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凝聚态物理学 >>> 凝聚态理论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凝聚态理论相关记录99条 . 查询时间(2.344 秒)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2019年博士招生目录。
东南大学物理学院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高锦华,1999至2003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至2008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8至2012香港大学物理系,博士后。2012年被聘为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
拓扑半金属是当前凝聚态物理的研究热点之一,可以分为拓扑Dirac半金属, Weyl半金属和Node-Line半金属三种类型。在Weyl半金属中,体态中存在手性相反的Weyl点,在表面上会出现拓扑保护的费米弧,它们连接手性相反的Weyl点的投影。Dirac半金属中,一个狄拉克点可以看成手性相反的Weyl点,这样在侧表面上,就会出现连接两个Dirac点的费米弧。它们已经在传统的Dirac半金属Na3B...
约一年前,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计算实验室副研究员方辰和北京大学国际量子材料中心副研究员李源带领原物理所研究生厉康康和原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本科生黎晨远等人组成的团队完成了一项理论工作,预言了在一大类反铁磁体的自旋波能带中存在着拓扑保护的能带交点。当体系的基态磁结构保持了沿某一方向的旋转对称群时,拓扑能带交点的一般形式为狄拉克点【图1(a)】;当Dzyalo...
文林,男,1986年生,副教授。2014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并于2014年7月进入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科研方面,主要从事超冷原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及简并超流费米气体中的新奇量子态和非线性物质波现象的理论研究。截止目前,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共发表SCI检索论文22篇,其中《PhysicalReview A》6篇论文、《ScientificRepo...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卫亚东教授,男,1965年生,山西太原人,中共党员。理论物理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毕业,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硕士,香港大学凝聚态理论博士。2001年起任教深圳大学理学院,2006年任教深圳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现任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委员,深圳大学计算凝聚态物理研究所所长。参加国家七五攻关、八五攻关项目,并分别于1992年、1996年获中科院科学技术进...
张素英,1967年7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数理力学系应用数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数理力学系应用数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1月获西北工业大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博士学位。2004年1月至2004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参加“动力系统保结构算法国际研讨班”,2007年12月至2008年6月于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201...
刘荧教授分别从北京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物理系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千人计划”鸿文讲席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凝聚态实验和量子材料物理,在反常超导,量子相变、纳米物理、强关联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果,发表论文80 余篇,其中Nature 1 篇,Science 4 篇,PNAS 1 篇,Phys.Rev.Lett....
顾威教授1991年毕业于台湾淡江大学物理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0年于美国田纳西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2001-2003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后工作。2003年受聘为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并担任美国石溪大学物理系兼任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凝聚态理论和量子材料计算,在铁基超导体,电子激发,第一性原理多体计算方法等方向有国际上广为人知的贡献,发表论文70 余篇,其中PNAS 1...
李贻杰,上海交通大学凝聚态物理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领域知名专家。回国之后,曾主持国家863高科技技术项目、上海市科委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现主持国家863重点项目、上海市重点项目和上海市计划基金项目。多年以来,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制备工艺和生长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重要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几十篇,多次在相关领域主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主持会议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