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光学 >>> 红外物理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红外物理相关记录340条 . 查询时间(2.22 秒)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胡伟达、陈效双、陆卫课题组在室温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研究中取得进展。该实验室相关研究人员利用纳米线内禀的Photogating效应首次在单根纳米线上实现室温下单个光子的探测。相关成果以“Room-Temperature Single-Photon Detector Based on SingleNanowire”为题发表于国际刊物Nano Le...
2018年8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红外发射谱段空间辐射基准载荷技术”项目启动会在上海召开。科技部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办公室傅耀威副主任,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许健民院士、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蒋兴伟院士、中科院上海技物所龚惠兴院士,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专家组李传荣研究员、卢乃锰研究员、张寅生研究员、王雪教授,中科院上海技物所所长陆卫研究员...
由于稀土上转换纳米晶具有将近红外光转换成短波长可见-紫外光的上转换发光特性,同时中空核壳结构纳米晶具有高比表面积及丰富可调的孔道结构等优点,中空核壳结构稀土上转换纳米晶在生物传感及成像、药物缓释和医学诊疗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迄今,合成中空核壳结构上转换纳米晶主要是利用硬模板法。然而,硬模板法需要先对上转换纳米晶进行二氧化硅或聚合物包覆,随后通过选择性腐蚀或者高温煅烧去除模板,其合成工艺较复杂...
2018年6月22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受聘我校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材料学科兼职教授仪式在办公楼一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书记喻晓社为褚君浩颁发聘书。褚君浩,江苏宜兴人,中国半导体物理和器件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红外物理学家。长期从事红外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开展了用于红外探测器的窄禁带半导体碲镉汞(HgCdTe)和铁电薄膜的材料物理和器件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在国...
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科技立项。
2018年3月23日上午,上海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友谊会堂举行,上海技物所“硅基碲镉汞红外焦平面成像器件技术”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日,安徽光机所大气光学中心魏合理研究员课题组唐超礼等在美国地球物理协会(AGU)的《地球物理学研究(JGR)-空间物理》上发表论文,系统分析了太阳辐射和地磁活动对热层大气一氧化氮(NO)冷却率全球分布和时空变化的影响。
近日,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晏湖根课题组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系统地研究了少层黑磷的激子效应。3月17日,相关成果以《确定少层黑磷激子束缚能及其层数依赖》(Determination of layer-dependent exciton binding energies in few-layer black phosphorus)为题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子刊《科学•进展》(Scien...
2018年2月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学础先生学术思想研讨暨80华诞学术报告会在红外光电大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沈学础院士偕夫人黄慕梅老师出席庆贺会。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发来贺信,上海分院分党组副书记、纪检组组长、沪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田申荣,上海市科协副主席蔡永莲,杨浦区人大副主任吴晓童,上海市科委基础处处长陈海鹏,中科院院士上海浦东活动中心主任吕君等出席庆贺会。副所长戴宁主持会议。田申荣书记宣读了...
2018年1月22日,紫金山天文台召开大型光学红外(12米)望远镜座谈交流会。紫台台长杨戟、党委书记张丽萍、纪委书记毛瑞青、台学术委员、台青年人才、各研究团组首席和科研人员以及科研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科技处宁宗军研究员主持。会议首先介绍了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概况、望远镜建设方案、经费预算等。杨戟台长介绍项目现状及背景,并介绍本次座谈会的目的。该项目可分...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为了解决雾天可见光图像降质问题,提出一种简单、高效的去雾算法。为充分利用可见光图像的色彩信息和近红外图像的细节信息,首先,根据暗通道估算出可见光图像中雾的浓度,根据雾浓度对可见光图像进行分区;然后,分别对可见光和近红外图像进行平稳小波分解,结合雾浓度分区和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分别融合可见光与近红外图像的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复原得到一...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The Space Telescopes and Instrumentation 2018 conference i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current and foreseeable state-of-the-art of space telescope and instrumentation programs, concepts and technologies ...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