、繁华的街道、高大建筑物、茂密的树木都会如实景一般栩栩如生。《日本工业新闻》报道说,制作这种“三维地图”的方法是先用扫描器将地图扫入电脑,用电脑把线路标识数字化,随后将道路和建筑图像分开,并根据日本国家土地管理局的海拔数据处理道路坡度,增加...
法国第14届国际地理大会于2003年10月2日5日在美丽的山城Saint-Dié-des-Vorges举行,来自德国,瑞士,瑞典,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中国等国家近百名地理学家参加了大会。本次会议主题是“水和地理”,会议安排了多场圆桌会议,与会代表就水问题在全球和地区两个层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另外大会还安排了与水有关的产业参加展览。
第五届世界公园大会2003年9月17日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闭幕,来154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名政府官员和自然保护专家就人类如何保护自然资源达成共识,通过了《德班协定》、《德班行动计划》以及《建议书》等3个重要文件,为人类在21世纪保护珍贵自然遗产制定了宏伟蓝图。
据央视国际2003年12月5日从青海省地震局了解到,作为全球进入21世纪以来震级最大的地震遗址,昆仑山大地震遗址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科学家关注的目光。由中国地震局组织的中、法两国联合地震科考队刚刚结束了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布喀达坂峰一带的地震科学考察。这是中国地震局第四次针对“11·14”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开展大规模科学考察活动。
2004年8月9日上午,牛津大学副校长(主管学术)、著名经济地理学家W.D.麦克米伦教授应邀访问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并作了题为“IntelligentAgentStrategiesforSimulatingSpatialEconomies”学术报告。麦克米伦教授概要介绍了他所领导的以人地关系为主要方向的复杂性系统研究中心的工作,详细报告了他在国际上首次建立的由Java和GIS藕合的资...
“第30届国际地理学大会”于2004年8月15-20日在英国格拉斯哥市举行。应英国皇家地理学会(RGS-IBG)的邀请,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陆大道院士一行七人于大会之后顺访了位于伦敦的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参加访问的有中国地理学会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委员会主席王五一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张国友秘书长、倪副秘书长、吴绍洪副秘书长、刘会远副秘书长和李蕾蕾博士。
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日本地理学会、大韩地理学会和北京师范大学协办的“中日韩青年地理学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纪念全国青年工作者系列学术研讨会创办20周年特别学术会议”于2006年9月16—1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这次会议以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重构、全球变化与生态环境安全、城乡协调发展为主题。
汪宇明,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研究领域:人文地理,包括行政区划与城乡发展(含:城市制度与创新),旅游发展与管理(含:旅游 规划),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0年以来先后发表学术著作4部,核心期刊学术论文20多篇。
林拓,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系、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曙光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研究领域:城市制度与管理;文化发展与文化经济;生态文明与生态城市;新兴产业与创新城市。出版论著4部,在国内外权威和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
郑达贤,现任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地理研究所所长兼自然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等。主编和参编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科院重大成果奖、中科院科技进步奖、省科技进步奖、省社科奖等10余项,获曾宪梓教师奖三等奖,福建省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The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Haifa was established in 1964. From its inception the department has fostere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