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考古学 >>> 考古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考古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920条 . 查询时间(0.511 秒)
2022年1月17日,全国文物局长会议以电视电话会形式在京召开。会议指出,文物保护管理的系统性持续提升。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布首批革命文物名录,出版《中国革命纪念馆概览》;出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规定、国有博物馆藏品征集规程,完成2.8万件套馆藏一级文物备案复核。国家文物局推进“先考古、后出让”制度落实,2021年全年实施1388个基本建设考古项目,抢救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各级文...
据河北省承德市文物局2022年1月15日透露,日前,文物部门在修缮热河道台衙署过程中,发现清、民国碑刻两通,对研究承德地区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实证。热河道台衙署位于承德市,占地面积约13600平方米,于乾隆五年(1740年)修建,后几经增设,于道光初年形成了坐北朝南的五进院落。此次发现的两通石碑,是承德市启动热河道台衙署保护修缮工程时,文物部门在修缮过程中于大堂西侧区域发现的。
2022年1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聚焦西藏自治区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进展,通报切热遗址、玛不错遗址、格布赛鲁遗址、当雄墓地等4项重要考古成果。噶尔县切热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连续的文化层堆积,出土的5000余件遗物主要是石制品,还发现了火塘、灰坑等人类活动遗迹。在一处石制品密集分布区,出土了2000多件遗物,推测是古人制作石器并原地埋藏...
中国国家文物局2022年1月13日举办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聚焦西藏自治区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进展,通报了切热遗址、玛不错遗址、格布赛鲁遗址、当雄墓地等4项重要考古成果。其中,切热遗址填补了青藏高原腹地距今8000年至10000年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空白。噶尔县切热遗址是一处全新世早期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考古发现连续的文化层堆积,出土石制品为主的遗物5000余件,发现火塘、灰坑等人类活动遗...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2022年1月13日在北京召开,会上通报了切热遗址、玛不错遗址、格布赛鲁遗址、当雄墓地等4项重要考古成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会议。此次会议聚焦西藏自治区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进展。噶尔县切热遗址是一处全新世早期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考古发现连续的文化层堆积,出土石制品为主的遗物5000余件,发现火塘、灰坑等人类活动遗迹。一处石制品密集分布区...
2022年1月11日下午,第二届山西考古新发现论坛在太原举行,评选出太原尖草坪镇城新石器时代遗址、临汾襄汾陶寺新石器时代遗址、运城垣曲北白鹅两周墓地、大同市平城区智家堡北魏吕续浮雕彩绘石椁墓、临汾霍州千佛崖遗址、太原小店区明代藩王墓6个“2021年度山西重要考古发现”项目。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古代阿拉伯史学文献提要丛书》(以下简称《丛书》)发布会暨第二届“中东史学史研究”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宁夏召开。中国前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发表讲话。他表示,《丛书》将为中国特色的中东史学史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丰富的一手资料,也预示着我国中东史学史研究的蓬勃发展。
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022年1月12日消息,该所研究人员在缅甸琥珀中发现了一类拟态蚂蚁的奇翅若虫,为拟蚁行为的早期演化提供了新观点。该发现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拟蚁行为证据,将拟蚁行为的化石记录提早了近五千万年。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在地球科学综合类期刊《地球科学评论》(Earth-Science Reviews)。奇翅科被认为是缅甸琥珀中一种非常奇特的昆虫,最早仅在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中发...
东亚植物区系来源于何处,是备受植物地理学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有大量证据表明,热带亚洲成分在其中有很大贡献。记者2022年1月6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获悉,该园研究人员近期在越南北部发现了世界首个油麻藤豆荚化石,为东亚植物区系的热带亚洲起源学说提供了古植物学的证据。
“首场活动35个名额在我们微信公众号上几分钟就报满了,很高兴看到公众对考古的兴趣越来越浓厚。”2021年12月,四川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连续举办多场考古公益活动,吸引了大量群众的踊跃参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依据考古成果和工作进程不定期举办公益活动,让公众“亲近”文物,让文物“走近”公众。
近日,有网友在网上发帖称,在无锡市新吴区鸿山泰伯墓附近疑似有人在盗墓,并配上几张图片为证。对此,无锡市新吴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文物工作负责人逯俊宁2022年1月11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网友所说的情况并不是盗墓,而是考古队在考古勘探及发掘。逯俊宁介绍,此番网友反映有人盗墓的场所,就处于鸿山遗址附近。具体位置是在新吴区鸿山街道至贤路两侧A、B地块。鸿山遗址是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下游吴越文化的墓葬类遗...
2022年1月8日,记者从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根据《建设文化标识推进文旅融合行动计划(2021-2025年)(试行)》有关要求,浙江发布首批100个“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名单,涵盖良渚文化、上山文化、西湖文化、红船文化等。为打造浙江文化标识,浙江提出,在五年建设期间,将以“一县一品、分批建设、突出重点、有进有出”为建设原则,开展1799项二级建设任务,预计投入项目资金1260亿元。记者看到,...
所谓“民以食为天”。如今的中国是美食大国,无数菜式令人眼花缭乱。但在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只有烧、煮、蒸等几种很有限的烹饪方式。鼎最早就是炊煮食材用的,有点像现在的火锅。事实上,类似三足器皿最早都有在下面放炭火加热的功能,如鬲(lì)、甗(yǎn)、爵、斝(jiǎ)等。我们经常能在它们腹底发现烟炱的痕迹。现在一些少数民族比如苗族,还有用“鼎罐”和“三脚”组合起来炊煮食材的习俗。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2022年1月6日消息指,考古人员近期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三座店镇小塘山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石城遗址,为研究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的营造和分布规律,进一步揭示其文化内涵提供了条件。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连吉林介绍,该遗址位于当地坤都伦河北岸的山岗上,周围有石砌城墙,整个石城址的平面略呈椭圆形。
近日,江西省金溪县人民法院对全国首例涉古村落人文遗迹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判决被告徐某文、方某平连带赔偿门楼修复费用10.35万元和人文生态资源损失30万元,并承担鉴定及评估费用1.12万元。金溪县系“江西十大文化古县”,拥有传统村落128个、明清古建筑11633栋,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法院经审理查明,2020年4月11日晚上9时许,徐某文、方某平驾驶三轮摩托车到“...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