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 数学物理 电磁场理论 经典场论 相对论与引力场 量子力学 统计物理学 理论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理论物理学 院士相关记录52条 . 查询时间(0.31 秒)
我校物理学院、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的汤怒江教授/都有为院士课题组在二维原子级厚度的氮化碳的窄化带隙研究中取得进展。原子级厚度的二维氮化碳是一种类石墨烯的二维碳基材料,因具有3.06 eV的本征带隙而比零带隙的石墨烯在半导体应用方面具有更大的潜能。但过宽的带隙也使得该材料的许多半导体器件应用受到了限制。由于较差的热稳定性又使得传统碳...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麻志浩教授和山西大学彭堃墀院士苏晓龙教授课题组合作,在量子信息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首次实验验证连续变量的新型不确定关系,该结果发表在自然系列期刊《npj Quantum Information》(影响因子9.2),麻志浩教授是共同第一作者。量子不确定关系是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之一,翻开任意一本量子力学教材,都能看到不确定关系的介绍。不确定关系是量子力学最令人惊讶的特性之一...
量子隧穿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现象,它是指粒子可以像波一样地穿过有阻碍的区域(即势垒),是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的一个具体表现。如今,量子隧穿的概念已经渗透到物理学的方方面面,比如广泛使用的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半导体异质结等。然而,关于量子隧穿却有一个基本问题充满着争议,那就是隧穿的过程是否需要时间?如果需要时间那又该如何测量呢?自量子力学诞生以来,这个问题一直伴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而争论至今。随着超短激光...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麻志浩教授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院士课题组等合作,首次实验验证新型量子不确定性等式关系。该研究成果以“Uncertainty equality with quantum memory and its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为题发表在Nature 系列期刊Quantum Information上. [Quantu...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麻志浩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课题组张强教授、范靖云教授以及首都师范大学费少明教授合作,在量子信息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该结果发表在国际物理学权威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翻开任意一本量子力学教材,都能看到测不准关系的介绍。测不准关系是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之一,它是量子力学最令人惊讶的特性之一,同时在量子信息中有重要的应用。通常的测不准...
超短激光脉冲作为电磁场可以驱动物质中电子的运动,并导致很多新奇的物理现象。近期,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极端光学创新研究团队”的彭良友教授和龚旗煌院士带领团队在超强超快物理领域里取得了两个重要进展。
2018年秋季学期,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孙昌璞院士为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科开设研究生专业课《高等量子力学》, 高等量子力学是物理类各专业研究生的一门基础课。来自北师大物理学科、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以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的100余名学生选修了该课程。孙昌璞院士现任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长期从事量子物理、数学物理及量子信息基础理论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2018年4月28日下午,物理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蔡荣根院士在崇山校区理贤楼419报告厅为学院师生作题为“广义相对论,黑洞和引力波”的学术报告。校长潘一山、原副校长马凤才与师生们一起聆听了报告会。物理学院院长刘魁勇主持报告会。蔡荣根院士现为理论物理所副所长(主持工作),2017年11月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兼任中国物理学会引力和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主任,国际广义相对论和引力学会理事,...
报道称,吴岳良在揭秘爱因斯坦统一场论的研究中取得突破,创建了超统一场论(hyperunified field theory)。该理论受相对论性狄拉克旋量理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杨-米尔斯规范理论和大统一理论的启发,并基于吴岳良前期发展的引力量子场论的研究成果,为揭示爱因斯坦统一场论理念中的不解之谜,探索终极统一理论打开了一扇新窗口。
2017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发布《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公告》。我所王建宇研究员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 王建宇研究员长期从事空间光电技术与系统研究,在空间超光谱遥感、激光探测、量子通信的主被动信息获取与处理、系统控制与集成等研究中取得了原创性、系统性重大成果。通过空间光电遥感和量子通信等国家重大任务,实现了空间主动光电探测技术系统创新。
2017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7年新增院士名单。我校学科特区“潇湘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蔡荣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部院士。蔡荣根是我校实施学科特区“潇湘学者”特聘教授人才计划引进的首批高端人才,也是我校“量子效应及其应用”湖南省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蔡荣根院士长期从事暴胀宇宙与暗能量、黑洞热力学和引力的全息原理、引力/规范场对偶(ADS/CF...
2017年6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昌璞做客“杨钟健学术讲座”第七十讲,为师生作题为“理论物理发展与中国理论物理学家”的学术报告。校长助理卢爱刚为孙昌璞院士颁发“杨钟健学术讲座”纪念牌。科技处负责人,现代物理研究所和物理学院师生聆听了报告。孙昌璞院士的报告以当代物理学发展趋势为主线,结合近二、三十年我国理论物理发展的典型事例和理论物理学家的科学贡献,系统阐述了理论物理的科学内涵、研究方法以及在当...
2017年6月6日上午,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教授在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许富昌等人的陪同下莅临我校,看望了彭堃墀院士,并在光电研究所办公室与彭堃墀、贾锁堂、张天才、肖连团、郜江瑞、张靖等专家学者就量子光学等相关学术前沿问题进行了交流。潘建伟与彭堃墀就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及量子通讯、量子计算与模拟、量子精密测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希望能在学术交流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在...
2016年11月1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孙优贤教授应邀访问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并作了题为“再论工业信息物理融合系统iCPS”的精彩学术报告。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关新平教授,我校信息学院党委书记侍洪波教授、院长杜文莉教授、副院长钟伟民教授,以及牛玉刚教授等出席了报告会,报告会由杜文莉主持。在报告中,孙优贤从国家战略的发展角度出发,强调了工业信息物理系统的重要性、必要性,...
中科院上海技物所褚君浩院士、孟祥建研究员课题组基于聚偏氟乙烯聚合物(PVDF)材料,构建了铁电隧穿结固态器件,发现了铁电极化操控的直接量子隧穿效应。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