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电子物理学 >>> 量子电子学 电子离子与真空物理 带电粒子光学 电子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96-210 共查到电子物理学相关记录2791条 . 查询时间(2.449 秒)
2022年11月8-9日,FAST电子学实验室和光电测距实验室依托国家天文台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检验检测平台,通过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进行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扩项现场评审,并于12月6日喜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CMA资质认定证书。
王信,西安交通大学物理部副教授,2021.1-今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2019.11-2020.11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特别研究员(博士后);2017.9-2021.1西安交通大学讲师。
时间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是观察功能材料和生命体系表面结构动力学演变的重要设备,可以揭示材料、器件和生命体中电荷的超快转变规律,实现高时空分辨成像及原位测量,研究材料体系的瞬态演变,发现新现象。
一维电子系统是典型的非费米液体系统,不能用朗道的费米液体理论来描述,通常会表现出自旋电荷分离和幂律物理行为等奇异的现象。拉庭格液体(Luttinger liquid,简写为LL)概念可以描述一维费米子系统,但它被认为与二维和三维量子材料中的诸多现象相关,包括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正常状态、非常规金属和量子临界中的各种异常的物理行为,涉及量子材料中许多悬而未决的谜团。当不同方向的一维链在交叉排列时,可...
电阻标准是电学计量的基石之一。为了适应国际单位制量子化变革和量值传递扁平化趋势,推动我国构建电子信息产业先进测量体系,补充国家量子化标准,开展电学计量体系中电阻的轻量级量子化复现与溯源关键技术研究至关重要。与传统砷化镓基二维电子气(2DEG)相比,石墨烯中的2DEG在相同磁场下量子霍尔效应低指数朗道能级间隔更宽,以其制作的量子霍尔电阻可以在更小磁场、更高温度和更大电流下工作,易于计量装备小型化。此...
2022年12月8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DNL16)李灿院士、范峰滔研究员等利用表面光电压方法,揭示了铁电半导体光伏效应中的弹道传输和漂移机制。 在太阳能光催化过程中,提高太阳能转化效率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由于自发的极化引起的不对称电荷分离,铁电半导体材料被认为是太阳能光催化燃料生产的理想催化剂之一。铁电的体光伏效应可以直接产生空间上的电荷分离,无需...
2022年12月8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所功能材料物理与器件研究部赵邦传研究员课题组在高比能锂离子电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采用硫脲诱导方法在富锂锰基材料表面同步实现硫掺杂和界面共格尖晶石相的原位生长,获得一种高性能的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MRS@S,以此材料组装的袋状软包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和极为优异的循环性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
For the first time, researchers at MIT, Caltech, Harvard University, and elsewhere sent quantum information across a quantum system in what could be understood as traversing a wormhole. Though this ex...
2022年12月1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所核材料研究团队联合等离子体所姚达毛研究员团队在钨材料的热负荷冲击疲劳损伤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通过电子束热负荷冲击的方式,研究了两种代表性弥散强化钨材料W-ZrC和W-Y2O3微观结构演化与性能退化之间的关联性,揭示了热疲劳诱导颗粒粗化、剥落和微裂纹的形成机理。相关成果发表在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
近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中心科研人员在单石墨烯纳米孔调控离子输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Carbon上。
2022年11月28日,天文学国际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太阳活动和CME理论研究团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由李燕及组内其他合作者共同完成。他们详细研究了带电粒子在湍动磁重联电流片中的加速过程,给出了粒子加速的一些新结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物理学院、中科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教授陈仙辉团队教授吴涛等,在笼目超导体(kagomesuperconductor)的竞争电子序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利用高压下的核磁共振技术,科研团队在笼目超导体CsV3Sb5中观察到一种由压力诱导的电荷有序态,并发现该电荷有序态与超导态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竞争。这一发现为探究笼目超导体中复杂的...
谱形因子的"倾角-斜坡-平台"结构可以反映量子混沌效应的强弱,特别是"斜坡"的展宽是复杂系统能级长程关联的直接体现。本报告主要以随机矩阵和Sachdev-Ye-Kitaev模型为例,介绍我们对于量子混沌与量子退相干之间关系的一些研究进展,包括:1)退相干可以抑制倾角的出现并且缩短与混沌行为相关的线性斜坡的跨度,也就是说退相干可以抑制混沌效应;2)进一步发现在具有平衡增益和损失的非厄米演化过程中却可...
2022年11月11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冯芒团队与广州工业技术研究院、郑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利用超冷离子实验平台,设计并实现了迄今国际上首个非厄米量子热机实验。该热机的工作物质是一个开放的(即非厄米的)量子体系,四个热力学冲程基于刘维尔奇异点(即体系的本征能量简并点,使本征态和本征能量塌缩到...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洪文晶教授团队与英国华威大学Hatef Sadeghi副教授团队在量子干涉效应在不同分子尺度中的传递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Scaling of quantum interference from single molecules to molecular cages and their monolayers ”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