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艺术学 >>> 美术 >>> 美术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美术其他学科相关记录472条 . 查询时间(0.578 秒)
白杨,女,回族,副教授,现为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教研室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9年本科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1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开大学文学院东方艺术系美术学专业,获艺术学硕士学位。曾荣获2012-2014年度广西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广西师范大学第五届“教学新秀”、广西师范大学第十一届“十佳青年”、广西师范大学“诚华青年教师奖”等荣誉称号。
徐芳,女,汉族,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本科毕业于西南大学中国画专业,获文学学位,199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南大学,中国画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画创作与美术教育方面的研究,广西美术家协会理事,广西美术教职委副主任委员。
胡建强,男,汉族,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油画系主任。1988年本科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油画专业获学士学位。主要从事油画创作与教学方面的研究。常年从事油画教学与创作研究,作品多次参加展览并被美术馆与私人收藏,多篇论文发表于《美术研究》等核心期刊。
何文雯,女,汉族,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6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专业,获学士学位。200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14—2016年度获广西师范大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主要从事中国画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女书画家协会会员、桂林美术家协会会员。
向先孟,男,汉族,199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副教授,现任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1995年本科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学士);2000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职研究生班;200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班; 2006年毕业于韩国大佛大学教育管理学专业(硕士)。
姚友毅,现任中山大学艺术学院理论教研室副教授。兼任大韩民国行政自制部所属公共设计地区应援财团特聘教授;广东省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潮博智库副主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第八、第九届青年联合会委员。
传承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部分民间手工艺存续及传承的核心。当前,学术界关于传承人的研究多停留在主观的理论保护想象上,未能从其主体地位、社会角色与手艺人的日常生活等方面来反映传承人群体内部的声音,未能将其置于乡村生活的大舞台中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从乡村手艺人的视角审视其自身传承的民间手工技艺及其在当今的境遇,努力知晓传承人如何看待其自身、传承的项目及其他,通过被保护者的视角审...
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文化和旅游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华夏文化遗产中国画院院长、北京城市山水画研究会会长杨留义精心创作了一幅中国画作品《军旗屹立》,以此向八一建军节致敬,向奋战在防汛救灾一线的人民子弟兵们致敬。
享有“东方的荷马史诗”之称的《格萨尔王传》,是人类历史上篇幅最为浩瀚的一部史诗,也是世界上唯一至今还在创作的史诗。“雄狮大王”格萨尔征战八方、降妖伏魔的传奇经历,涵盖了古代藏族的宗教信仰、地理历史、民风民俗,堪称一部解析西藏的“百科全书”。 世界最长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大约产生在11世纪到13世纪这段时期,它结构宏伟,篇幅浩大,估计约有五六十部之多,一百万诗行。《格萨尔王传》是在藏族的神话、...
废弃电子物料缠绕成的植物,完整树干雕刻成的人像,注入书法造型的青铜器,光影流动的玻璃雕塑,新颖精致的“机器艺术”,还有展示风俗民情的泥塑、重大历史题材的铜雕等,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厅谱奏出一曲雕塑“交响乐”……日前,一年一度的广东美术“星河展”在广州举行,迅速成为美术界的焦点。作为广东省美协的重要品牌项目,“星河展”自1986年设立至今已举办了73回展览,成功打造集培育、展示、宣传优秀美术人才于...
徐贺,福建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现任职于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商业美术系,擅长油画、艺术设计。获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B级资格,持考评员证书。题目:《两岸影音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比分析》,刊物名称:《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时间:2010年第12期。
在异彩纷呈的宋代小品画中,减笔花鸟看上去仍显特立独行。不同于宋代绘画整体上的精致典雅,减笔画古朴粗率一开后世写意画之先河。所谓“减笔画”是较与细致的工笔画而言的,其用笔讲究减省概括以求遗貌取神。减笔画始于何时已难考证,彼时的代表人物有五代宋初的石恪、南宋的梁楷以及宋末元初的牧溪。宋代减笔画的发展与佛教的禅宗思想息息相关,打破常规复归本心是减笔画中所蕴涵的精神追求。相比于人物画,减笔画法在花鸟画中的...
2021年4月8日,由广东省关爱艺术家公益促进会主办的“丹青意境·致敬百年——吴冠中与朱法鹏书画艺术特展”在民族文化宫举办,本次展览展出了画家朱法鹏的水墨抽象绘画以及近年来创作的“法鹏鹤”“法鹏鱼”“法鹏鸡”等近百幅精品力作,画家通过其笔下的一幅幅作品中的抽象符号和笔情墨意展现出其对绘画的见解。
“炁象”是一个崭新的概念。中央美院原造型学院院长、油画系主任马路发明了这个术语,用来指称自己最近12年间创作的艺术,从而与抽象艺术和意象绘画等艺术形式区分开来。在他看来,自己的作品描绘的是由时刻变动的能量所形成的各种不固定形态,因此并不抽象也不是意象,而是一种一直客观存在却未被注意的形象领域,从一定程度来看,这种不固定的形态又是自然、人生恒定变化的某种视觉显现。
2021年3月26日,由北京画院主办的“2021北京画院迎春画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正式开展。一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于非闇先生参加第一届“迎春书画展”的作品《迎春图》,黄色的迎春花在枝头盛开,画面恬淡宁静、端庄秀丽。此次展览的筹划早在2017年北京画院建院60周年之际就已开始。展览遴选北京画院山水、花鸟、人物、油画4个创作室、31位在职画家的优秀作品分两期展出,还通过历史文献梳理了60年来“迎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