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空间物理学
搜索结果: 196-210 共查到地球物理学相关记录13761条 . 查询时间(0.797 秒)
众所周知,地球当前拥有一个全球偶极性地磁场。地磁轴偏离自转轴约11°,地磁北极位于南极洲附近,地磁南极位于北冰洋附近。地磁场有效保护了地球生态圈免受来自宇宙射线——来自太阳系外的银河宇宙线粒子(GCR)和来自太阳的高能粒子(SEP)的直接轰击(图1)。因此,地磁场也被形象称之为地球的“防护罩”。
2022年9月28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健康所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质谱仪灵敏度增强的四极离子漏斗反应管,该反应管利用射频电场实现管内离子的高效反应和聚焦引导,进而提升质谱类仪器的灵敏度。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分析领域TOP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上。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向覆盖中低纬度,东西方向横跨四个时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拥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丘陵、平原等多种地形地貌以及漫长海岸线,呈现出独一无二的地形地貌特征,造就了我国上空高层大气扰动受剧烈天气事件、地形变化强迫、上下大气层耦合等多重影响的独特特性,成为天然的实验室。全天空气辉成像仪是探测和研究大气波动二维分布的有效手段。大气波动在中高层大气中的传播范围很大,而单台气辉成像仪由于有限的观...
石化行业产生的含油污水具有乳化程度高、成分复杂、化学需氧量(COD)和固体悬浮物含量高等特点,如何将其妥善处理并实现资源化利用一直是行业痛点。目前常采用药剂絮凝-气浮法处理此类污水,该工艺相对成熟但需持续添加化学药剂,导致运行成本高,且油-水混合物中油类以油泥形式产出,造成资源浪费。开发绿色和低成本的新型分离技术,对于实现含油污水高效分离和资源化利用至关重要,这在实际应用中也有迫切需求。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向覆盖了中低纬度,东西方向横跨4个时区,并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拥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丘陵、平原等多种地形地貌,还拥有漫长海岸线,在世界上呈现出独一无二的地形地貌特征,也造就了我国上空高层大气扰动受剧烈天气事件、地形变化强迫、上下大气层耦合等多重影响的独特特性,成为天然的实验室。全天空气辉成像仪是探测和研究大气波动二维分布的有效手段。由于大气波动在中高层大气中的传播范围很大,而单...
俯冲带是地球上板块构造活动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孕育了地球上绝大多数的大地震。俯冲带如何产生地震,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最为关心的问题。要研究该问题,需要对俯冲大断层滑动的时空特征进行精确厘定,然而俯冲地震前后(即震间和震后)的断层滑动非常难以限定,因为地表形变观测结果(如GNSS/GPS、InSAR、水准测量等)不仅蕴含了断层运动的信息,还包括地幔流变及其空间结构的影响。具体而言,在俯冲地震周期过程中...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向覆盖了中低纬度,东西方向横跨4个时区,并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拥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丘陵、平原等多种地形地貌,还拥有漫长海岸线,在世界上呈现出独一无二的地形地貌特征,也造就了我国上空高层大气扰动受剧烈天气事件、地形变化强迫、上下大气层耦合等多重影响的独特特性,成为天然的实验室。全天空气辉成像仪是探测和研究大气波动二维分布的有效手段。由于大气波动在中高层大气中的传播范围很大,而单...
月球代表的是一类无气体天体,早期人们认为月球的空间环境相对比较简单,来自太阳的太阳风可以毫无障碍地轰击向阳面月表,并在背阳面留下一个低密度、低压强的月球尾迹。然而,最近探测结果表明月球虽然没有全球性的偶极场,但是有广泛分布的月壳剩磁,称作磁异常。一些磁异常的强度可达上百nT,它们可以造成太阳风减速和偏转,从而降低达到月面的太阳风通量,换句话说就是保护了月面。这种磁场保护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地球磁...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本次地震及其诱发的大量山体滑坡以及可能的小范围冰崩等地质灾害,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截至目前, 共造成74人遇难。泸定6.8级地震震中位于鲜水河断裂带。历史上该断裂带曾发生过一系列7级以上的大地震,其中包括几乎同一位置发生的1786年康定-泸定7.8级地震(图1a)。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大地震并不是均匀分布的,有些地方频繁发生,有些地方很少发生,这是为什么呢?
彗星令人惊叹的彗尾对人类来说是有趣的天文现象,除了带给我们震撼的视觉享受,明亮的彗尾还向行星际空间发射大量物质,包括尘埃和带电粒子。带电粒子被太阳风拾取,可以与太阳风一起注入行星空间环境。彗星物质被认为可以直接驱动地球空间的磁暴,1910年哈雷彗星回归的时候,地球表面发生全球磁场扰动(Russell et al., 1988),这为彗星如何影响地球空间和表面电磁环境提供了重要线索。彗星物质如何与太...
新特提斯洋闭合以及后续的印度-欧亚大陆碰撞是全球标志性构造事件之一,对新生代气候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影响。新特提斯洋时期,印度板块异常快速地(~20 cm/yr)向北漂移,造成了印度-欧亚大陆的强烈碰撞。印度板块高速漂移的动力学机制长期存疑,目前学术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解释模型。第一种模型认为印度岩石圈的减薄导致漂移阻力减小(Kumar et al., 2007)。第二种是新特提斯洋双俯冲模型,认...
全球动力学变化,或者叫低频动力学变化,通常包含低阶重力场带谐系数 (例如J2)变化,三维地球自转变化(极移和日长变化)等,这些参数的变化主要来自于内部圈层的质量交换,故能够揭示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固体地球系统的动力学以及地表流体的质量运输过程。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2年9月18日14时44分在台湾省花莲县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23.15度,东经121.30度。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通过矩心矩张量解反演,获得了此次地震的震源特征认识;通过综合考虑场地特征模拟震区震动图分布,获得了此次地震的地震动强度预测图;利用全球地震台网(GSN)提供的宽频带记录,基于能流密度法开展了此次台东地震的...
2022年8月2日,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断层带行为监测的地球物理成像与地震物理过程研究》(2018YFC1503400)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项目综合绩效评价。该项目于2018年获科技部批准立项,项目负责人为吴建平研究员,共同参与单位包括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第二监测中心和原地壳应力研究所、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