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地球动力学 地球重力学 地球流体力学 地壳与地形学 地球内部物理学 地声学 地热学 地电学 地磁学 放射性地球物理学 地震学 勘探地球物理学 计算地球物理学 实验地球物理学 固体地球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固体地球物理学相关记录177条 . 查询时间(0.698 秒)
陈生昌,男,江西永新人,1965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1999年在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工作,先后从事过位场数据处理解释方法研究,地震数据处理方法研究,地球物理反演方法理论研究,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盆地模拟以及石油勘探开发系统软件平台研制开发等工作。
鲍学伟,安徽六安人,1985年出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家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本人主要利用地震学方法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地震活动性,通过对中国大陆和加拿大西部壳幔结构以及页岩气开采水力压裂诱发地震的研究,促进了我们对克拉通(华北、北美克拉通)和造山高原(青藏高原,科迪勒拉高原)演化以及水力压裂诱发地震机制的认识
叶玲玲,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震源物理,地震灾害和地球深部结构。利用发投影成像、地震谱分析和有限断层反演等多种方法,分析地震波形、大地测量和海啸等数据解析地震破裂过程,结合地震动力学模拟,认识地震破裂的物理机制;
刘洁,女,江西省宜丰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地球动力学:包括1) 数值方法、编程及模拟计算, 2) 高性能计算机,3) 岩石圈动力学与破坏,4) 蠕变变形研究,5) 应力场及其演化。
廖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百人计划”。研究方向:应用前沿的、热-力学耦合的二维和三维计算程序,模拟、研究岩石圈和地幔的动力学变形和演化过程,包括克拉通岩石圈的 破坏,大陆张裂到海底扩张,大洋转换断层的形成,大洋板块的俯冲,和大陆岩石圈的挤压碰撞。
何兵寿,015-至今,《石油物探》,编委;美国地球物理协会,会员;欧洲地质学家与工程师学会,会员;EAGE北京分会,理事;山东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SEG中国海洋大学学生分会,指导教师。
童思友,第六届山东地震学会,理事;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SEG学会,高级会员;AGU学会,会员;《APPLIED GEOPHYSICS》、《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石油物探》、《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中国海洋大学学报》、《海洋科学》等,特约评阅人和审稿专家。
张建中教授分别于1985年、1988年和2001年获成都理工大学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8年至1998年在地矿部第二综合物探大队/地矿部区域重力调查技术中心历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2001年至2010年,在厦门大学历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至2004年在厦门大学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和胜利石油管理局博士后站从事研究工作;
刘怀山,学科方向:地球物理勘探、海洋地球物理学、天然气水合物探测;近期研究兴趣:(1) 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数据采集、复杂区资料目标处理和特殊处理方法;(2)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识别与预测方法。
姜效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863”资源领域评审专家;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欧洲地球物理学会,会员;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会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会员。
孟凡顺,国地球物理协会,会员;中国力学协会,会员;学科方向:计算地球物理、地球物理反演、套管应力磁测技术、模式识别。应用基础:根据地震、测井、地质、岩心等资料,利用数值模拟、神经网络、地球物理层析成像等方法,进行油藏三维精细描述,自动识别沉积微相及低效循环带技术。利用磁测技术、数值模拟及反演理论,进行套管井井间地层电阻率三维层析成像理论及应用研究,研究海洋立管及石油套管应力动态实时监测的磁测理论和...
杨剑波,1997年7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学院计算机及应用专业,2008年6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应用地球物理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10年12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及应用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在清华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作博士后研究。
熊晓军,教授,1980年生,汉族,工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2002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10月至2010年1月在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学科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7年至今在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从事油气地球物理勘探...
邓继新,男,41岁,理学博士,教授,物理与地球物理综合实验室主任。2003年于在北京大学岩石物理方向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2005年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物探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2006-2007年在美国休斯顿大学,地球科学系岩石物理实验室做高级访问学者。
李琼,女,博士(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系副主任,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系教职工党支部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储层地球物理综合预测、地球物理非线性反演、岩石物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